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其它 >

《道德经》漫议 第七十一章

    第 七 十 一 章
    知 不 知,尚 矣﹔不 知 知,病 也。圣 人 不 病,以 其 病 病。夫 唯 病 病,是 以 不 病。
    本章讲的是人贵有自知之明。分为两层:第一层,从正反两方面表达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道理。强调自己懂得有所不知的,便是很高明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就是缺点。第二层,拿有道的圣人的做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有道的圣人之所以没有缺点,是因为他把缺点当做一回事,认真对待,尽力想办法克服缺点,所以他就没有缺点可言。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意即,知道自己有所不知,这是很高明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就是缺点。句中的第一个“知”,是懂得、知道的意思。后一个“知”,是智慧之意。“尚”,通“上”,即是很高明的意思。所谓“不知知”,即没有“自知之明”。人如果没有“自知之明”,本身就是一种毛病,所以老子说“病也”。在自知之明的问题上,孔子对自己的学生子路也说过类似的话。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意即,子路啊,告诉你对待知和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有智慧。古往今来,有很多有自知之明的人,如晋朝的陶渊明,在充分认知了自我后,发现“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于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留下了一段“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佳话。还有李白,一代诗仙,这位当年誉满京城的大诗人,在充分认知了自我后,发出了“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的感慨,做出了“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的“决断”,书写了一段“四海皆我家”的人生。反观那些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自以为是的人,如袁世凯,厚颜无耻地自封为大总统,结果只做了80多天的皇帝梦,就被人民赶下台而遗臭万年。所以,老子对于那些骄傲自大、没有自知之明的人提出来尖锐的批评。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意即,圣人没有缺点,因为他把缺点当做缺点。正因为他当作缺点,所以他没有缺点。“病”,是指缺点。圣人为什么没有缺点呢?一般人遇事总是先是找别人的缺点,认为自己永远是对的,而圣人却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有所不足,就设法加以改善。所以终生没有毛病。
    由上而看,人只要懂得自己有所不足,便是高明的体现;反之,他的思想就是毛病。圣人没有这个缺点,就是因为他把自己的缺点当作缺点认真对待。因而圣人就显得没有缺点。这就是圣人有自知之明的高贵品性。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