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家百科 >

张道陵


    
    天师真人姓张氏,讳道陵,字辅汉,沛丰邑人,留侯子房八世孙也。
    子房初游下邳,遇黄石公,授以素书,后从汉高帝有功封侯。养真辟谷,师友赤松,得东园公飞步之诀,谥文成侯。阴功隐行,流芳后叶,有子名不疑,不疑次子高,高子通,通子无妄,无妄子里仁,里仁子觉,觉子起,起子大顺。真人乃大顺之长子也。
    母初梦天人自北斗魁星中降至地,长丈余,衣绣衣,以蘅薇香授之。既觉,衣服、居室,皆有异香,经月而不散,感而有孕。于东汉光武建武十年甲午正月望日,生于吴地天目山。时,黄云覆室,紫气盈庭,室中光气如日月。复闻昔日之香,浃日方散。
    【译】
    张真人姓张,讳号道陵,字辅汉,是沛郡丰邑(江苏省沛县)人。汉高祖谋臣张良的第八代玄孙。
    张良当初到下邳游历,偶遇黄石公传授他《素书》,后来跟随汉高祖立功,封为留候。而张良功成身退,飘然而去,随赤松子学辟谷,导引轻身之术。同赤松子亦师亦友,得授东园公飞步妙诀,去世后,谥号文成侯。张良生前福德深厚,后世子孙皆受其福泽庇佑。他有一个儿子名叫张不疑,不疑的二儿子是张子高,子高的儿子名叫张通,张通的儿子时张无妄,无妄儿子张里仁,里仁儿子张觉,张觉儿子张起,张起儿子张大顺。张真人便是张大顺的长子。
    张真人的母亲曾梦见有神仙从北斗魁星下凡而来,身长数丈,穿着绣衣,赐给她一株杜衡。等到张母醒来,身上的衣服,整个房间,都充满了奇特的香味,几个月之后仍不消散。此后,张母便有了身孕。在东汉光武帝时,建武十年正月十五日,张母在吴地的天目山诞下麟儿,即是后来的张真人。当时,仙云覆盖着整个宅院,紫色的光芒照耀着整个房间。张母再次闻到奇特的杜衡香味,十天之后香味方才消散。
    年及冠,身长九尺二寸,厖眉广颡,绿睛朱顶,隆准方颐,目有三角,伏犀贯脑,玉枕峰起,垂手过膝,美须髯,龙踞虎步,丰下锐上,望之俨然。虽亲友见之,肃如也。
    七岁读《道德》二篇,十许遍而达其旨。于天文、地理、河洛、图纬之书,皆极其妙,通习《坟》、《典》,所览无遗。从学者千余人。天目山南三十里,西北八十里,皆有讲诵之堂。临安神仙观、余杭通仙观,即其地也。
    后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中之(一云:天师禀性严直,经明行修,学道有方。汉平帝永平二年,诏书拜巴郡江州令,时年二十六岁)。身虽仕,而志修炼,形轻举。久之,退隐北邙山(北邙治在洛阳)。三年,有白虎衔符文置座旁,朝廷就征为博士,称疾不起。
    【译】
    张真人二十岁及冠之时,身高两米多,眉毛花白,额头高阔,目光炯炯有神,高鼻梁,方形脸,三角眼,前额到发际的骨骼凸起直到头顶,玉枕处也有凸起,胳膊很长,垂下来盖过了膝盖,有美丽的胡须,远远望去是宽下巴,尖头顶。坐立行走都像龙虎一样威严。即使亲戚朋友见到他,也会对他恭然起敬。
    真人七岁读《道德经》上、下两篇,读完十几遍后便通晓其大意。对于天文、地理、河图洛书、谶纬之类的典籍,也都能深得其旨。熟读《三坟》、《五典》,没有一丝遗漏。后来跟随他学习道法的有上千人。天目山南三十里,西北八十里,都有他的讲经堂。临安(杭州)的神仙观,余杭的通仙观,都曾是他的传道处。
    后来天师被推举为贤良,为人中正,直言进谏(还有一种说法,天师生性刚正不阿,虔心修行,颇有道术,汉平帝永平二年,任命他为巴郡江州令,当时他只有二十六岁)。虽然在朝为官,但志在修炼,修习轻身飞举之法。过了一段时间,天师退隐洛阳北邙山。三年后,有一只白虎衔着一道符文出现,并将符文放在天师的座位旁边,朝廷任命天师为博士,但是天师称病不就职。
    和帝即位,闻其有道,以三品印绶、驷马车等征为太傅,后封冀县侯,三诏不就。语使者曰:“为我谢天子。人生百岁光阴瞬息间,父母妻子,恩爱隆厚,岂能长保哉?九天之上,无何有之乡,金阙帝君将诏吾以为臣矣。惟清静寡欲,则天下自治,何以臣为?”时,永元四年壬辰岁也。
    遂自河洛乐蜀之溪岭深秀,遂隐其山。苦节学道,啬气养神。谓弟子曰:“吾少嗜学,研穷六籍,大抵皆经世具也。夫通爵显秩、籯金㲄玉,比吾身中一毫,孰重?然四体百骸,又岂吾所固有也?皆游尘聚洙耳。刳心炼形,与道合真,乘云驾龙,白书上宾,岂不快哉!人生有会则离,有生则死。死者精神冥冥,不可复还。惟昔轩辕,味道松乔,食霞并白日飞腾,永劫无穷,不亦美乎!古人辞万乘之贵、千驷之富,良有以矣。既不能兼才通俗,与世俱济,请从所学,各宜及时于此分别,不亦可乎?夫人情亦无极,聚极则散去,乐极则悲来。岂可逃也?吾今将游涉山海,远离尘境,栖寓幽渺,以究所学,与汝等别离。子等固如何也?”
    【译】
    后来,汉和帝即位,听闻天师有道,以三品官印、四匹马的马车诏请天师为太傅,后来改封冀县侯,三次诏请,天师都婉言谢绝。天师对使者说:“替我多谢陛下厚恩。人生在世,寿命光阴转瞬即逝,父母妻子的亲情恩爱再厚,也不能常保,他们终将会离世。九天之上的玄幻之境,太极金阙帝君将要诏请我为臣子。陛下只要清心寡欲,清静无为,天下自然呈现太平盛世,还用的到微臣的辅佐吗?”当时是永元四年壬辰岁。
    天师后来进入吴地,又爱蜀中的高山流水,便在鹤鸣山隐居修炼。苦修道法,练气凝神。他对弟子们说:“我从小喜欢学习,只要世上能够找到的经书典籍,我都通读过了。官爵名禄,金玉财富,和我身上的一根头发相比,哪样更重要?但是凡身肉体,又岂是我能够永存不朽的?到最后都会化成尘埃。虔心修炼,与道合一,乘云驾雾,同神仙互为宾客,岂不快哉!人生有聚就有散,有生就有死。死后的人精神冥冥,不能够复生。唯有昔日轩辕黄帝,服食松乔,后来白日飞升,得以永生,不是很美的事吗?古来也有很多人放弃富贵的生活,修习道法。既然不能兼有才华和俗物,就将俗物全部救济世人,跟随师父学道。”
    “如今是否已经到了我们的分别之时呢?人情也是无极的,聚到一定程度就会散去,乐极也会生悲,这是不可逃避的人生。我如今将要游历山川,远离俗世纷杂,归隐幽境,潜修修习,在此同你们告别。你们还是回家去吧!”
