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城市文化 > 城市映像 >

紫禁城 内九外七 九门走九车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前出生、在北京城生活过的人,大都有过这样那样的“城门城墙记忆”。北京的城门城墙具有两种功能。一种是实用功能,但随着其防御功能和古代城市管理功能的过时,大部分功能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一种是景观功能,留下的是城中核心建筑与两个城门、一个角楼、两段城墙,即正阳门城楼、箭楼,德胜门箭楼,东南城角楼与其向北和向西的两段城墙,永定门和西便门部分城门则是近年复建。皇城墙为围墙式,皇城内即紫禁城(“故宫”),而穿过它的北京城中轴线及其建筑,则是永恒的。
    历史上的北京城,人们称之“内九外七、皇七禁城四”。这是对内外城门和皇城、禁城门的数量而言,具体为内城正南的前三门: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西面的阜成门、西直门,北面的德胜门、安定门,东面的东直门、朝阳门;外城即南城七门: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广渠门、广安门、东便门、西便门;皇城七门是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其南面还有大明门(大清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禁城四”是指紫禁城四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上述大部分城门城墙已成为“记忆之城”。
    内外城墙城门由以下主要结构与配置构成:各城门之间是高大宽厚的城墙,墙内为夯土,外包城砖,较高大的内城墙一般为20米厚、11米高;城墙上面分布着守军的铺舍(满语称“堆拨”),各城门之间的城墙上通常有15座“堆拨”,每“堆拨”有巡兵10名,配以大炮等兵器;内外十六座城门均建有门楼、瓮城,内城的瓮城并建有箭楼,内外城垣四角均有角楼;城垣建有外凸的墩台,宋代称为“马面”,其三面突出向外,一面与城垣连接,防御时可形成交叉火力;城垣顶部外侧齿状结构叫雉堞,起盾牌掩体作用;城垣遇有水系通过处则设水关,城外有护城河,城门外设有跨越护城河的城门桥。现存的北京城门城墙承载了“记忆之城”的展览展示功能。正阳门城楼的基本陈列是《正阳门暨北京城垣历史文化展》,德胜门箭楼的固定陈列是《德胜门军事城防文化展》。很多老北京和喜爱老北京文化的中外宾客慕名而来,图的就是在这里体验老北京“记忆之城”带给人们的知识、愉悦与情感。“灵签第一推关帝,更向前门洞里求。”说的是老北京的民俗,剔除其迷信成分,取其精华,在于正阳文化体现的“尚正”的传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正阳门位于中轴线和坐北朝南的最佳自然属性,产生出最佳环境效应,派生出可把人文社会中“正的方向”无形指引,变为有形的空间指引,不断满足道德需要被唤醒的精神需求。正直与邪恶、诚信与欺诈、光明与黑暗、宽容与狭隘、责任与放任、自律与欲望,等等,前者为正,后者为邪,正总比邪好。诚信、正直永远都不会过时。正阳文化具有空间指引、教化的震撼力,自古以来就很直观、很有社会认同感。
    “九门走九车”,也是人们了解“记忆之城”的一个捷径。封建礼制对进出城门有严格的规定,九门各有分工严明的用途:正阳门为京城正门,最为高大,走皇辇宫车,箭楼门洞的对开铁页大门和“千斤闸”,只放行皇家宫车和祭祀时的仪仗队伍;清朝的崇文门是“税关”,纳百货和利税最大的酒水之税,走酒车;朝阳门为江南粮米漕运入京之门,漕粮到通州后,经通惠河、护城河由朝阳门存入粮仓,所以朝阳门俗称“粮门”;东直门为土木建筑材料入京之门,走运输建材之车;“德胜”谓道德高尚之义,因与作战“得胜”谐音,口彩好,军事出兵,必走德胜门;得胜回朝,国泰民安,走安定门;同时,城中垃圾、粪便要外运,安定门走粪车;西直门走水车,因皇帝御用之水取自玉泉山;城里人烧饭和冬季取暖离不开煤炭,阜成门成为京西煤炭入城之门;宣武门为法门,清代走囚车,押往菜市口,宣武门或走殡葬之车。衣食住行,各得其所。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