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漫议 第十二章
http://www.newdu.com 2024/11/26 02:11:35 道教之音 佚名 参加讨论
道德经 第 十 二 章 五 色 令 人 目 盲﹔ 五 音 令 人 耳 聋﹔ 五 味 令 人 口 爽﹔ 驰 骋 畋 猎,令 人 心 发 狂﹔ 难 得 之 货,令 人 行 妨。 是 以 圣 人 为 腹 不 为 目,故 去 彼 取此。 这一章是老子对贪婪奢侈、沉迷声色行为的一种批评。他认为,作为圣人,不应该对“五色”、“五声”、“五味”、围猎之乐与难得之货的过度追求和肆意放纵。他提醒人们在重视物质享受的同时,必须防止物欲横流给人们带来的伤害,更要重视精神文明的作用。 “五色令人目盲。”意即,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目盲”,指眼睛看不见。“五色”指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这里既指颜色多,也指很多的金银珠宝、华丽的衣服等等等物质享受。这些东西不但使人眼花缭乱,而且还会扰乱清静之心,使人迷失方向。 “五音令人耳聋。”意即,纷乱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五音”是指古代的宫、商、角、徵(zheng)、羽五音。“耳聋”,耳朵失听。这里指纷乱之音会令人失去心智。商朝有个叫师涓的乐师,他专门收集、整理乐曲,并能奏出一手动听的乐曲。一次,纣王把他抓来,要他专门为他演奏。可他奏出的乐曲都不对纣王的口味,纣王便威胁要杀死他。他冥思苦想,创造出一种名叫“靡靡之乐,北里之舞”的歌舞来应付纣王。纣王听了很高兴,于是免他一死。从此,纣王再也不听百姓的申诉,不管老百姓疾苦,整天陶醉在这种“靡靡之乐”的歌舞中,再也不用心去治理国家。不久,便被周武王打败了。由此可见,“五音令人耳聋”的危害性。 “五味令人口爽。”意即,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五味”指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口爽”,指口舌失去味觉能力。人一旦贪求精美食物的滋味,本性就会迷失。作为“爱民治国”的圣人,理应知道人民的疾苦,不可迷恋于奢侈酒食。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意即,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驰骋”,纵横奔走,这里指骑马纵情奔跑。“畋猎”,指打猎。“畋”,古代指种田打猎。“狂”,狗发狂,引申为失却常态。为什么说纵情狩猎,会使人心情放荡发狂呢?因为原野本可以让人的生命能量释放出来的,但过于纵情,则会让人狂乱狂迷。大家都看过《还珠格格》里乾隆皇帝的纵情狩猎场景,由此引发了一段皇帝糜烂生活的往事。可见君王的驰骋田猎,就会令人民叫苦连天,这不是圣人之治。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难得之货”,是指稀有的财宝。“行妨”,让人行为不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因此,圣人教导百姓只求吃饱肚子而不追逐声色之娱,所以要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去彼取此”指摒弃物欲的诱惑,持守安定满足的生活。 在老子生活的时代,正值新旧社会相交替、社会动荡不安之际,王公贵族们的生活日趋腐败糜烂。一般老百姓却动荡不安。对此,老子希望老百姓能够丰衣足食,过上宁静恬淡的生活。同时,他劝导那些当政者及其子弟们,不要恣意追求。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道德经》漫议 第三章
- 下一篇:《道德经》漫议 第二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