    弟子有王长者,习天文、通黄老,留侍左右。遂散学徒,以清虚淡薄为务,不交人事。
    王长负书行歌,同往云锦山居。而真人修玄玄之道,后乃按方炼龙虎大丹。一年,有红光照室。二年,有五云覆鼎,夜不假烛,仿佛有青龙、白虎各一,常绕丹鼎。三年,丹成。真人年六十余,饵之,而容貌益少,若三十许人,行及奔马。又得秘书、秘文,制命山岳,檄召万灵。
    一日,谓王长曰:“五岳多仙子,三蜀足名山。吾将能偕游乎?”遂与北入嵩山崖岭,石居数年,精思感彻。有绣衣使者告曰:“中峰石室,藏上《三皇内文》、《黄帝九鼎太清丹经》,得而修之者,升天也。”真人感其言,乃斋戒七日,入其室,足所履处,跫然有声,即坎其地取之,果得丹书,进而受之。
    【译】
    天师的众弟子中有一个叫王长的,通晓天文历法、黄老之术,留在天师身边侍奉,其他弟子都被遣散回家。随后,天师以清心淡泊为修炼要务,与世隔绝。
    王长背着书,一路上唱着歌,同天师一起来到云锦山居。天师先是修炼玄玄之道,后来根据神方修炼龙虎大丹。炼丹一年,有红光照耀整个房间。修炼两年,有五彩祥云覆盖在丹炉上方,夜晚如果不点灯,就好像一条青龙、一只白虎盘绕在丹炉上方。修炼三年,大丹炼成。天师当时有六十多岁,服下丹药,容貌更加年轻,好像三十岁的样子,走起路来速度极快,好像奔跑的骏马一样。后来又得到秘书、秘文,能够号令山川及其神灵。
    一天,天师对王长说:“五岳有许多仙人,蜀地有许多名山,你愿意跟我一起去游历访道吗?”王长欣然答应。二人便向北方游历,隐居在嵩山的山洞中数年,精思顿悟。后有一位绣衣使者告诉他们:“中峰石室中藏有上古《三皇内文》、《黄帝九鼎太清丹经》,如果能够得到它们并且据此修炼,便可得道成仙。”天师听到使者的话,便沐浴斋戒,七天之后,进入石室,脚所踩到的地方,有空洞的声响,便在此处地面挖洞,果然得到了丹书。
    遂复寻西极名山(一作“西海”,《成都记》云:“昔江峡阻塞,蜀为‘西海’”),其地胜,多名物。因入阳平山,精思服炼,能飞行远听,得分形散影之妙,通神变化,坐在立亡。每泛舟池中,诵经堂上,隐几对客,杖藜行吟,一时并赴,人皆莫测其灵异也。真人惟读五千文,昼夜无倦色。
    后往西城山,筑坛朝真,以降五帝。忽一乡夫告曰:“西城房陵间有白虎神,好饮人血。每岁,其民杀人祭之。”真人召其神戒之,遂灭。又告梓州有大蛇,藏山穴中,鸣则山石振动,时吐毒雾,行人未及三五里,率中毒而死。真人以法禁之,不复为害(《青城山记》云:“誓龙台在丈人峰,古有龙穴,每年夏秋出水暴,害禾稼,天师立石台镇毒龙,以压水怪”)。
    在葛璝山,隐形岩舍,服气调神。在秦中山,修九真密法。在昌利山,采服五芝众药。在隶上山,始授弟子养形轻身法。在涌泉山(一作平刚山,涌泉治在汉州德阳县。平刚治在蜀州新津县),得入水、入火之术,于是,度人救物,已著阴功矣。在真多山,思神念真。在北平山(一云豆斗山,豆斗山治在蜀州新津县),有猛兽数百,驯扰户外。
    在稠稉山,有一老翁,化为狞鬼来恐,真人诵经不顾,逡巡自退。在鹤鸣山(鹤鸣治在邛州大邑县),服五云气。其间,石鹤鸣则有升天者。先是,章和间,其鹤鸣焉。
    后居渠亭山(《成都记》云:“广都县天师观坛下有井,名曰伏鬼井,妖怪藏其中。汉中微人鬼交混,邛蜀之间,人被其害。方天师被汉家之诏,而居蜀之瞿亭石室,因命神人运青城玄石以镇其井,鬼妖遂乃绝”),修炼九鼎神丹三年,将成,未敢服,谓王长曰:“冲天之士,当功及生灵,佐国立家,兴利除害,然后轻举。臣事三境,则无愧焉。苟利一身,功不及民,非大道弘济之旨。吾观蜀中,蛇毒鬼气,绵亘山谷,生民不知,潜罹其害。吾甚悯之,今且修行清静之化,辅赞大道,抚育元元尔。”于是精思,上彻金阙后圣。
    【译】
    随后,二人向西边寻访蜀地的西极名山(有的称为西海,《成都记》记载说:“蜀地曾经被江水山川围绕,因此称为西海”),蜀地物杰地灵,盛产名物。二人隐居阳平山(属四川彭州九陇县),虔心修炼,能飞行,能听到很远处的声音,修得使形神分散的分身之法,刚刚还坐在那里,突然就消失不见,变化莫测,神通广大。他们在水上泛舟,在堂上诵经,接待宾客,拄着拐杖行走,吟诗作乐,与常人无异,众人都不知道他们有奇异之处。天师只有诵读《道德经》的时候,不分昼夜,毫无困倦之色。
    后来二人前往西城山,修筑神坛,朝拜圣真,期待五帝降临。忽然有一农夫告诉他们:“西城房陵间有一个白虎神,喜欢喝人血。每年村里的百姓都要杀人来祭祀他。”天师召来白虎神,定下戒律,白虎神从此消失不见。又有人告诉他们梓州有大蛇,藏在山洞里,一旦鸣叫,整座山都在震动,偶尔吐出毒雾,方圆三五里之外的行人,都能被毒死。天师以道法阻止了蛇妖,蛇妖不再出来害人(《青城山记》云:“誓龙台在丈人峰上,古时有龙的洞穴,每年的夏秋季节都会洪水泛滥,祸害庄稼,天师立石台来镇压毒龙水怪”)。
    在四川彭州的葛璝山,隐居在石洞中,服气调神。在四川汉州德阳县的秦中山,修炼九真秘法。在汉州金堂县的昌利山,采集服食仙药。在汉州德阳县的隶上山,才开始收徒,传授弟子养生、轻身之法。在蜀地的涌泉山(一说是平刚山),得到入水、入火之术,便救度百姓,积累功德。在汉州德阳县的真多山,精思修炼。在北平山,有数百只猛兽,都被其驯服,不再扰民。
    在眉州彭山县的稠稉山,有一位老翁,变成恶鬼来吓唬天师,天师专心诵经,不理恶鬼,恶鬼有所顾虑,不敢上前,便自行撤退。在鹤鸣山,服五云气。其间,山上的石鹤若有鸣叫,就代表有得道飞升之人。在天师到来之前,章和年间,石鹤曾鸣叫过。
    后来居住在渠亭山(《成都记》有云:“广都县天师观神坛下有一口伏鬼井,曾有妖怪藏在其中。汉朝衰落,人鬼交杂,百姓颇受其害。恰逢天师居住在蜀地渠亭山石室中,命神人运来青城玄石,镇压这口井,鬼怪从此绝迹),修炼九鼎神丹三年,丹药终于炼成,但是他不敢贸然服用。他对弟子说:“神丹已经炼成了,若吃下去,立刻就可以成为天上的仙人。能够飞升成仙之人,应当积功累德,救助生灵,辅佐国家,帮助亲人,兴利除害。然后方能飞升。我们现在还没有为国家建立功业,所以即使服丹成了真人也感到惭愧。我们首先应该为国家举利除害,做有利于人民的事,然后把这些仙丹服下就能轻身飞升,无愧于心。我观察蜀中,蛇毒鬼气,充斥山谷,百姓不知,深受其害,我非常怜悯他们,如今我们还是修炼清净之法,辅助大道吧!”于是精思潜修,其虔诚之心,感动了上圣真神。
    时,顺帝汉安元年壬午岁正月十五日午夜月明,真人在鹤鸣山,寝方酣熟,老君(一云道君。按金阙后圣、玄元道君,即老君也)驾飞云绿軿,驻山东南,顾谓众真曰:“道陵修行困苦,吾感其志,将授以治身秘箓,飞腾长生之道。而遇其休息,神游物外,卿等勿惊,令自觉也。”
    时,真人梦见一人,带夜光之甲,冠通天之帻,执命魔三气之幢,谓真人曰:“咄咄道陵,子何心生疲倦?圣驾久驻,待子梦觉。”真人忽然惊起,攘袂振衣,疑为外邪所乱。
    良久,銮佩珊珊,天乐隐隐,香花覆地,紫云满空。瞪目东瞻,紫云之上,有素车一乘,驾五白龙。青袖朱衣,金甲执戟者二十四人,左右环列。车前对立玉女,彩衣花帔,云发颓肩,各执一幢,上有玉榜金文曰:“命魔之幢”。次列二童,青衣绀首,垂环曳裙,各执一旛,上左青龙、右白虎,金榜朱文曰:“召仙之幡”。复次二人,朱袖金甲,各执三气十绝旌节,上有丹榜素文曰:“倒景之节”。前立一人,绣衣玉冠,捧三五斩邪雌雄二神剑,上各有星斗日月之文。车右一人,霞衣金冠,捧一玉印,文曰:“阳平治都功印”。其余翼卫侍从,莫知其数。素车之上,九色轻霞蒙蒙然。
    须臾,光景澄彻,见车中一神人,容仪若冰,玉手执五明宝扇,项负八景圆光,身六丈余,神光照人,不可正视。车前一人,敕真人曰:“子勿怖,即太上老君也。”真人敛简前拜,不敢仰视。
