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其它 >

欲界仙都”的诗意栖居——陶弘景及其茅山诗文经典审美

    
    陶弘景(456—536),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字通明,卒谥“贞白先生”。南朝齐、梁时期道教思想家、医学家、文学家。早年服膺儒学,热中仕进。初为齐诸王侍读。他“深慕张良为人,云‘古贤无比’”。 本来“必期四十左右作尚书郎”,谁知年届36岁“方作奉朝请”,理想落空,寻思“不如早去,无自劳辱”。遂于齐永明十年(492)37岁时辞官,归隐于句容茅山,自号华阳隐居,潜心炼丹习道,直至仙逝。
    茅山道教上清派后被称作茅山宗,陶弘景及众子弟们的奋力创辟之功自不可没。而作为南朝道教改革的集大成者及茅山教团的实际创建者,在中国道教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除了陶弘景为求更好炼丹而东游浙江一带的短暂几年外,他的后半生始终隐居茅山,时间长达40余年。他已深深爱上了茅山这片世外桃源式的人间“乐土”“欲界之仙都”。
    所以,当得其辅助而登帝位的梁武帝萧衍郑重请其出山辅政时,他便以《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下称《诏问》)而巧妙婉拒之。同时,他还画了两头牛,一头自由自在地在水草间吃草,另一头则套着金笼头,被人用绳子牵着,还用鞭子驱赶着。这是庄子以宁做“曳尾于涂中”的普通乌龟而不做“留骨而贵”的庙堂神龟之喻(《庄子·秋水篇》)来回绝楚王邀请做官故事的翻版。一向对陶弘景恩礼有加的梁武帝看到这别寓深意的一诗一画,自不多言。作为曾经是“竟陵八友”之一的梁武帝,他与陶弘景一样,也是一位文采斐然的自然山水酷爱者。因此,对于陶弘景的如此选择,他也颇为理解。不过,“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陶弘景为‘山中宰相’” 。
    陶弘景始终本着“立德”“立功”“立言”(《左传·庄公二十四年》)的利国益民之济世精神。他除编著了《真诰》、《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等重要的道学著作之外,还潜心研究历算、地理、医药等自然科学,整理古代的《神农本草经》,并增收魏晋间名医所用新药,完成巨著《本草经集注》七卷(此著共载药物730种。首创以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实分类,对本草学的发展有一定影响。惜原本已佚,现有敦煌残本)。另撰有《陶氏效验方》《补阙肘后百一方》《药总诀》等医药研究著作。在文学方面,有《华阳陶隐居集》(即《陶弘景集》,今人王京州有《陶弘景集校注》本)。由于兵燹天灾等因素,陶弘景的著作散佚不少,现今尚有近十种传世。
    总之,陶弘景栖居茅山,无疑是诗意澄明而高雅不朽的。江总《陶贞白先生集序》评价其学术成就云:“若夫德行博敏,孔室四科,经学深长,郑门六艺,丹阳陶先生备斯矣。至若紫台青简,绿帙丹经,玉版秘文,瑶坛怪牒,靡不贯其精微,殚其旨趣。盖非常之绝伎,命世之异人焉。”此外,陶弘景的书法造诣甚深,常与梁武帝讨论书法,信札往来颇多。相传大字之祖《瘗鹤铭》便出自其手。总之,陶弘景为三教兼融、文理并擅、各有所成的江左著名风流人物。
    《陶弘景集》中给后人留下了不少歌吟茅山奇丽风景的传世佳作。《诏问》与《答谢中书书》这一诗一文之二“答”,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诏问》诗云: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由诗题可知,这是陶弘景回答梁武帝诏请出山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之本事上文已述。首二句直写梁武帝之诏问与诗人之答复。一个问得直接,一个答得干脆。因为君臣之间相知已久、感情融洽,彼此之间毋须拐弯抹角兜圈子。诗人没有惊叹仙洞之悠久神奇,没有极赏山泉之清冽丰沛,也没有盛赞花木之绝色美景,更没有夸耀道观之非凡气象,而仅一句“岭上多白云”,就足以道尽诗人自信、自足与自豪之情。诗人何以单单拈出个“白云”并如此钟情呢?这是因为,“白云”之中寓深意焉。其一,“白云”意象,它是纯洁高雅之情怀与品格的象征,与世俗的丑恶肮脏形成鲜明的对比;其二,“白云”意象,与神仙有关。《庄子·天地篇》云:“乘彼白云,至于帝乡。”帝乡,即神仙之乡。其三,“白云”意象,喻指归隐之意。左思《招隐诗》云:“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故后人多以“白云”指隐居。其四,“白云”意象,象征逍遥自由的人生境界。蓝天白云,聚散无定,来去飘忽,自如悠然。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云无心以出岫”,说的就是云儿在山中自由飘忽的悠闲情景。更值得注意的是,诗人特别在“白云”前加了个形容词“多”作修饰定语,使“白云”意象的意蕴更为深厚而浓郁。由此观之,诗人那种为隐居于如此“岭上多白云”的神仙之地而倍感自豪的心情已溢于言表。真可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含蓄》)三四两句,仍然是诗人回答的内容。诗人通过“只可”与“不堪”的鲜明对比,强调了对“多白云”“自怡悦”的浓郁的感情色彩。至此,诗人不愿受诏出山的态度已不言而喻。“自怡悦”三字,自信中颇有几分诙谐、幽默与“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神秘感,与李白“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山中问答》)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诏问》诗20字,一问三答,其思想核心乃“白云”意象而已,然却收到了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艺术表达效果。张玉谷评曰:“(全诗)只就云说,而言中有领会之神,言外有拒绝之意,答诏诗如此,人诗两高。”《诏问》正乃答诏诗中难得之神品。
    再看《答谢中书书》(以下简称《答谢》)对茅山风景之描述: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晖;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如果说《诏问》是以“自怡悦”的“白云”作为一个点的描写来表达诗人对茅山美景的挚爱之情的话,那么《答谢》就是从山中各种景物“面”上的铺叙来体现对茅山美景的深爱之意。如果说前者是一帧轻描淡写的写意画,独有朦胧美之审美效果的话,那么,后者便是一幅浓墨重彩的工笔画,别具清晰美的审美感受。如果说前者仅仅是茅山美的一个宏观点缀,是局部答案的话,那么后者恰恰是茅山美的一个微观展示,是整体的答案。譬之于文章,前者只是一个亮丽题目,而后者才是精彩的正文。二者一诗一文,相辅相成,互为映照,共同绘成了茅山之美的千古图画,携手掀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题中谢中书,即指谢微(一作徵),字元度,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好学,善属文。仕梁期间累迁中书、鸿胪等职。陶弘景年长于谢微44岁,却卒于同年。两人是交情至厚的忘年交。此文即为陶弘景给谢中书的回信,而此时诗人已隐居茅山40余年,《答谢》是远在《诏问》之后的又一篇赞美茅山之杰作。
    
