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祝由科 >

祝由术的历史演变对现代中医临床治疗的启示


    祝由术是祖国传统医学中具有古老文化特色的一种心理疗法,在现代医疗模式下,继承和发扬祝由术的独特思维模式、特殊治疗方法,对完善和发展中医传统心身医学具有指导意义。
    
    祝由术是一种具有古老文化特色的疗法。其存世之久远一直可追溯至上古。它的神奇的疗效曾一度倍受关注,无论是历代医家还是统治阶级都非常重视。祝由术历经时代变迁广泛运用于祖国传统医学的各个领域,并不断得到创新和拓展。然而由于祝由术的形成和发展与“巫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其充满神秘色彩的同时也备受争议。尽管历代医家对其多有探索实践,但始终得不到医学主流的承认。
    以致到了近现代更是由于种种原因,使祝由术逐渐退出医学领域,被人们视为一种封建迷信而遭受唾弃。即便如此其对祖国传统医学的深远影响是无法泯灭的。环顾当前飞速变化的社会环境,和在此影响下的现代医疗模式,深感重新正视祝由术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
    祝由术的起源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祝由”一词的由来有多种说法。有的说祝由是古时的湖南辰州人,有的说祝由是黄帝时期设立的一个官职,这位医官与人看病时小用针药,仅依靠一种“禁”的方法就能手到病除。清代许叔平所撰《早乘》记载:祝由氏为黄帝的一名大臣,他与黄帝的另一名大臣——岐伯氏都精于医术。“岐伯氏治疾按脉,能知人七十二经,投以药无不效:祝由氏治病不用药,唯以清水一碗,以手捏剑决,敕勒书符水而,以饮病者,亦无不效”,“祝由”即“祝由氏”。
    
    据林亿“新校正”所引,全元起以祝由为南方神祗,南方之神当为火神——祝融氏,也就是说“祝由”应该是上古时期颛顼的孙子赤帝——祝融。相传,祝融曾教会子民如何用火,使他们能食用熟食、驱赶野兽、抵御潮湿、缓解甚至治愈某些疾病。
    可见在人类的早期生活中,大自然的恶劣环境以及生存手段的匮乏使人们极易受到各种侵害,“祝由”作为一个亦人亦神的角色,通过祷告可以借助神力解除患者的病痛。在缺医少药的古代,这无疑提升了患者与疾病抗争的信心和能力。处于那样的时代,这几乎是唯一战胜病魔的的效方法,也是“巫”或“医”共同关注的方法。
    随着时代的变迁,祝由术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商周时期已有很多使用祝由术治病的记录。《说苑》载有:“吾闻上古之为医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也,以菅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发十言耳,诸扶而来者,皆平复如故。”由此可见当时的祝由术还是以祈神为主的治疗方法,但其治疗疾病的形式已相对固定,仪式化色彩愈加浓重。清·高士宗《黄帝素问直解》所论:“祝由者,祝其病所由来,以告于神也。”概括了此阶段祝由术具有鲜明的巫术疗法的特征。
    出土于马王堆的《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医方专书,全书以疾病为篇目标题,共计五十二题,涉及内、外、妇产、儿、五官等各科。每题均附治疗方法,记录医方近300个,采用内服、外敷、灸、砭、熨、薰等治疗手法,其中包括30条巫祝方。30条巫祝方中包含祝愿辞3条、陈述驱邪方法的祝辞14条、诅咒威慑辞12条。《五十二病方》“尤(疣)方”中有“祝尤”二字,被认为是“祝由”的最早提法。可见当时祝由术的使用更为广泛。其治疗目的也由单纯被动的祈神祷告发展成在此基础上向病邪主动宣战并表现出战胜病魔的信心。与此同时大量医方的出现,使人们拥有了更多的治疗手段和方法,而对疾病不再束手无策。祝由术不再是唯一的选择,而成为了与其他治疗方法相辅相成、共同协作的一种治疗方法。这也为祝由术与“巫术”分道扬镳、逐渐从“巫”向“医”演变转化。融入祖国传统医学的大家庭打下了基础。至此阶段祝由术的形式得以完善。其疗效的体现在于通过采取一定治疗手段鼓舞患者的信心、坚定患者与疾病斗争的信念,进而增加机体的抵抗能力以达到减轻病痛、控制病情甚至治愈疾病的治疗目的。其实质类似于现代心理学的支持疗法和暗示疗法,成为中医心理疗法萌芽的标志。
    
