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 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4)

    2018-01-06

    纵观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经验,充分说明了现代化并不仅仅是对西方国家科学技术、经济制度和管理经验的简单移植,而是根植于本国本地的文...

  • 孔颖达的《五经正义》及其教材论(1)

    2018-01-06

    孔颖达(公元574—648年),字仲达,冀州衡水(今河北省冀县)人,是隋唐之际的著名经学家和教育家。 他自幼学习勤奋,很有才智。“八岁就学,诵记日千余言……及长,明服氏春秋传,...

  • 超越“忠恕”之道———《中庸》“道不远人”章义疏

    2018-01-06

    《中庸》一书引“子曰”处甚多,“道不远人”章 [1] 即其例。此章论君子之道,内及“忠恕”,与《论语》颇可映证。然细加推绎,又可见其说已非“忠恕”所能范围。深入研究此章,既有利...

  • 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5)

    2018-01-06

    (三)儒家文化的当代意义 西方物质文化、工具理性主义、科学主义在近代的兴起,无疑对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这种物质文化、科学主义统治...

  • 孔颖达的《五经正义》及其教材论(2)

    2018-01-06

    孔颖达对《礼》中蕴含的教学方法也给予了充分的发挥。他十分重视《学记》关于教学中的启发诱导和因材施教的理论。他说:“使人晓解之法,但广开道示语学理而已。若人苟不知晓...

  • 当代海外新儒学的“三统”观

    2018-01-06

    经过儒学第三期第一代至现在杜维明、刘述先代表的第三代,所谓儒学的道统观、学统观和政统观这三者实现了理论层面上齐头并进的共同努力局面。但是,上述三者毕竟是三个层面,...

  • 王玄览道教重玄美学思想简论(1)

    2018-01-06

    在道教美学思想的范畴里,“道”(有时又称为“玄”“一”)是其本体论的核心判断。“道”是一切美的根源与归宿,是修道之人获得宗教化审美体验的源泉。早期道教著名学者葛洪...

  • 李翱教育过程本质的"复性"论(1)

    2018-01-06

    李翱,字习之,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出身于官僚世家。“幼勤于儒学,博雅好古,为文尚气质。”(《旧唐书·列传·李翱传》)唐德宗贞元十四...

  • 孔子对道的理解

    2018-01-06

    “道”这个字在《论语》中大约出现了一百次。对于孔子思想的诠释来说,“道”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并且,正如我们应当直接可以看到的,对于“道”这个字的哲学分析,支持着我...

  • 王玄览道教重玄美学思想简论(2)

    2018-01-06

    三、任之取自在,是则为正行 被奉为道教祖经的《道德经》第十章讲“涤除玄览”,认为需把心灵打扫得象镜子一样光洁无尘,方可观照道美。老子虽又讲“大道泛兮,其在左右”(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