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古玩收藏 > 鉴藏知识 > 历代铜器 >

中国古代兵器谱——斧钺


    斧:
    
    斧之溯源甚早,原始人类,即知拾利石为噼器。而最早之铜斧,见于商代,不仅用于武事,而且有的雕刻嵌镂,极为精美,已为仪仗之用。周代用斧风气不如商代,到了双锋剑出,与刀并用后,斧就更少人使用了,只作为砍迆工具,或为乐舞仪仗及斩杀之器。斧虽不作为主要兵器使用,但各代均有使斧者,尤其生活在北方地区的民族,喜练斧类兵器。 
    宋曾公亮《武经总要》载有大斧、凤头斧,都是隋、唐遗制。元代军队喜用小斧、鎌斧和宽体大斧。清代将士喜用双斧,斧柄仅有尺余,斧刃甚小,双斧均可插腰,战场上使用灵活。
    我国史籍中鲜见斧兵的记载,而古典小说中则多有描述。《三国演义》第五十二回:「道荣出马,手使开山大斧,……轮大斧竟奔孔明。《水浒传》第三十八回说黑旋风李逵,「使两把板斧」,第七十二回说李逵「拿着双斧,大吼一声,跳出店门」。从这些小说反映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出,斧是历代广为使用的兵器,所以它也成了民间武艺小说中一般侠客的常用兵器之一。 
    斧的主要用法有:噼、砍、剁、抹、砸、搂、截等,舞动起来显得粗犷、豪壮,可以显出噼山开岭的威武雄姿。
    钺:
    
    兽面纹管钺
    两角上翘,具有弧形阔刃的大斧,由石器时代的石钺演变而成。形体巨大的青铜钺上常铸有狰狞的图案花纹以及铭文,常常是军中统帅权威的象征物。例如殷墟妇好墓中出土的两件大型青铜钺,刃宽达37.3—38.5厘米,重达8.5—9千克,铸有“妇好”铭文。妇好是殷王武丁的配偶之一,生前多次领兵出征,是当时著名的女统帅,这两件大钺正是她的权威的象征。象形文字中的王字,就是钺的形状,正是来源于王权的象征。实战使用的钺,形体较小,适合于战士挥舞劈砍战斗。正因为钺可以象征权威,所以后来钺的武器作用逐渐淡化,而演变成帝王及军中的一种仪仗器具。除此之外,钺作为一种特殊的兵器,还可以用作军中的刑具。
    近年来,考古出土了汉代一些顶上带刺的铁钺,形制和西方斧矛一体的“戟”非常相似,但古文献中从无记载,故专家暂定名为“钺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