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风民俗 > 民间习俗 > 祝寿习俗 >

泰州寿诞礼仪之做九不做十


    
    寿诞之礼古已有之,最迟在春秋时就颇为盛行了。金文中就有好几种写法的“寿”字,可见此字使用的频率之高。《诗经》中多次写到祝寿的场面,反映了当时的寿诞礼仪已经比较完备。《七月》篇中有:“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写的是一个家族称觞祝寿的场面,“万寿无疆”后来成为帝王才配享受的祝福语。《江汉》篇中有:“作召公考,天子万寿。”写的是召穆公奉周宣王命平淮夷后制作铜器,以此祝天子寿万年。《天保》篇中有:“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这是“臣下作诗,歌君之美”,“寿比南山,福如东海”传世之语即由此演化而来。
    所谓“寿诞”,说得通俗一点就是“生日”。生日是人生的起点,对“向死而生”的每一个人来说,多过一个生日就多一分幸运,确实可喜可贺。儿女的生日也是其母的受难之日,庆生之仪中也包含着对母亲的感恩。泰州人把生日分为大小:逢十为大,其余为小。一般的情况是,大生日则宴请宾朋、大操大办,小生日则在家中简约为之。庆十岁、二十岁,一般由家长主办;庆三十岁、五十岁,一般由自己主办;六十岁以上则由子女操办,做寿者的年龄越长仪式会越为隆重。泰州民间还有两个特别的规矩:一是做三做五不做四,四十岁生日是不传柬延宾的,原因是“四”“死”同音,做了反而不吉利;二是为五十岁以上的人做九不做十,庆生仪式安排在大生日的前一年,因为民间认为逢“九”为劫,无论是“明九”(岁数中含“九”),还是“暗九”(岁数是“九”的倍数),都会遭遇祸患。《黄帝内经素问》曰:“天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红楼梦》中就写到,贾母因逢八十一岁,发心要写三千六百五十一部《金刚经》。在“明九”之年提前祝寿,是为了禳灾祈福。泰州民间还把七十三岁、八十四岁当做人生的一个槛,有“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之说。为什么?因为孔子死时七十三岁,孟子死时八十四岁,一个人能活到圣人的寿数就该心满意足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