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漫议 第六十七章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10:11:58 道教之音 佚名 参加讨论
第 六 十 七 章 天 下 皆 谓 我 道 大, 似 不 肖。夫 唯 大, 故 似 不 肖。若 肖, 久 矣 其 细 也 夫!我 有 三 宝, 持 而 保 之。一 曰 慈,二 曰 俭,三 曰 不 敢 为 天 下 先。慈 故 能 勇﹔ 俭 故 能 广﹔不 敢 为 天 下 先, 故 能 成 器 长。今 舍 慈 且 勇﹔ 舍 俭 且 广﹔舍 后 且 先﹔ 死 矣!。夫 慈 ,以 战 则 胜 , 以 守 则 固。天 将 救 之, 以 慈 卫 之。 这一章是老子的心得,也是“道”的自我讲述。“道”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有慈爱、节约和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的这三件法宝。拥有它,就能勇敢、大方而成为众人的领袖;失去它,就是死路一条。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意即,天下人都说我“道”伟大,好像不同于任何具体事物的样子。只有伟大,所以才不像任何具体的事物。如果它像任何一个具体的事物,时间久了“道”也就显得渺小了。为什么呢?因为“道”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普遍存在于万物之中,是一个无形无相的无限者。正因为“道”本身存在的无限普遍性,所以任何有具体形象的东西都与“道”本身不相似,因为“道”本身不以任何单独的具体形象来显现它自己,所以“似不肖”,“不肖”,也即是不像任何具体的东西。句中的“久矣其细也夫”说明:时间久了“道”也就显得很渺小了。“也夫”,是语末的语气词,表示感叹。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意即,我有三件法宝,一直掌握保存着。第一是慈爱,第二是节俭, 第三是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那么,本句中的“三宝”到底有什么寓意呢? 第一,“慈”,寓意的是爱心。心有慈爱,就会宽容。为什么小孩子都会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因为母亲慈爱。“道”就像母爱那样,对万物普施爱心。 第二,“俭”,即勤劳不浪费。从前有一个叫吴成的农民,他一生勤俭持家,日子过得无忧无虑,十分美满。临终前,他把一块写有“勤俭”二字的牌匾交给两个儿子,告诉他们说:“你们要想一辈子不受饥挨饿,就一定要按照这两个字去做。”后来,兄弟俩分家时,将扁一据两半,老大分得一个“勤”字,老二分得一个“俭”字。老大把“勤”字恭敬地悬在家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年年五谷丰登。然而他的妻子过日子却大手大脚,经常把白白的馍馍吃一两口就扔掉了,久而久之,家里没有一点余粮。老二把“俭”字当作圣旨一样供奉在中堂,却把“勤”字忘到九霄云外。他疏于农事,不肯精耕细作,每年收获的粮食就不多。尽管一家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毕竟不能长久维持。有一年遇上大旱,兄弟俩早已是空空如也。生气之时,二人扯下匾额,将“勤”“俭”二字踩得粉碎。但却意外地在各自的碎块之中发现了一行小字,二人连忙拾起一看,只见老大上面写着:“只勤不俭,好比端着个没底的碗!”老二上面写着:“只俭不勤,坐吃山空!”兄弟二人于是恍然大悟:勤俭二字不能分家,缺一不可。从此以后二人将“勤俭”二字贴在各自家中,时刻警醒自己,告诫妻子儿女,身体力行。此后,两家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从这个故事中,让我们感悟到始终将勤俭当宝贝予以珍视才好。 第三,“不敢为天下人先”即是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就是说要有谦和卑下的品德和为人处世的原则。有了这样的品德和原则,就能众望所归,焉有不成大业的道理。“慈故能勇。”有了慈爱之心,所以才能做到勇敢。因为有了慈爱心,看到任何危险的事情,都会展现出无比的勇气。一位母亲从菜市场买菜回家,走到离家还有十几米的马路边上,突然看到自己三岁的儿子正爬到没有栏杆的六楼阳台上即将坠落下去。同时儿子也看到了妈妈,想扑过来。在哪一瞬间,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妈妈像闪电一样,从人们眼前极速穿过马路,冲向儿子坠落的地方,双手接住了自己的儿子。一个弱女子哪来这么快的速度和力量?因为“妇人弱也,而为母则刚”!因为慈爱,所以勇敢。这就是“慈”的力量! “俭故能广。”因为节俭,所以能够大方。如果一个人不节俭很难有积蓄;一个家庭不节俭很难应对突发意外;一个国家不节俭,就不能具备雄厚实力,很难应对变幻莫测的国际形势。可见,唯有节俭,才有源源不断的后续力量,后劲充足才能办更多的事。 “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因为具备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的谦下品德,所以能够成为众人的首长。“器”,指有形的事物,与“道”相对。《易经》上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里指代的是万物,包括人在内。“长”,指代首长、领袖也即是执政者。本句仍然是在说“道”的谦下品德。一个人要想做众人的领袖,必须有“道”的“不敢为天下先”的品德,才能成为众人的首长。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现在,如果丢掉慈爱而追求勇敢,丢弃节俭而追求大方,舍弃退让而力求当先,结果就是死路一条了啊!一句话,如果丢掉“三宝”就是一条死路。背“道”而驰,终究自取灭亡!《傅佩荣细说老子》说得好:“在《三国演义》里,大家拼命争先,希望打倒对手,以致几十年,甚至一辈子的生命都耗费在你争我夺之中。”那些所谓的英雄好汉,从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楚汉相争,到最后的三国鼎立,一直争来斗去,他们自认为可以改变社会,但改来改去,社会状况却是每况愈下。这些人不但赔了自己有限的生命,还将人民一起带入了战争的灾难。为什么?丢掉了“三宝”。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意即,以慈爱之心,用来征战就能取胜,用来守卫就能巩固。天要援助谁,就会用慈爱来护卫他。由此想到了当年黄继光、董从瑞等众多的人民英雄,他们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为什么不惜牺牲个人生命?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对人民有慈爱之心。 由上而看,“慈”即是爱。“道”犹如母爱。“俭”有勤俭、收敛、约束、节俭、克制之意。“不敢为天下先”,有不争、谦让、退守、居下之意。这“三宝”都是“道”的本性。所以,天要救助一个人,就会让他领悟“三宝”的寓意。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道德经》漫议 第五十七章
- 下一篇:《道德经》漫议 第七十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