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家百科 >

道教威仪概述


    道教继承了中华民族先民们的祭神、祈禳、祷祝等仪式,加以规范化作为宗教活动的定型模式,形成为道教仪范。道教仪范由于历代大师们的演教所需,历代都有不同的增、改。从现存《明正统道藏》可以看出道教仪范的“戒律”、“威仪”、“章表”这三大类的庞大著述。一部《灵宝领教济度金书》,就有八十一种,二百四十六卷之多。 道教对仪范的兴起,是随道教道的创始而来的,张道陵在教民中实行的“三官首书”和 《正一法文》中所说的受护身符及三戒、伍戒、八戒、受录等。就是道教最初的入教仪式和祷祝仪式。戒律是道教徒的行为守则,奉戒专一,可制止“恶心邪欲”和“乖言戾行”,为证道之阶梯。所以道教对“戒律”是非常重视的。从律坛传戒的《戒经》中很可以清楚地看出“戒”的重要作用。 祖天师创教时的《正一法文》要求道民们要遵行三戒、五戒和八戒,并说这些戒都是老君所传。“三戒”是皈身戒,皈身于“太上无极大道”;皈神戒,信仰“三十六部尊经”皈命戒,服从“玄中大法师”。这“三戒”即我们早晚功课经后的“三皈依”。也就是王常月祖师在《初真戒》中说的:皈身之后,可以“永脱轮回”,即道宝;皈神之后,可以“得闻正法”,即经宝;皈命之后,可以“不落邪见”,即师宝。“五戒”是:一不得杀生;二不得荤酒;三不得妄言绮语,口是心非;四不得偷盗;五不得淫邪。简单说,即杀、盗、淫、妄、酒。《初真戒》说:“凡能持此五戒,精进无虞者,益算延龄,天神护佑,永脱五刑之苦,世世不失人身”。我们道教把这五戒称作“积功归根”五戒。"八戒",据《云及七签》卷四十陆修静《受持八戒》说在五戒之外加上;六不得杂卧高广大床;七不得普习香油,所为华饰;八不得耽着歌舞,以作倡伎。以上这些戒条是早期道教对教徒实行的戒法,到了东晋葛洪时代道教关于讲“戒律”的书已出现了相当多的著述。《抱朴子》中说:郑隐曾收藏有“道家训戒书近百卷”。  道教在传授戒律方面很庄重的。道教全真派龙门祖师邱长春开创了全真传戒制度,传戒律坛定传戒秩序为:初真戒、中极戒、天仙戒,称为“三坛大戒”。“戒坛”中讲“戒”的书称为《戒经》。传戒仪式是演礼和方丈说戒,是非常庄严隆重的宗教仪范。全真十方丛林的“清规”就是为范围众遵守戒律的“法律”条文。道教最基本的是行持“五戒”,另有十戒,三百大戒,千二百戒等众多戒条。 早期道教和以后的天师道教有“授录”教法,第四代天师张盛从汉中迁回龙虎山后首先建“传录坛”。北魏寇谦之创北天师道,把授录仪式搞得更为隆重、规范。“录”在早期道教是一种“注册薄籍”,是道籍登记薄。一但“授录”即可受到神的保佑,因为一个人受了道录,就在天神那里挂上了号,神就要负保佑的责任了。这样的意义,和近代道教徒“冠巾”、“受戒”差不多。《冠巾科》序言中说:道士不冠巾,三官大帝那里没有名字,冠过巾就在天曹挂上了号,就不属阎王管了。道士受过三坛大戒更是名标三元都会府,九玄七祖皆得度了,即就是受戒不守戒,或堕落成坏人,也只有三官大帝来“算帐”,阎王是管不了的。我们存亡用的宝录符,是一种荐亡生方超度亡灵离却狱苦趣凭证,亡灵持此“录”就是证明他得到“经功浩力”的救拔,持此去超生了。现在正一派还实行着“授录”制,不过在意义上只起个“道阶”的作用而已。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