    随着医学的发展,“巫”或“医”彻底分离。祝由术也被赋予新的涵义。《素问·移精变气论》记载:“黄帝问于歧伯曰:余闻古之治病者,唯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己。”“移精变气”取代了“祝告”成为祝由术的核心内容。移谓移易、变谓改变、精指精神、气指气血(气机)。移精变气是指通过移易精神的方法打消患者的疑虑、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以疏泄,改变其对疾病的认识和态度,进而调畅患者的气血运行,治愈疾病。同时在祝由术的治病机理上也做了探索。《灵枢·贼风>
    记载:“黄帝曰:其祝而已者,其故何也?岐伯曰:先巫者,因知百病之胜,先知其病之所从生者,可祝而已也。”首先要了解患者发病的原因,而后才能“以法胜之。”进行治疗。祝由术的治疗范围也得以详细阐述。《素问·移精变气论篇》记载:“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内无眷慕之累,外无伸宦之形,…故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己。当今之世不然,忧患缘其内,苦形伤其外,又失四时之从,逆寒暑之宜,贼风树至,虚邪朝夕,内至五脏骨髓,外伤空窍肌肤,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故祝由不能已也。”
    祝由术已然摒弃了上古带来的鬼神色彩,成为针对病因,依靠非药物、非针石手段对患者的精神进行调解,纠正人体逆乱的气机治疗疾病的特殊疗法。治疗范围的有关描述证明了当时的祝由术已是主要用来治疗心理和精神疾病的心理疗法。其实际操作己涵盖了现代心理治疗所用的分析引导、指导教育、支持保证、暗示转移、行为干预等方法。
    自隋朝起,祝由术开始被纳入官方医学范畴。隋太医署始设祝禁博士二人,专设祝蔡科。唐朝,医署设立“咒禁科”主管禁咒,除邪魅之法,祝由术被列为国家医学校的专业科目之一。宋朝,医学十三科分类已然十分确凿,祝由独为一科。元朝,太医院将其分置两科——祝由科、禁科。明朝,设立祝由科。至清朝,因种种原因,太医院废止祝由一科。但此术在民间广为流传、经久不衰。
    祝由术进入了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在治病机理、具体操作、实践案例方而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拓展。其中不乏一些著名医家。“药王”孙思邈,唐代著名道士、医药学家,相传寿长百岁以上。其晚年著作《千金翼方》集其三十年之经验,全书30卷,卷29—30为蔡经,其中记载禁咒之术,包括大量心理疗法内容。孙崽邈在临床实践中,特别重视“意”对“医”的重要影响,首次明确提出了“医者,意也。善于用意,即为良医”。体现了祝由术治疗思想的核心内涵。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著名医家张从正,在其著作《儒门事亲》中记载了运用情志疗法的病证达60余种。案例构思之新颖、手段之多样、效果之显著者比比皆是,令人叹为观止。经典之作有:尊《内经》“惊者平之”之训,采取以惊治惊的从治之法,治疗因惊而致的恐惧症。有根据中医传统“情志相胜”原理,“以喜胜悲”、“以惧胜喜”的案例,还有“从其所好”和“移性易情”的案例。这些案例大大丰富了祝由术的操作手法和实践案例,并为祝由术的理论基础提供了大量依据。
    明代医家张景岳在《类经·论治类·祝由》对祝由疗法进行了细致的剖析。具体分析了祝由治病的机理为“言求其致病之由而释去其心中之鬼也”、“然鬼既在心,则诚有难以药石奏效,而非祝由不可得矣。”并结合具体案例介绍了祝由治法的具体应用。包括:去其所恶、去其所慕、以其所胜制之、知病所由,微言释之等等。
    清代医家吴鞠通在其著作《医医病书》指出:“祝,告也。由,病之所以出也。吾谓凡治内伤者,必先祝由,详告以病之由来,使患者知之,而不敢再犯,又必细体风变雅,曲察劳人思妇之隐情,婉言以开导之,壮言以震惊之,危言以悚惧之,必使之心悦诚服,而后可以奏效如神。”祝由术是通过语言解释致病原因,改变患者错误认知观念、树立患者合理信念的治疗方法。
    近代的祝由术在其思想理论、治病机理、实施方法、操作实践等方而都得到了充实和发展。已经成为整合了语言疏导、精神分析、行为认知矫正、催眠暗示等现代心理治疗手段且具有中国传统医学特色的综合性的心理治疗方法。
    近代西方科学观的传入和播散,改变了人们的意识形态,与此同时人们盲目地将祝由术和判建迷信、伪科学混为一谈。在现代医学的生物医学模式规则下,祝由术更是被看作无稽之谈遭到唾弃。
    改革开放后,我国进入了经济发展的高速期,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社会的意识形态更加多元化,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于此同时生活节奏也不断加快,人们所承受的压力不断增加。心理疾病和心身疾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人们对心身健康的需求更加迫切。原有的生物医学模式也逐步被心理社会生物医学模式所取代。在弘扬祖国传统医学的大前提下,系统挖掘祝由术的精髓并赋予科学的研究方法,拓展其在现代中医临床上的应用范围具有深远意义和现实价值。
    
    在现代医疗体制下,各临床科室的功能划分越来越具体细化,管理更加趋于系统化,临床医务人员涉及的医疗服务范围更加精确。这些确保我们的医疗机构能够适应不断发展的医疗需求。然而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弊端,尤其是祖国传统医学的相关科室。科室功能的过度细分,导致临床医务人员过度精于专业,久而久之丧失了中医的整体观。祝由术在其发展完善过程中,始终强调从整体观出发,不拘泥于学派观点和治疗手法,一切从患者的病因出发,灵活机动地选择治疗方案。
    现代临床医疗活动过度依赖于临床实验室诊断体系,过度注重临床诊断的生理指标的客观化和准确性。忽略了人体的心理因素对疾病和治疗的影响。祝由术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强调全面切实地作出诊断和评估,尤其注重患者心理状态的评估。在积极治疗生理疾病的同时,针对失衡的心理因素进行相应矫治,使治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当今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医疗活动中医患关系趋于紧张。医生和患者之间建立良好和谐协作关系变得尤为艰难,医生变得谨小慎微、步步为营,患者满怀狐疑、患得患失。祝由术在施行过程中,强调医患之间的信任关系。建立在医患充分沟通基础上的良好医患关系,是医患之间相互信任、相互体谅、共同协作的有力保证。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医生和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参与到治疗活动中来。
    伴随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心理疾病和心身疾病的发病率也迅速增长。西方心理学的发展不能完全满足东方文化背景下的人群的心理健康需求。呼唤本土化的心理学研究和治疗方法的呼声越来越高。祝由术作为中国古代医学心理学的代表,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医心身医学新发展的中坚力量。
    综上所述,祝由术是祖国传统医学中具有特色的宝贵遗产。取其精髓,去其糟粕,继承和发扬其独特的崽维模式、特殊的治疗方法,对完善和发展中医传统心身医学具有指导意义。
    转载 蒋海平/文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