    老君告曰:“吾昔降蜀山,立二十四治(《成都记》云:‘道经二十四治,应二十四气,六十甲子,分隶其间。避唐高宗讳,始改为化’),乃二十八宿之下圄,实阴景黑簿之司,分掌人世死生罪福。吾悯下元生人,絷绁苦魂,延累祖考,积成幽衅,令人凶折,终不成道,即在此狱之中。吾已更置福庭,经今数劫,仙僚不充,职任隳废,近有六天鬼神,血食之辈,侵夺以居,昼夜不分,人鬼无别,枉暴生民,妄罹灾害,深可痛惜。子可为吾摄邪归正,分别人鬼,各守昼夜,复典此治,以福生民。则子功无量矣。吾以汝名在丹台,当为真人,故委汝也。”
    【译】
    汉顺帝汉安元年壬午岁正月十五午夜,明月当空,真人在鹤鸣山酣睡,太上老君驾着飞云绿軿,在鹤鸣山东南边停留,看着周围的众仙,说道:“张道陵虔心修道,我感念他的诚意,将要传授他治身秘箓、飞腾长生之法。但是现在他正在休息,在万物之外神游,你等不要惊扰到他,让他自己醒过来。”
    当时,真人梦见一人,身披发光的甲胄,头戴很长的头巾,手执命魔三气的旌旗,对他说:“你这个张道陵,为何会心生疲惫?老君圣驾已经在此停留多时,就是在等着你醒来。”真人忽然惊醒,抖一抖身上的衣服,以为是外邪在侵扰他。
    过了许久,隐隐约约看到仙驾銮佩,听到仙乐绕梁,芬芳的鲜花洒满大地,紫色的云彩覆盖整个天空。真人睁大眼睛往东方望去,紫云上端,有一辆没有任何装饰的车驾,五条白龙在拉着这辆车。车两边各有十二个青袖朱衣,身披金色铠甲,手执钩戟的侍卫。车前站在一对穿着五彩锦衣的玉女,长发垂肩,分别拿着一杆旌旗,旗上有玉榜金文:“命魔之幢”。玉女身后站着两个穿着仙衣的童子,也是分别拿着旌旗,左边旗上画着青龙,右边画着白虎,还有金榜朱文:“召仙之幡”。童子身后还有两人,红色衣袖,金色铠甲,分别拿着三气十绝旌节,上有丹榜素文曰:“倒景之节”。在此二人身后,还站着一个人,身穿绣衣,头戴玉冠,手捧三五斩邪雌雄神剑两把,剑上分别刻有星斗日月之文。车驾的右边还站着一个人,穿着霞衣,头戴金冠,手捧一玉印,印上写着“阳平治都功印”几个大字。其余的护卫侍从,不计其数。车驾上面,九色霞雾笼罩,朦朦胧胧。
    过了一会儿,霞雾散去,真人看到车中有一神人,仪态若冰,玉指拿着五明宝扇,头顶有八景圆光,高十丈有余,身上发出奇异的光芒,令人不能直视。车前手持宝剑的那个人,对真人说:“你不要害怕,这位是太上老君。”真人慌忙整理衣衫,上前叩拜,不敢抬头看。
    老君对真人说:“我曾经降临蜀山,立二十四治(《成都记》云:‘道经二十四治,应对二十四气,六十甲子,分别归它们管辖。后因避唐高宗李治之讳,改为二十四化’),是二十八星宿下属的监狱,实际上也是阴景黑簿之司,掌管人的生死福祸。我怜悯人世间的百姓,他们为俗事牵绊,终究不能成道,死后便来到此监狱中。我还增添了二十四福亭,经历了数次劫难,仙官人手不够,在职的仙官还玩忽职守。近期有六天鬼神,都是吃血的怪物,攻占了监狱,不分昼夜,人鬼混杂,残害百姓,世间灾祸不断,我深感痛心。你可以替我铲除邪佞,匡扶正道,使人鬼区分,规定各自的活动时间,人白天,鬼晚上,复兴二十四治,以造福黎民百姓。如果成功,你当功德无量。我看到你的名字在丹台之上,位列真人,你有成仙的潜质,所以将此事委托给你。”
    真人叩头谢曰:“道陵性识愚憨,万劫幸遇,遭会大道,死魂再生,枯骨重肉。钦佩道旨,谨当奉行,不敢懈怠。”
    老君遥召三五功曹,须臾,西方有五色之气,勃勃而起,其中,有二仙乘龙虎二骑,皆长数丈,黑帻朱衣,佩剑执圭,从官百二十人,皆黑帻绣衣,持剑执戟,侍卫进拜。老君曰:“卿等三五功曹乎!速为吾开紫阳南宫玉宸内殿,取正一盟威秘箓,吾欲传授。”
    俄顷之间,南方起二十四生气,祥光瑞彩,泱然满空,其中各列玉童,捧一玉函,贮箓一品,皆玉札金文,及都功版券职箓,以授真人。谓真人曰:“与卿千日为期,后会阆苑。”
    老君复以三清众经九百三十卷、符箓丹灶秘诀七十二卷、一千二百官章、雌雄二剑(《青城山记》云:“降剑坛,昔道君授天师阴阳剑处,有隐剑迹”)、都功印、二仪交泰冠、驱邪帔褐、鱼鬣衣、方裙、朱履等赐之。令制科律,佐国行化,行之千日,则邪鬼不敢正视。
    【译】
    真人叩头感谢:“道陵生性愚钝憨闷,能够遇见圣真您,得到您的青睐,真的是三生有幸,就好像死而复生,一堆枯骨重新长出了鲜肉。我一定竭尽所能,办好这件差事,不敢有丝毫懈怠。”
    随后,老君召来元方的功曹,过了一会儿,西方缓缓升起五色祥云,云中有两位仙人分别骑着龙虎坐骑,都身高数丈,头戴黑色的头巾,身穿红色的仙衣,腰佩宝剑,手执玉圭。二位仙人身后的随从有一百二十人,都头戴黑色头巾,身穿绣衣,持剑执戟。仙人上前拜见老君,老君说:“你们三五功曹,赶紧打开紫阳南宫玉宸内殿,取出正一盟威秘箓,我将要传授给张道陵。”
    突然间,南方升起二十四气,散发着祥瑞的光芒,照亮了整个天空,云中站着仙童,手捧玉函,里面有放着牒文,全是玉书金文,玉函里还有都功版券职箓,老君都传授给了真人,对真人说:“我与你以千日为期限,千日之后,我们当在阆苑相会。”
    老君又赐给真人三清众经,一共九百三十卷;符箓丹灶秘诀,一共七十二卷;一千二百官章;雌雄二剑(《青城山记》云:“降剑坛,是昔日老君传授张天师阴阳剑之处,如今还有遗迹”); 都功印;二仪交泰冠;驱邪帔褐;鱼鬣衣;方裙;朱履等。还令真人制定律法,辅佐国家,施行教化,如此施行千日,则妖邪鬼怪都不敢为非作歹了。
    传度已讫,于鹤鸣山研味秘文,按法遵行。修之千日,内顾五脏,外集三万六千神。又感清和玉女,教以吐纳清和之气,摄伏精邪,行箓中三步九迹交乾履斗之道,即魁罡七元。随兵所指,隐遁出没,皆得自然。遂依告命,战鬼于蜀。
    时,有八部鬼帅,各领鬼兵,动亿万数,周行人间。刘元达领鬼行杂病,张元伯行瘟病,赵公明行下痢,钟子季行疡肿,史文业行暴汗寒瘧,范巨卿行酸痟,姚公伯行五毒,李公仲行狂魅赤眼。皆五行不正,殃祸之气。随时更名,在东方为魔王,在南方为鬼帅,在西方为外道,在北方为鬼王,在中央为神鬼。春三月,百鸟鸣叫之时,作祷诅五墓之鬼。直入秋,作人家亲土都土公宅龙伏尸之鬼。冬作冢墓攻食之鬼。随月建胎生,或作畜类之形,嘘毒啸祸,暴杀万民,枉夭无数。其八部鬼帅,领鬼众居西蜀青城山巅,有鬼城鬼市,分形变化,混杂人间布行疫诊,人莫知之。人鬼合杂,市利交易。
    【译】
    传度完毕,老君与众仙离去,留下真人在鹤鸣山细心参研秘文,依据道法修炼。修炼千日之后,能自己内见五脏,外集众神。后来又梦到清和玉女,传授他吐纳清和之气,统摄精邪,施行箓中三步九迹交乾履斗之道,即魁罡七元。能够随意到达任何地方,时而出现时而消失,一切都自然而然。真人便遵太上老君圣命,在蜀地与鬼怪开战。
    当时,有八个鬼怪将领,分别率领八支鬼军,每支军队都有上亿只鬼,为害人间。鬼帅刘元达率部在人间散播杂病,张元伯散播瘟病,赵公明散播痢病,钟子季散播疡肿,史文业散播暴汗寒瘧,范巨卿散播酸痟,姚公伯散播五毒,李公仲散播狂魅赤眼。这些都是五行不正,祸国殃民之气。他们每个地区鬼帅的称号不一样:在东方称魔王,南方称鬼帅,西方称外道,北方称鬼王,中央称神鬼。他们会根据季节变化,行不同的妖恶之事:春三月,百鸟鸣叫之时,作祷诅五墓之鬼;到了秋天,作人家亲土都土公宅龙伏尸之鬼;冬天作冢墓攻食之鬼。随着月建胎生,他们变成牲畜的形态,残杀危害百姓,作恶多端。他们的八部鬼帅,带领众鬼住在蜀地西边的青城山山顶,修建了鬼城集市,变化成多种形态,混杂在人间,散播疫病,人们都不知道。在人间的集市上,人鬼混杂,买卖交易。
    真人以汉安二年七月一日,佩盟威秘箓,往青城山,置琉璃高座,左供大道元始天尊,右置三十六部真经、立十绝灵幡。周布法席,鸣钟扣磬,烧香行道,及诵《道德》诸经,布龙虎神兵于城市。众鬼即持兵刃矢石来害真人,真人举手一指,化为一大莲花拒之。鬼众持火千余炬来,真人举手一指,鬼反自烧,不能前进。遥语真人曰:“师自住峨嵋山(唐嘉州有峨眉县),何为来夺我居处?师等速下山,须史必杀师!”
    真人曰:“汝等凶毒,残害众生,所以吾不使汝居此,当摈于西方不毛之地!”元达等闻此语,即会鬼帅,兵马各千万众,精甲犀刃,上山围绕。
    王长惊怖,启真人曰:“魔王众来,作何计术?”