    《答谢》全文仅68字,却凝聚着作者对茅山自然山水美景深刻的愉悦享受与丰富的审美情趣,洋溢着“只可自怡悦”的自豪感、幸福感与满足感。起笔“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二句,发端突兀,单刀直入,径切主题,振起全篇。既为全篇定下了美的基调,又自然激发起读者强烈的欣赏欲望。美字当头,怡情寓中。“古来共谈”四字,包蕴深广。作者以灵动之笔高度概括出由远古至作者当下的喜欢“山川之美”的优良传统,验证了古代“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普遍爱美心理。开篇8字,是由远而近的总镜头。以下从“高峰入云”至“沉鳞竞跃”40字,则是以蒙太奇表现方式的分镜头,从不同角度与侧面全面展示了茅山得天独厚的美丽形象。这是全文的主体,是精华之所在。“高峰入云,清流见底”,紧承“山川之美”而来,以“入云”与“见底”的形容夸饰,突出山高水清的特征,先声夺人,给人留下茅山峻洁脱俗的印象,体现出道教圣地的非凡之处。“两岸石壁,五色生辉”,则是一个特写镜头,凸现峡谷两岸石壁为阳光所照而生成的青、赤、白、黑、黄五种颜色,可谓斑驳陆离、五彩纷呈、至为美丽。与峡谷“清澈见底”之溪水交相辉映,真是别有一番秀美在镜头。接着,仍然写茅山色彩之美。“青林翠竹”突出了松、竹之类经霜不凋、常年青翠的坚贞形象,四季如此,恒美不变。同时也寓含着作者守山修炼、固持节操的永恒信念。以上“两岸石壁”四句,作者平移镜头,着重于色彩的静景描写,歌咏茅山“四时俱备”之美。“晓雾将歇”以下四句,作者摇转镜头,由“青林翠竹”之中猿与鸟的交相啼鸣到“清流见底”的溪水里鱼儿们的争相跳跃,自上而下,侧重于声音的动景铺叙,尽显茅山朝夕俱备之美。其中,着一“乱”字,猿鸣鸟啼之群乐境界全出矣;着一“竞”字,鱼跃清溪之欢快境界全出矣。作者驾御语言之深厚功力,于此可见一斑。作者运用各种镜头,将茅山的山川之美,从高峰清流、四时美景,到朝夕气象、动物群欢,逐层描摩,有声有色;动静结合,万象谐美;如诗如画,令人陶醉。“实是欲界之仙都”一句,别具水到渠成、力重千钧之势。这是陶弘景隐居40余年后对茅山美境最深刻的体会、最精当的评价、最由衷的褒美。“实是”二字,下得十分肯定,深情自现。
    最后一句“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之画外音,作者如此之自信与自豪,再次强调了茅山非同寻常的山川之美!与开头遥相呼应,首尾圆融,升华了文章主题。从此,陶弘景的《答谢》和《诏问》一起,给茅山留下了第一张诗文并茂、千年恒美的不朽名片!
    (转自中国道教协会网站,作者李金坤,单位为江苏大学文学院。本文为江苏大学人文社科重点建设项目:《镇江地域历史文化研究》JDR2006A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道教之音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