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家百科 >

德 - 体道合德


    德既是道的体现,那麽,人们追求循道而行,就必须求与德相合,力求思想言行皆合乎德。
    道之在我谓之德:道在一切事物之中,就每一具体的人说,德即在我身中的道,所以宋徽宗在《御注西升经序》中说:「万物莫不由之谓之道,道之在我谓之德。道德,人所固有也。」固有的德,要靠人自己去体会、发展,因此而要修德,修德方能合道。有没有德,关键是否合道。《老子》说:大德的表现,是只随顺跟从著道。(孔德之容,惟道是从。)修道、修德,是一致的。另一部重要经典《自然经》说∶「德言得者,谓得於道果。」修德不止,处处合道,初阶成为有德之士,累进不已,与道合真,成为真人,也就是通常说的高仙。
    上德不德:《老子》中有一段名言,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这话看似矛盾,其实不然。原来,修德水平高的,一切都因循自然,正合乎道的本来状态,所以不执著於德,而自然合於德。而水平低的,却念念不忘於德,执著於德,所以总从形式上去求德,反而没有获得德的真正要义。《老子》五十一章说:万物没有不尊崇道贵重德的。道所以尊,德所以贵,是因为它们不加以干涉,而让万物顺任自然。(故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道、德的本性如此,那麽追求合德,便必须因循自然,不强求,不执著,不从形式上去造作,更不能自己炫耀自己,妄自尊大为有德。
    恬淡为上:德是人人具有的,按理应当说人人都有德了,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那是什麽原因呢?原来人生活在世界上,受到各种外物的剌激,往往一心追逐身外的荣华富贵,被名利所干扰,因而离德愈远。所以老子教导人们,必须少私寡欲,见素抱朴。意思私心物欲一定要尽可能的减少,从而体验到自己的本性(素),守住自己固有的道(朴)。这就要求用心恬淡,不为物欲所蔽。心中既然没有成见,没有压力,没有杂念,坦坦荡荡,虚净无尘,那麽自然合於道,这才算有德。
    德在内不在外:德存在於一切事物之中,但又是无形无象,不可以形迹求。它是内在的。合德不在外部形式,而要向内里追求。南华真人曾描写过许多外貌丑陋而道德充盈的人物,其中甚至有肢体不全的。但他们却受到人们不期然而然的尊敬。南华真人指出:只要有过人的德性,形体上的残缺就会被人遗忘。(《德充符》∶德有所长,形有所忘。)一个德性充实的人往往不显露自己,而越是这样,人们倒越是离不开他,他的德性便会在不知不觉之间化导民众,使风俗淳美。有德之人不流露其外显的感情,更不为情欲所牵累。南华真人说过:我所说的「无情」,是说人不应因为好恶的情感在内而伤害自身真性,常常因循著自然的规则而不用人为去增益。(《德充符》∶吾之所谓无情者,言人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这与某些庸俗之人很不相同。《西升经》批评「俗人以情爱贪欲以守其身」,情牵於内又贪於外,显然离道越远,与德相背。所以道门高士都不以名利声色为怀,专门「澡雪精神,摆去俗累」,即清净自己的内心世界,消除各种世俗的牵累。
    积功立德:修德要清除俗累,并不意味著不管社会和民众生死痛苦。恰恰相反,道门不求自己名利,却关心民众的大利,主张济世度人。这就表明,为道者,必需积德立功。功与德,是一致的。积功可以积德,建功不忘修德的初心。道门每有「三千行满,八百功圆」的话,意思要想修成神仙,必须做三千件好事,圆满积累八百项大功。可见对於为民众建立功行的重要。这种为社会为民众所做的好事称为功德。道门立功为民不求回报,也不求人知,但认为天地神明自然知道。这种功德,叫做阴德、阴功。道教提倡广积阴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