    真人曰:“小鬼何足惊怖?取丹笔来!”
    王长以进,真人执笔遥画鬼阵,其众皆死。小帅校一时僵仆,八大鬼王,困卧扣头,抟颊求乞残生。真人闻语,良久不言,再以丹笔倒画之,鬼众复苏。即呼鬼王曰:“汝等进前,吾有处分!”
    鬼王各各前立,真人曰:“汝等可速远避,自今勿复行病,妄有杀害,今之民庶,皆吾子弟之家尔。不然,诛无留种!”
    鬼王曰:“天下人民,本自隶我,云何尽夺?当分一半。”
    真人不许,叱咄之。
    【译】
    真人在汉安帝二年七月初一,佩戴盟威秘箓,前往青城山降妖除魔。他在山上修建琉璃高座,左边供奉大道元始天尊,右边放《三十六部真经》,立十绝灵幡。施法布阵,鸣钟击罄,焚香祷告,诵读《道德经》等道教经典,在鬼城周围埋伏下神兵。众鬼惊慌,手持兵器前来刺杀真人,真人仅仅抬起手指了指前方,前方便出现一朵巨大的莲花,将众鬼挡在外面。众鬼手持火把前来,要烧掉莲花,真人再用手一指,火把反而烧在了鬼怪自己的身上,使他们不能前行。鬼怪在远处对真人大声吼道:“你本来住在峨眉山,为什么要来抢夺我们的地盘?你还是赶快下山去吧,否则我们一定会杀了你的!”
    真人说:“你们凶残狠毒,残害百姓,所以我才不让你们居住在此,要把你们赶到西方荒凉之地。”刘元达听到这些话,连忙会和其他七位鬼帅,八鬼帅分别率领上千万装备精良的鬼兵,将真人包围在山上。
    真人弟子王长害怕极了,问真人道:“鬼王率众前来,我们该如何是好?”
    真人说:“只是一些小鬼,有什么好怕的?把我的丹笔拿来!”
    王长拿来丹笔,真人拿着笔在空中一画,远处立即出现一个鬼阵,阵中的小鬼当即死去;职位稍低的鬼将四肢僵硬,扑倒在地;八大鬼帅,也被困在阵中,叩头求饶。真人听到他们的哀求之声,沉默了许久,再用丹笔倒画了一个阵,众鬼都恢复了原来的模样。真人对鬼帅们说:“你们上前来,我对你们进行处分。”
    八鬼帅一个个走到真人面前,真人说:“你们应当速速远离此处,去往人烟稀少之地,从今天起,不要再散播疫病,不要再残害百姓,如今的百姓,都是我的徒弟及其家人。如果不按照我说的做,定让你们种族灭绝。”
    鬼帅说:“天底下的百姓,本来全都归我管辖,你为何要全部夺走?我们只同意和你平分天下。”
    真人不答应,大声斥责了他们。
    鬼王复会六大魔王,领百万鬼兵再来,攻战围绕此山。
    王长曰:“鬼众不可当,复何作计?”
    真人笑曰:“子勿惊,吾自能却之。”复以丹笔一画,鬼众悉死。惟六天魔王仆地不能起,叩头抟颊,乞残生而去。
    真人不顾,复以丹笔一拟,此山遂中分为二,摩霄彻泉(《青城山记》云:“山有誓石,天师与鬼为誓,朱笔画山,清崖中绝,险断处并丹色,阔二十丈,深六七丈”。又云:“戒鬼笔迹在大龙桥侧,昔天师以正一之法制伏鬼神,誓曰:‘人生于昼,鬼行于夜,阴阳分判,各有司存,违之者,正一存法,必加诛戮’”),鬼兵欲度不能,大声求哀:“自今而去,不敢复来,乞往西方婆罗之国而居止焉。”
    真人恕许,倒笔再画,八帅六魔悉起,呼之使前,趋进不得。真人乃令王长肩一大石为桥度之,鬼王方得进,拱立侍前。真人谓曰:“汝能以笔画石得破,亦当与汝分民,若不破,汝可急驰万里也。”元达等执笔交画,石皆不破。
    【译】
    八大鬼帅与东方六大魔王相会,率领众鬼兵,再次攻占包围青城山。
    王长说:“鬼兵数量庞大,锐不可当,我们该怎么办?”
    真人笑着说:“你不必惊慌,我自有退兵之法。”再次用丹笔在空中一画,众小鬼皆死,只有六魔王扑倒在地,不能起身,叩头求饶。
    真人对他们的哀求听而不闻,再用丹笔画了一下,青城山立即一分为二,泉水从中间流过,形成河流(《青城山记》云:“青城山有誓石,张天师同鬼众在此立约,天师用丹笔将山劈开,山谷宽二十丈,深六七丈,陡峭惊险,悬崖断壁处还有红色的印记。”又云:“劝诫鬼众的笔迹在大龙桥的一侧,曾经张天师用正一法制伏鬼怪,令他们发誓说:‘人类白天活动,鬼怪夜间活动,阴阳分别,各有归属,如有违者,必以正一法惩戒’”),鬼兵想要渡过河流,却怎么也不能成功,便大声哀求说:“从今以后,我们将远离此地,永远不再回来。请允许我们去西方婆罗之国定居。”
    真人宽恕了他们,再反过来画了一个阵,八鬼帅六魔王全都起身,真人叫他们过来,但是他们还是无法渡河。真人让王长背来一块巨石放在河中央,鬼帅魔王才能够渡过,拱手立在真人面前。真人说:“如果你们能够用笔将石头划开,我定会和你们平分百姓,如果划不开,你们就远离此处,到万里之外的蛮荒之地吧。”鬼帅刘元达拿起笔,在石头上画了一道,石头却没有裂开。
    时,虽摄伏鬼众,更欲尽制其心,谓之曰:“汝等既欲与吾分民,当与汝辈各尽法力,以分胜负。”元达等曰:“惟命是听。”
    真人投身入大火中,即足履青莲而出。鬼帅投身,为火所烧。真人入木,身度木外,木即随合。鬼帅投身,即坠于地。真人入水,乘黄龙而出。鬼帅入水,为水所溺。真人以身入石,透石而出。鬼帅投身,才入一寸。真人以身入铁山,透铁而出。鬼帅才入半寸。真人咒神符一道,左手指之,鬼毙;右手指之,复生。鬼帅举手指之,无复生死。元达等乃化八大虎,奔攫而来。真人化二狮子逐之,奔走无地。鬼帅又化八大龙,欲来擒狮,真人再化金翅鸟啄龙目睛。其龙乃走,又化作大神,赑屃震吼,双持大檛,欲击真人。真人化金刚,身长七十二万丈,广五十二万圆,戴大冠、负圆光,踏莲花宝台,具十二种无量相,一杵,一拳,一拟,大神退走。鬼帅等腾身十二丈即坠,真人腾空高百余丈,上无所攀,下无所乘。鬼帅作五色云,昏暗天地,不见光明。真人化五色瑞日,炎光辉灼,云即流散。鬼帅变见穷尽,更无所为。
    真人化一大石,可重千余斤,以藕丝悬之,遍满鬼帅营上,令二鼠争啮其丝,欲压杀其众。鬼帅等无所逃避,同声哀告:“愿乞余生,即当远去,不敢害及生民。”
    真人遂命五方八部六天鬼神,会盟于青城山黄帝坛下。使人处阳明,鬼行幽暗。使六天鬼王归于北酆八部。鬼帅领众窜于西域,五行之毒,又戒而释之。乃执丹笔曰:“吾笔所指,鬼众尽灭。要之人鬼分治,幽明异境,不欲尽灭汝类。”
    【译】
    当时,虽然已摄服鬼众,更重要的是收服他们的心,真人对鬼王朔:“你们想要同我平分百姓,就应当有资格来与我平分。我们来比试一下各自的法力,胜负分晓后,在谈分民之事。”刘元达等鬼王说:“没问题。”
    真人跳进大火之中,然后脚踩青莲,从火中飞出;鬼帅跳进大火,被火烧伤。真人走进一棵大树里面,树干自行张开一个大洞,真人从树中出来,树干上的大洞又自行合上;鬼帅想要今日树内,却把头磕在了地上。真人跳入水中,骑着黄龙飞出;鬼帅跳进水里,却差点被水淹死。真人不仅能够进入石头里面,还能安然出来;鬼帅进到石头里,只能进去一寸。真人进入到铁山里面,也能毫发无伤的出来;鬼帅却只能进入半寸。真人画一道神符,用左手一指,鬼众都倒地而亡,用右手再一指,鬼怪又都活了过来;鬼怪画符用手指,都没有生死的变化。刘元达等八鬼帅变成八只大老虎,向着真人狂奔而来;真人变成两只狮子,反过来追他们,老虎仓皇逃窜。鬼帅又变成八条龙,想要来捉拿狮子,真人再变成金翅鸟,啄龙的眼睛。龙狼狈逃走,鬼帅又变成大神,声如洪雷,手握巨锤,想要砸向真人;真人变成金刚,身长七十二万丈,宽五十二万圆,头戴金冠,顶负金光,脚踩莲花宝座,有十二种无量相,一杵,一拳,一拟,大神逃走。鬼帅们跳起来,离地十二丈便摔下来;真人腾空百余丈,上没有攀附任何东西,下没有骑着任何东西。鬼帅变出五色云,瞬间乌云密布,看不见光亮;真人变出五色瑞日,阳光照耀在五色云上,乌云顿时消散。鬼帅的变化已经穷尽,没有什么可以再变的了。
