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在西方:典籍翻译与中华文化“走出去”(5)
http://www.newdu.com 2024/11/30 11:11:24 凤凰网综合 冯俊 参加讨论
四 结语 “历史上任何一个大国的崛起,首先是对自己文化的自信、自觉,历史上从来没有那种将自己的文化建立在对异国文化的迷恋上的大国。”[39]典籍中内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对中国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对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离骚》百余年的英译历史并非一个独立个案,它折射出中国典籍文化走出去的基本历史轨迹和特点。不论是西方汉学家也好,抑或旅外华裔学者、国内学者,其重要条件就是对典籍本身有深入研究和了解,并且学贯中西,文学素养一流。翻译策略上,“归化”或“异化”在不同历史时期,或不同译者有所偏重。最能经受时间考验的还是能传达典籍本身浓郁的中国特色,展示文化的厚重性,兼顾其可读性的译本。典籍翻译不仅是经典的传承和传播,也是经典的“改写”,不同译者在不同历史时期,因自身的诗学观和时代意识形态不同,使得典籍译本呈现出不同的意义阐释,这既是中国典籍作为经典文学作品的丰富内涵和容量使然,也是文化交流碰撞相融的必然。 纵观整个《离骚》翻译对外传播过程,英译《离骚》的国外主要发行渠道是学术性出版社。西方英译《离骚》早期的发行刊物《中国评论》颇具学术自觉性和权威性,有强烈的“精英学术”烙印。后期的哥伦比亚出版社、企鹅出版社、诺顿出版社都是西方学界和文化界举足轻重的发行渠道。而且,这三大出版社的文学选集本身就是美国和西方各主流大学的东亚系中国文学教材和研究性资料,对《离骚》的推广和传播一直发挥积极作用。历史经验表明,相关国外主流出版社的传播影响力和传播效果要高于国内相关出版社。那么,与国外一流出版社合作将是不错的选择,这并不是丧失主动权,而是全球化时代的一种共赢。我们可以积极寻求与在西方声誉强,且有中国典籍作品出版经验的出版社合作。同时介入灵活多样的市场机制,组织国内典籍研究专家与西方汉学家合作共译,打造一批能凸显中国传统文化厚重思想,又能迎合境外读者的阅读心理的典籍翻译精品。 有学者指出,“传播不只是通过书本而传输‘精英化’思想,要让中国文化典籍走出少数社会精英的圈子”[40]。在当今“互联网+”的传媒时代,新媒体的参与将会为中国典籍文化的境外传播注入新鲜血液。当代美国学者马思清利用互联网传播的便利,建立“《离骚》翻译网站”,将中国历代《离骚》注释用英文在网站发布传播,并且将英文翻译以论坛讨论的形式鼓励网民参与。这只是一个开始,国内的一些文化交流网站在中西文化高层次交流上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如凤凰国学网近几年关注典籍中西交流与传播,组织国内学者如乐黛云等探讨典籍的时代性和世界性等。可以展望,中西学者和文化门户网站能在“互联网+”平台上共同谱写更广阔的传播交流前景。 作者简介:冯俊(1981- )女,湖南益阳人,比较文学在读博士,湖南大学讲师。2012年-2013年获美国富布赖特奖学金,主持教育部青年课题“西方英译《离骚》研究“(201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基金课题“英美文学选修课与思辨能力提高”(2011),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大学体验英语任务型教学实证研究”(2007)。发表《<离骚>英译史视阈下的宇文所安译文初探>等多篇论文。现致力于西方英译《离骚》研究和《离骚》问题研究在西方,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典籍英译。 来源:微信公众号“国际汉学研究与数据库建设”,本文原载《南京社会科学》2017年第7期,原标题《典籍翻译与中华文化“走出去”——以《离骚》英译为例》,凤凰国学经作者授权发布,略有删节。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