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经典导读 > 经典新知 >

以史为鉴丨申生之死 唯父母之命是从就是孝吗?


    文/林觉
    “孝顺”已经成了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常用词,今日,我们对儒家所讲的“孝”容易存在这样一种误解:孝就是对父母之命百依百顺。但古人是否会认同这个理解呢?
    
    “孝顺”已成了常用词(资料图 图源网络)
    我们先来看一个发生在春秋时期的故事。春秋时的晋国有一位国君叫晋献公,他在攻打骊戎时,获得了骊戎所献的一名美人,名唤骊姬。晋献公对此女宠爱非常,数年后,将骊姬立为夫人。
    
    骊戎献骊姬(资料图 图源网络)
    当时晋国的世子是申生,颇有贤名,其母齐姜早亡。骊姬生下公子奚齐后,意图铲除申生,立自己的儿子为世子。于是,她暗中指使晋献公的亲信进谗言,令其疏远申生。晋献公二十一年,骊姬制造机会,暗中在世子申生献给晋献公的胙肉中下毒,并使晋献公察觉,嫁祸于申生。
    申生闻讯,于惊恐中逃回自己的封地,而盛怒之下的晋献公,对儿子申生起了杀心。
    根据《礼记·檀弓》记载,当时,申生的弟弟重耳劝说他道:“你为何不向父亲说出实情,为自己辩白呢?”申生答道:“不可。父亲宠爱骊姬,倘若我说出了实情,便是伤了他的心啊。”
    重耳又进言道:“那你为什么不出逃到别国去呢?”申生回答说:“这样也不行。父亲说我想弑君,试问天下谁没有父亲?哪会有一个国家肯接纳像我这样背着弑父罪名的人啊!”
    最终,申生在极度的绝望与悲凉之中,自尽于封地。
    
    孝不是过分顺从(资料图 图源网络)
    这无疑是一场令人唏嘘的悲剧,始作俑者当然是居心叵测的骊姬和猜忌多疑的晋献公,但世子申生的做法是不是就无可指责呢?《礼记·檀弓》载,申生因为太过顺从父亲而自尽,而获得了“恭世子”的谥号。
    对“恭”这一谥号当作何理解?《谥法》曰:“敬顺事上曰恭。”东汉著名的经注家郑玄解释道:“言行如此,可以为恭,于孝则未之有。”也就是说,申生顺从父亲意志而自尽的行为只能称得上“恭”,而全然称不上是“孝”。
    在这种情况下,申生应当如何做才能算得上是“孝”?宋儒陈浩认为,申生应该先婉言向父母进谏,陈说是非,若父母不从,便竭力相劝,若再不从,则号哭以规劝,若仍然没有办法扭转父母之意,乃至于将要被杀,就应该逃离。
    
    孝是对父母负责(资料图 图源网络)
    那么,申生的做法为什么称不上是“孝”呢?唐代的孔颖达解道:“父不义也,孝子不陷亲于不义,而申生不能自理,遂陷父有杀子之恶。虽心存孝,而于理终非,故不曰孝,但谥为恭,以其顺于父事而已。”
    也就是说,“孝”的一个基本衡量标准是不使父母陷于不义的境地,这意味着,孝子要在父母陷于不义之前察觉出可能的危险,及时劝谏提醒,不使父母最终犯下恶事。
    表面看来,申生的自尽是顺从了父亲的意愿,但实际上,却是使自己的父亲从此背上了杀无辜之子的罪名,虽然他的用心是出于孝,但做法则是全然曲解了“孝”。儒家并没有预设父母是不会犯错的,正因为父母随时可能会犯错,因此,“孝”就不是无条件的顺从父母,而是在明辨是非的前提下,适时地对父母提出劝谏,成就父母之美名,而不使父母陷入不义。
    在这个意义上,“孝”真正要求我们的,不是对父母的顺从,而是对父母的负责。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