    真人变出一块巨石,重达上千斤,用藕丝悬挂在鬼帅的军营上方,再命令两只老鼠争相咬藕丝,巨石眼看就要砸下来了,鬼众们无处躲避,便哀求道:“请真人饶命,我们定当立即远离此地,不再危害苍生。”
    真人便命令五方八部六天鬼神,在青城山黄帝坛下会盟,定立条约,规定人在白天活动,鬼在夜间活动。使六天鬼王归属于北酆八部。鬼帅率领众鬼往西域逃窜,五行之毒,从此消失。真人便用丹笔写道:“我的笔所指之处,鬼众尽灭。但是关键不是消灭鬼众,而是人鬼分治,互不相扰。我不会把你们全部消灭的。”
    即与盟誓,折石为契刻,作天地日月之形于黄帝坛下,绝崖之上,誓曰:“天地交,日月合,汝等若复行,必尽诛之,勿留种矣。”乃以神印封鬼营市,使不得相通。
    盟誓之后,鬼众踌躇不去,真人口敕神符一道,飞上层霄。于时,风雨、天仙、兵马、风刀立至,诸鬼灭影而走。
    于是,战鬼一十四败,荡涤区薮,夺鬼幽狱,复为二十四福庭,立二十四阴官,降二十八宿正气,以通地中(一云:又于公慕山中立二十四治,更除山中,化二十四气合大法,却复靖庐。按公慕治在汉州什邡县,更除治在汉州绵竹县)。每治立阴官一人,仙官一人,分掌世人罪福,有立功立行,修斋设醮,腾章拜表,谢过祈福,迁拔祖考者,则仙官录其功行,奏名于上宫,增其福寿。如不孝不忠,欺诈狠戾,常行恶事,不能改过者,则阴官录其罪,闻于地府,损其福寿,或绝其后。由是,善恶报应,如影响焉。
    【译】
    随即真人与鬼怪订立盟约,将契约刻在石头上,在黄帝坛下,悬崖峭壁之上,作天地日月的形状,立下誓言:“天地交,日月合,你们如果再次回到民间兴风作浪,我定会将你们一举消灭,让你们种族灭绝。”然后,用神印封印鬼城集市,使不得出入。
    订立盟约之后,鬼众徘徊不肯离去,真人用嘴画出一道神符,神符飞上九霄云外,说时迟那时快,风雨、天仙、兵马、风刀统统降临,众鬼慌忙逃散,不见踪影。
    于是,鬼众战败十四次,攻占他们的聚集地,夺取他们的监狱,恢复二十四福亭,设立二十四阴官,降二十八宿正气,以通地中(还有一种说法:真人还在公慕山立二十四治,化二十四气合大法,恢复靖庐)。二十四治,每治都立阴官一人,仙官一人,分别掌管世人祸福。百姓有积累功德,斋戒斋醮,拜神祈福,忏悔罪过者,仙官会记录他的功德,禀报给上宫,增添他的福寿;如果有不忠不孝,欺诈残忍,恶行昭著,而且不知悔改者,阴官会记录他的罪行,下报到地府,折损他的福寿,或者让其断子绝孙。于是,善恶报应,都有所依据了。
    真人既行正一之化,摄三万六千种外道恶魔,诛绝邪伪。于是,百姓翕然奉以为师居,弟子数万家,立诸祭酒,分领民户,有如官长,并立条制,令民随事输出粟帛、器物、纸物、荐席、樵薪,所在贮之,以备斋醮及供给行旅,而人禀行,无敢欺窃。
    教民立桥梁、修道路、置义井,谓之立功。或有州县官及人民疾病者,持一手状来投,真人检察其人所犯罪愆,一一条列之,令设斋醮,布施谢过,其疾即愈。又教以廉勤理民,不烦刑罚。蜀民畏罪迁善,盗贼不作,物无疵疠,皆天师之化也。
    真人因至苍溪县云台山(云台治在梁州西县,《唐书》:“闵州君溪县有云台山”),睹山水秀异,群峰朝挹,地无邪毒,乃谓王长曰:“此山乃吾成功飞腾之地。”遂卜居以修九还七返之功,一心存念大道。
    经四十九日,复聆昔日銮佩天乐之音,真人整衣扣伏,乃见老君如前,导从千乘万骑,来集空际。久之,徘徊不下。真人再拜悲泣,踊仆言曰:“臣昔者自念夙承宝阴,亲授秘文,乃依天宪战鬼行化,功成退居。今飚驾再临,不我下降,意者大道离臣,臣其为尸败乎?”遂举手以身自仆。
    老君乃命使者告曰:“卿之功业,合得九真上仙。吾往使卿入蜀,夺鬼幽狱,区别人鬼,布清静之化。而卿杀鬼过当,擅兴风雨,役使鬼神,驱驰星斗,震荡山川,阴景翳书,杀气秽空。此非大道好生之意。上帝责子之过,所以吾不得近子矣。吾未能与子论功,且当退居世间,待吾于下元之主,当与申叙罪戾,以雪重责。”
    真人悲泣,请死于今日。老君复告曰:“子可闭目东视。”乃见一人黄衣黑帻,捧一玉函,中有素书三卷,题曰《三八谢罪灭黑簿超度玄祖章》。真人再拜受讫。
    老君告曰:“子可勤行修,谢日月、二十八宿、二十四气、阴阳本命主者,罪灭黑簿,名升紫清,七祖父母,同为上仙。谢过之后,更修之三千六百日,吾待子于无何有之乡,上清八景宫中。”言讫,圣驾已回。
    【译】
    真人以正一道法,统摄三万六千种外道邪魔,诛杀邪佞,还百姓和平生活,百姓们不安遵奉他为恩师,弟子有数万之众,设立祭酒,分发给民众,还订立制度,设立官职。让民众自愿捐献粟米布料,器物、纸物、席子,薪柴,并将其储存起来,以备斋醮时候供给,人们都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没有欺诈盗窃之事发生。
    真人还教导民众修建桥梁、道路、挖井,说这是在积累功德。如果有州县里的官民生病了,拿着一纸状书来见真人,真人检查他所犯过的罪行,一一列举出来,设立斋醮,布施谢罪,疾病就会痊愈。真人还教官员以廉政勤恳管理百姓,不必使用刑罚。蜀地的百姓好多都弃恶从善,再也见不到盗贼了,这全是真人教化的功劳。
    真人到了四川苍溪县的云台山,看到这里山清水秀,峰林其秀,没有邪毒,对王长说:“此处将是我成功飞升之处。”然后就占卜定居下来,修炼九还七返之功,一心存念大道。
    过了七七四十九天,真人再次听到曾经的銮佩仙乐之声,便整理衣衫,出门迎接老君。真人看到老君和上次一样,有千万的随从,在空中徘徊,就是不下降到真人面前。真人哭着叩拜,说:“我曾经接受过您的教导,您还亲自传授我秘文,我依据天道与众鬼激战,自认为功德圆满,便隐居此处。今您的銮驾再次降临,却不愿意下降见我,是否意味着大道已经离我远去,我不能飞升成仙了吗?”说完,举起双手,整个身体都伏在地面上。
    老君令使者对真人说:“你的功德,能够位列九真上仙。我派你去蜀地灭鬼,夺取他们的监狱,是人鬼殊途,互不干扰,布施清净之化。但是你太过激进,杀鬼有失得当,擅自兴风作浪,役使鬼神,驱使星斗,致使山川震荡,阴气遮挡了阳光,杀气污染了天空。这绝对不是大道好生之德。天帝责备你的过错,所以我不能见你。我现在还不能同你讨论你的功过,你先退居民间,等我在下元之主,会申述你的罪行,讨论对你的责罚。”
    真人悲痛不已,请求在今日死去。老君还对他说:“你可以闭上眼睛,向东方看。”真人闭上眼睛,面向东方,便看见一个身穿黄衣,头带黑色头巾的人,手捧一个玉函,玉函中有三卷经书,名为《三八谢罪灭黑簿超度玄祖章》。真人再次叩拜收下。
    老君对他说:“你要勤修苦练,向日月、二十八宿、二十四气、阴阳本命主者忏悔你的罪过,当罪行在黑簿上消失的时候,将会名升紫清仙境。你的七代之内的祖先和父母,都会位列上仙。谢罪之后,还要修炼三千六百天,我在玄幻之境、上清八景宫等着你。”说完,老君的圣驾便消失了。
    真人遂依告文,领弟子迁鹤鸣山,筑坛以醮太阳、太阴,遇三元、八节、本命元辰、庚申、甲子、三会、五腊,修斋设醮,转经然灯,忏谢日月星辰、天地阴阳、自己九玄七祖所犯之罪。三年之后,玄祖生天。
    从学弟子再聚数日,同往主簿山,隐功馨闻,众瑞符应。一夕,神人授以玉璧,谓曰:“群仙使我以此光子。”
    居本竹山(本竹治在蜀州新津县),众真授《灵宝上经》。
    居蒙秦山(蒙秦治在夔州台登县),有神人夜召真人,以俱往,三日乃返。领弟子迁渠亭山。是时,从真人游者数十人。
    【译】
    真人便依照诰文,带着弟子回到鹤鸣山修炼。修建神坛,用来斋醮太阴、太阳,遇到三元节、八大节日、本命生日、庚申甲子日、三会日、五腊日等节日,必会斋戒斋醮,诵经点灯。向日月星辰、天地阴阳、自己的祖先忏悔自己所犯的罪孽,三年之后,先祖们都位列仙班。
    跟随真人学道的弟子再次相聚了几天,一同前往主簿山,隐居修道。一天,有一位神仙传授给真人一块玉璧,说:“众仙让我来把这个送给你,它能助你修炼。”
    真人居住在本竹山时,众真传授他《灵宝上经》。居住在秦山时,有神仙夜晚召真人相聚,真人去了三天才回来。后率领众弟子迁居渠亭山,那个时候,跟随真人学道的已经有几十个人。
    一日,告其徒曰:“诸弟子,谢尔辈勤事我!奈尔辈俗态未除,不能弃世。正可得吾行气导引之术,或可得服食草木数百数之方。尔业重缘薄,未可遽议成道,更三世可与吾会,第往之。”乃指王长曰:“惟尔累世种善,可以成就矣。”又曰:“东方有男子赵升者,亦当飞升。不远千里,明年正月七日当来矣。”具说容貌长短形色。
    及期,真人曰:“日且午,赵子其至乎?”言卒,而升至,皆如所言。门人以告,真人曰:“噫,此人来矣,未可遽纳。”乃七试之。
    初不受谒,令人唾辱,遣之不去,露宿四十日,志益确,乃见之。
    又使入山,守黍驱兽,夕有美女言:远行遇夜,愿寄宿。升与接席,端坐达旦。明日,又告病足,逗留,冶容挑升,升终不失正。
    又行道,见遗金在,数十饼,过而不取。
    又令伐薪,有三虎哮吼而前,升色自若,曰:“吾远从圣人求不死之道,汝为山鬼试我邪?”虎乃去。
    又使令入肆市帛,付直讫,而物主诬以未得,升了无所争,更贸衣以偿之。
    又令守稻,有弊衣瘠容、疮疡遍肤、口齿臭败,扣头乞食。升惕然动容,解衣饷饭,以余粮遗之。
    凡六试,皆动心感色之事,升执心无二。
    真人又领登云台绝崖之上,逍遥啸咏,下临万仞之壑。有桃生绝壁间,其实甚异。真人谓诸弟子:“有能得此实者,当告之以道。”于是,俯而窥者将二百余人,莫不股粟骇汗,谢曰:“此桃不可得也。”惟升进曰:“圣师所护,何峻险之有。师在,终不使升殒于此谷。分若可教,此桃可得矣。”于是,投身而下,正及桃上,足不蹉跌。摘满怀,攀缘石壁,欲上不可,即仰而掷之二百余颗。
    真人分诸弟子,留一待升。临谷,以手援之。众见其臂不加长,欻引而上,徐曰:“升犹以正心得桃,不致殒坠,吾今试自投之,当应大得桃也。”众言:“不可!”惟升、长不谏,遂投身而下,因失所在。
    久而不上,众惊莫测。升、长默然,良久乃曰:“师则父也,父既往矣,吾将安归?”言讫,俱投谷中。正坠师前,见真人在琼林宝帐之中,七宝台上,瞑目端坐,笑曰:“吾知汝二人当至也!”遂授以神丹及宝经秘诀。
    其诸弟子守于云台绝崖之上,二日,各散去。
    【译】
    有一天,真人对徒弟说:“徒儿们,多谢你们多年来辛勤侍奉我。无奈你们世俗尘缘未了,不能得到飞升。但我可以传授你们行气导引之法,或者传授你们服食草木的数百种方法。你们业重缘浅,不可立即成道,需三世之后与我相会,方能飞升。”他指着王长说:“只有你积功累行,功德无量,可以成仙。”又说:“应该有一个从东方来的人叫赵升,这人也能跟随我一起成仙。这个人应该在正月初七的中午来到。”张道陵事先就说了这人的面貌身材。
    到了正月初七的中午,真人问:“已经中午了,赵升还没来吗?”刚说完,赵升来了。形貌身材和张道陵事先说的完全一样。门人前来禀告,真人说:“赵升终于来了,不能轻易收他为徒。”张道陵就对赵升考验了七次,七次都通过以后,才把丹经传授给赵升。
    第一次对赵升的考验,是赵升来到张道陵的门口以后,门人不给通报,并辱骂赵升,骂了四十多天,赵升在门外就露宿了四十多天,张道陵才让他进门。
    第二次考验是让赵升在田里看守庄稼驱赶野兽,到了晚上,张道陵派了个美丽异常的女子去见赵升。那女子假装是走远路的旅客,要求在赵升这儿过夜,并和赵升同床挨着睡觉,第二天那美女又假装脚痛赖着不走,赵升只好留她住了几天。那女子经常挑逗勾引赵升,但赵升始终行为端正不受诱惑。
    第三次考验,赵升在路上走时,让他突然看见路上扔着三十块金子,赵升动也没动金子继续走路。
    第四次考验,让赵升进山砍柴,让三只老虎来撕扯赵升的衣服,但不伤他的身体,赵升一点也没有害怕,脸不变色心不跳,还对老虎说:“我是个学道的人,
    从少年时就没作过坏事,所以不远千里来拜师学道,求长生不老之术,你们这是要干什么呢?莫非是山神派你们来考验我的吗?”三只老虎呆了片刻就离去了。
    第五次考验,让赵升在街上买了十几匹绢绸,付完钱以后,老板却诬蔑赵升说他没有付钱,赵升就脱下自己的衣服卖掉,用钱买来了绢绸还给那老板,一点也没有生气怨恨。
    第六次考验是让赵升看守粮仓,让一个人去向赵升磕头讨吃的。这人破衣烂衫,面目肮脏,全身生满了脓疮又腥又臭。赵升看见后十分可怜他,甚至流下眼泪。他脱下自己的衣服给那人穿,用自己的粮食为那人作了饭,那人临走时,赵升又把自己的粮食送了一些让那人带在路上吃。
    以上六次试探,全都是关于心地善良、路不拾遗、不近美色之类的事情,赵升全都通过了考验,可见其心境清澈。
    第七次考验,张道陵带着弟子们登上悬崖绝壁,下面的石缝间长着一棵桃树,有人的胳膊那么粗,桃树下就是万丈深渊,桃树上结着很大的桃子。张道陵就对弟子们说:“谁能摘下那桃子,我就把修道的秘诀传授给他。”这时有三百来个弟子都趴在崖边看那桃树,个个吓得双腿战栗汗流浃背,不敢长时间看那桃树,最后都吓得退了回去,说不敢去摘那桃子。只有赵升说:“有神灵保佑,有什么危险呢?何况还有我的仙师在这里,他能眼看着我摔死在山谷里吗?即然是仙师让摘这桃子,说明这桃子一定能够摘到的。”说罢,赵升纵身一跳,落在桃树上,身子都没有打晃,摘下一大抱桃子。然而石壁像墙那么陡峭,无法攀登着回到崖上。于是赵升就在下面把摘到的桃子一只一只地扔了上去。一共是二百零二只桃子。
    张道陵把桃子分给弟子们一人一只,自己吃了一只,给赵升留了一只等他上来。大家亲眼看见张道陵的手臂突然加长了两三丈伸到桃树上去拉赵升,赵升一下子就上来了。张道陵把刚才留的桃子给了赵升,赵升吃完以后,张道陵就站在悬崖边上笑着说,“赵升因为心术端正,才能跳到桃树上连身子都不晃。我也想跳下去,一定能摘着最大的桃子。”弟子们都劝张道陵不要跳,只有王长和赵升不说话。张道陵就往下一跳,却没有落在桃树上,不知落到什么地方去了。
    四面都是仰视看见顶的高山峻岭,山顶高入云天,往下看是没有底的深谷,连道路都没有。弟子们这时都吓得哭了起来,只有赵升和王长没有哭,两人议论道:“老师就像我们的父亲一样,现在他跳进了万丈深谷,我们这样活着也于心不安啊!”说罢两个人一齐跳下了悬崖,没想到正好落在张道陵的面前。只见张道陵盘腿坐在一个很小的帐中床上,他见到赵升和王长,就笑着说:“我知道你俩会来的。”接着就向他俩传授了修道的秘诀。
    其余诸弟子在云台悬崖上苦苦等待了两天,不见真人他们的踪影,便各自散去。
    真人与王、赵三日复还治中。一日,领弟子遥见阳山白气属天,谓长、升曰:“彼处必有妖怪,当往除之。”遂至其地,值十二神女于山前,姿态妖艳,因诘其由,神女答曰:“妾等实土地阴灵也。”真人遂问:“咸泉何在?”神女曰:“前有大湫,毒龙处之。”
    真人以法召之不出,遂书一符,化为金翅凤,向湫上盘旋,毒龙惊惧,舍湫而走出,其湫即竭。遂得咸泉,煎之成盐。金翅凤泊于南山之上,后人呼为“凤凰台”,鸟雀至今不敢栖其上。
    十二神女各捧一玉环来献,曰:“妾等愿事箕箒。”真人受其环,以手揖之,十二环合而为一,谓曰:“吾投此环于井中,能得之者,应吾夙命也。”神女闻语,竞解衣而入,争取玉环,真人遂掩之。盟曰:“令作井神,勿得复出,免为生人之患!”
    真人方治咸泉,有一猎者至,真人戒其好杀,因授以煮盐之法。其井深五百四十尺,阔一丈,日得咸泉四十余函,其利甚博。
    真人遂指西北山上曰:“此处可以筑城。”又指城南下曰:“此处川岳相朝,可建福庭。”后人感真人之言,因而立祠,至今崇奉,祈祷不绝。
    真人领升、长往阆中居。一日,思神之际,谓二子曰:“吾向取神女衣,深虑神女复取之,出为人害。”遂再诣其所,取衣藏于高峰石室中,敕地神守护,即“焰阳洞”也。彼方之民,至今不罹神女之害,而获盐井之利。后以真人之讳,旌其事,今陵州是也。
    【译】
    真人同王长、赵升一起回到家中。一天,他们三人远远的看到阳山白气冲天,真人对王长、赵升说:“那个地方肯定有妖怪,我们应当前去除妖。”便去往阳山。到了山脚下,遇到有十二位神女站在山前,姿态妖艳,真人问她们为何在此处,神女回答:“我们是此处的土地阴灵。”真人再问:“咸泉在哪里?”神女回答:“前面有一处大水潭,里面有一条毒蛇。”
    真人到了水潭边,用道法召唤毒蛇,毒蛇不敢出来,真人便画了一道符,符变出一直金翅凤,在水潭上空盘旋。毒蛇害怕极了,舍弃水潭逃了出来,水潭立即干枯。之后咸泉再次出现,泉水能够晒出盐来,真人在这里修建了一口井。金翅凤栖息在南山上,后来人们称之为“凤凰台”,到了今天,鸟雀都不敢停落在上面。
    十二位神女每人手捧一枚玉环来献给真人,说:“我们都愿意侍奉在真人身边。”真人接过他们的玉环,把玉环放在一起,十二环合而为一,变成一枚大玉环。真人对神女说:“我把这枚玉环丢进井里,你们谁能拿到它,就命定是我的妻子。”神女听完话,争相脱去外衣,跳进井里,争夺玉环。等神女全都跳进井里,真人连忙将井口盖上,与她们订立盟约:“而今命你们作此井井神,不能再从井里出来,让百姓惊恐害怕。”
    真人在治理咸泉的时候,刚好有一猎户经过,真人劝诫他不再杀生,并传授他煮盐的方法。这口井深五百四十尺,有一丈多宽,每天都能得到咸泉水四十多桶,利益颇丰。
    真人还指着山的西北方向说:“此处可以修建城市。”又指着修城之处的南边靠下一点说:“治理山河相交,可以修建福亭。”后人听从真人的只是,在此处修建祠庙,到如今还香火旺盛。
    真人带着王长、赵升前往阆中居住。一天,在精思的时候,对他们二人说:“我本已将那十二神女的衣服收起,但是又怕她们找到衣服,出井来伤害百姓,还要仔细收好那些衣服。”便再次来到井边,取出衣服,藏在高山的石室中,命令土地公公守护,石室即为“焰阳洞”。那里的百姓,至今都不再受到神女的危害,并且还从盐井获得巨大利益。后来人们用真人的名讳命名此地为陵州,就是为了纪念真人。
    蜀中盐池,皆于其傍立清河府君之祠,“清河”乃张氏郡也。其山下无江及井,居人乏水,真人以神剑插地,因而成井,遣神卫之,使之不竭。真人谓升、长曰:“此山多岩,人民居焉,虑山崖或坠落。”遂召其神誓之,使不伤人。
    真人与弟子过宋江,其中多异物为人害,真人置石函于江中,录神奸之名,以法召入,锁之,复以大山篆符以镇焉,其怪遂绝,后人呼为“摈鬼符”。每水涸,人多见之,摹归供养,以屏妖恶。
    真人复领升、长往鹤鸣山,亭午之际,忽见一人,朱衣青襟,曳履执版,一人黑帻绡衣,佩剑,捧一玉函,从朱使者进曰:“奉上清真符,召真人游于阆苑。”须臾,东北有十四人,皆龙虎、鸾鹤、龟鳞、鱼鸟之骑,执节持幢,前后从引,千乘万骑。狮子辟邪、天丁甲卒、无鞅骑吏,来迎真人。次有黑龙,驾一紫舆,玉女二人,引真人登车,旋踵至阙。阙前榜云:“拟太玄都正一真人阙”,真人既至,群仙礼谒。良久,二黑衣吏持天符,佩剑执图籍而至,上云:“超度先祖之籍”,即皆上朱陵府矣。
    【译】
    蜀中的盐池附近,都建有清河府君之祠,“清河”即是真人所处的郡县。蜀中还有一座山,山下没有河流、泉水、水井,居住在山下的百姓吃水很困难,真人把神剑插在地面上,神剑顿时变成一口井,真人名神人守卫这口井,一定不能让井水枯竭。真人还对王长、赵升说:“这座山多岩石,人们在山下居住,我担心岩石坠落砸伤百姓。”于是召来山神,命他发誓,保证决不让百姓因为岩石坠落而受伤。
    真人同弟子一起渡过宋江,江中有许多妖物为害百姓。真人放一块石函在江中,石函里写着妖物的名字,再施法将妖物召来,封印在石函中,再用大山篆符贴在石函外面镇压,江中的鬼怪便销声匿迹了。后来人们称石函为“摈鬼符”,每次江水干涸,人们都能见到石函,取来供养叩拜,愿石函替他们扫除妖恶。
    真人后来带着王长、赵升来到鹤鸣山,一天中午,忽然看到两个人,一人朱衣青襟,曳履执版,一人黑帻绡衣,腰佩宝剑,手捧玉函。朱衣使者对真人说:“奉上清老祖之命,邀您到阆苑游玩。”过了一会儿,东北方向出现十四位仙人,都骑着龙虎、鸾鹤、龟鳞或鱼鸟等坐骑,执节持幢,前后相随,后面有千万侍从跟随。狮子辟邪、天丁甲卒、无鞅骑吏,前来迎接真人。后面还有一条黑龙,牵着一辆紫色的銮车,车上走下来两名玉女,引真人登上銮车。很快就来到了阆苑的宫阙。宫阙前面的牌子上写着:“拟太玄都正一真人阙”。真人到来以后,群仙以礼相待。过了许久,有两名黑衣使者手持天符,腰佩宝剑,捧着图籍走来,图籍上写着:“超度先祖之籍”,即真人的先祖都到了朱陵洞天成仙了。
    真人视事讫,领弟子居渠亭山石室中,调太真之气。一日,忽有二青童引群仙,皆朱衣绛节前导,曰:“老君至矣。”中有一人,长丈余,素发朱颜,项负圆光,从者二人,可二十许,或指曰:此子房也、此子渊也。坐顷,乃引青车一辆,别遣二人,翼真人登车。
    腾空而上,至一处,台殿巍巍,金阶玉砌,或谓真人曰:“将朝太上元始天尊也。”真人整衣趋进,望见殿上,圆光照人,不可正视,或语曰:左侍无上大道君,右侍太极真人,前侍虚微元君,后侍太上真人。金童玉女,侍香散花,妙行真人,执经俯而前立。班成,群真皆谓曰:“今子等皆成真矣,由汝一念,而万劫业缘皆尽于今日。”移时,殿上敕青童谕真人以“正一盟威之法”,使传世世,宣布为“人天之师”。拜真人为“太玄都正一平炁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敕还人间,劝度未悟,仍密谕飞升之期。
    真人受命,复返渠亭赤石崖舍。出三天正一秘法,付长、升。复于漓沅山中,敷演其法。次还阳平山,以飞仙轻举之法付嗣师。又入鹿堂山中,炼九鼎神丹。
    迁平盖山,合九华大药。时,有东治禁气师姚、徐二姓,能收社庙之鬼,回丧车起死口,周流九州之内,常统阴鬼甲马万数。闻师在蜀,乃求见焉,曰:“大道,一气尔。神灵之间,宁有隆卑邪?吾等统八极阴兵万亿,假令有道,其如吾何?”麾其徒至户外,真人不纳,顾谓长、升曰:“此乃六天邪神,不合与正气相见。”令立道旁三昼夜,不与进退。弟子怪而问之,真人曰:“此与群精大邪共来试我,今令立于门外,亦无苦也。”姚、徐呼曰:“闻师有道,故来求见。既蒙不纳,复令久立,我何罪也?”真人乃令弟子语曰:“今赦原汝,不问往罪。”其众乃得辞去。
    【译】
    真人游历回来,带着弟子在渠亭山的石室中,调太真之气。一天,忽然有两名仙童带路,朱衣绛节的群仙跟随,对真人说:“老君来了。”仙人中有一人,身高一丈多,头发花白,面色红润,项负圆光,便是老君。有两个二十多岁的人跟着他,老君指着那两个人说:“这是子房和子渊。”说完,二人引来一辆青车,引真人登车。
    青车腾空而起,到了一处庄严肃穆、金碧辉煌的宫殿。有人对真人说:“将要面见太上元始天尊。”真人连忙整理衣衫,向前拜见。远远望见大殿之上,圆光照人,不可正视。有人对真人说:“天尊左边是无上大道君,右边是太极真人,前面是虚微元君,后面是太上真人。”金童玉女,手拿香炉鲜花,侍奉在左右。妙行真人,手拿经卷站在前面。礼毕,群仙说:“如今你和弟子都已修成正果,你们在世俗的业缘在今天就要结束了。”过了一会,殿上的天尊命令青童口头传授真人“正一盟威之法”,让他世代相传,并封他为“人之天师”。拜真人为“太玄都正一平炁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之后,让真人回到人间,劝诫那些未开悟之人,并秘密告知真人的飞升日期。
    真人领命,回到渠亭山的居所。将三天正一秘法传授给了王长、赵升。后来到漓沅山中,二人将此秘法加以发挥。再来到阳平山,真人将飞仙轻举之法传给了嗣师张衡。再到鹿堂山,炼九鼎神丹。
    后来移居平盖山,修炼九华大药。当时,有东治禁气师姚、徐二人,能收伏宗庙里的鬼怪,还能让人起死回生,在九州区域广为人知,常统率数以万计的阴鬼军队。二人听闻真人在蜀地,便想要前来拜见,说:“大道,本为混沌一气,神灵之间,为什么有尊卑之分呢?我们能够统率上万阴兵,假设那些有道之人,能够和我们比吗?”于是带领他们的阴兵来到真人的居所门外。真人不见他们,对王长、赵升说:“此二人是六天邪神,与正气不合,我们不能相见。”让他们在门外站了三天三夜,不见他们,也不让他们回去。王长、赵升感到很奇怪,真人说:“这是群精大邪来试探我的,今天让他们在门外站着,他们也没有什么辛苦的。”姚、徐二人喊道:“我听闻天师有道,所以前来拜见,既然您不愿意见我们,还让我们在此站这么久,我们到底犯了什么罪呀?”真人让王长告诉他们:“如今我赦免你们原来的罪过,不再追究过往。”二人领着阴兵得以离去。
    真人领弟子还鹤鸣山。于桓帝永寿元年乙未正月七日五更之初,长、升见空中神仙骑吏一人,驾云车徘徊于山之东南,大声言曰:“张道陵功行已就,将授以秘箓!”言讫,老君驾龙与真人乘白鹤,自渠亭山会于成都城下。老君同至,万神凑迎,涌出一玉局,高丈余,老君升座,为真人再授道要,重演“正一盟威”之旨,说《北斗延生经》。以十五日上元,再会于成都,说《南斗经》及演说诸经。真人听毕,老君已回,玉局消散,因成空洞。
    真人往鹿堂治,召四镇太岁、五岳四渎、社禝神祗,群仙悉集。是时,山前有一石笋,可高丈余,真人执起,以誓众神曰:“太上有敕,令吾誓众,当崇奉正道,好生恶杀,佐国安民。其有不禀恭者,吾遣万神诛之!”乃掷石笋于岩下,立于治侧,遂与定三十六靖庐、七十二福地、三百六十名山。高低品秩,各置一正神主守,如世间郡邑之治。遂领升、长往云台治,于西北隅筑坛安炉,炼大丹,丹成服之,浴于水,有神光亘天。
    永寿二年丙申,真人自以功成道著,乃于治之西北半崖间,举身跃入石壁中,自崖顶而出,因成二洞。今崖半曰“峻仙洞”,崖上曰“平仙洞”。
    是年九月九日,在巴西赤城渠亭山中,太上遣使者并五帝部从,持玉册授“正一真人”之号。真人将以盟威都功等诸品秘箓、斩邪二剑、玉册玉印,以授其长子衡,戒之曰:“此文总统三五步罡,正一之枢,要世世一子绍吾之位,非吾家宗亲子孙不传。”谓长、升曰:“吾有余丹在炼丹亭上,金盂之中,汝二子可分饵。今日当随吾矣。”
    是日亭午之际,复见一人,朱衣青襟,曳履持版,一人黑帻绡衣,结履佩剑,各捧玉函,从朱衣使者趋前再拜,曰:“奉上清真符,迎真人于阆苑。”须臾,东北有二十四人,皆龙虎鸾鹤之骑,各执青幢绛节,狮子辟邪、天驺甲卒皆至,称景阳吏。即有黑龙驾一紫舆,玉女二人,引真人与夫人雍氏(一云孙氏)登车,前导后从,天乐引迎,于云台峰白日升天。时,真人年一百二十三岁也。
    【译】
    真人带着弟子回到鹤鸣山,在汉桓帝永寿元年乙未正月七日刚入五更,王长、赵升见到空中有一位神仙骑吏,驾着云车在山的东南方盘旋,大声说道:“张道陵功德圆满,我将传授他秘法。”说完,老君骑着青龙、真人骑着百合,自渠亭山而来,相会于成都。万众仙神都来迎接道君的到来,突然出现一座道观,高一丈多。老君在观中正坐,再次传授真人道要,阐述“正一盟威”的要旨,讲述《北斗延生经》。在正月十五上元节,再次在成都相会,演说《南斗经》及其他经书。真人听完之后,老君已经离去,道观也随之消失了。
    真人往鹿堂治(二十四治之一),召来四镇太岁、五岳四渎、社禝神祗,众仙齐聚。这时,山前出现一棵石笋,有一丈多高,真人举起石笋,与众神盟誓:“太上有令,让我等在此发誓,今后必当尊崇正道,好生恶杀,佐国安民。如果有不遵守着,我定会派遣万神诛杀它!”说完,将石笋抛在了山下,立在此治的旁边。然后,与众仙拟定三十六靖庐、七十二福地、三百六十名山。划分高低等级,并派真神主管一座山,就好像人间的郡县制度。之后,带领王长、赵升前往云台治,在其西北角修筑神坛,立起丹炉,修炼大丹,丹成后服之,然后沐浴斋戒,顿时有神光照耀整个天空。
    永寿二年丙申日,真人自认为已经功德圆满,便在云台治的西北半崖上,跳进石壁当中,再从崖顶出来,因而崖上多了两个洞。崖半的洞称为“峻仙洞”,崖顶的洞称为“平仙洞”。
    当年九月初九,在巴蜀西部的渠亭山中,太上老君派遣使者,以及五帝随从,持玉册,册封真人为“正一真人”。真人将盟威秘箓等诸多秘箓,以及斩邪二剑、玉册玉印传授给他的大儿子张衡,并告诫他:“此经文总统三五步罡,是正一法之枢要,一定要世世代代独传一子,只能传给我的嫡系子孙。”然后对王长、赵升说:“我在炼丹亭的金盂中,还有一些剩余的丹药,你们二人可以分食之。今天可随我一起飞升。”
    当天快到正午之时,又来两个人,一人朱衣青襟,曳履执版,一人黑帻绡衣,腰佩宝剑,手捧玉函。朱衣使者对真人说:“奉上清老祖之命,邀您到阆苑游玩。”过了一会儿,东北方向出现二十四位仙人,都骑着龙虎、鸾鹤、龟鳞或鱼鸟等坐骑,执节持幢,前后相随,后面有千万侍从跟随。狮子辟邪、天丁甲卒、无鞅骑吏,前来迎接真人,称真人为景阳吏。后面还有一条黑龙,牵着一辆紫色的銮车,车上走下来两名玉女,引真人和他的夫人雍氏登上銮车。侍从们前面引到,后面跟随,仙乐绕梁,真人在云台峰白日飞升,当时为一百二十三岁。
    唐玄宗赞云:
    邈彼炎汉,天图中缺。万汇消残,三灵荡越。
    惟师膺运,神威迅发。躬侍真元,亲传秘诀。
    妖毒云驱,崇山剑裂。大布声教,全清蛊孽。
    一振无为,永光有截。鸾鹤斯迈,丹青是设。
    玉相真仪,传芳不歇。
    又赞云:
    邈矣真仙,孤高峻节。气贯穷冥,玄元示诀。
    落落神仪,亭亭皓月。诛邪斩精,魅驱鬼彻。
    汉代盟威,流传不绝。
    肃宗赞云:
    德自清虚,圣教之实。或隐或见,是朴是质。
    静处琼堂,焚香玉室。道心不二,是为正一。
    宋徽宗进封真君玉册文:
    “维大观二年,岁次戊子十月丁丑朔十有六日壬辰,皇帝御名,谨再拜言曰:惟道无方,待人而成。若昔至真,以道兴世,功被万物,则为神明主务,称其休夫?何敢不崇!恭惟,汉天师正一真人,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体妙阐幽,有大利于天下。刘氏之季,厥绩甚茂,遂挟光景,上超人群。秘箓真图,孚系于后,弭除妖孽,摈御不祥,阴隲有民,既久弥著。不有徽称,何以极报,典扬嘉惠?谨遣朝奉大夫知信州军州事刘晏,上尊号‘正一静应真君’。大道藏于幽,显于明;功施于远,著于近。匪我能然,惟常弗息,则能尚鉴。观兹以衍其余佑,相我邦家,延及我民,懋昭无疆之休,俾嗣于永世。”
    理宗嘉熙三年封“正一静应显佑真君”。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