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经典导读 > 经典新知 >

读经明义丨《春秋》:救文以质 追古贵信


    文/朱偲
    “名之立,弊之伏也。”一朝有一朝之弊,一代也有一代的救弊之方。夏代尚忠,其流弊是后来民众流于粗野;商朝救之以敬,其流弊是民众过于迷信鬼神;继起的周朝救之以文,其流弊是人礼仪多流于形式,人也趋于轻浮虚伪,这就是所谓周衰文弊。
    
    名之立,弊之伏也(资料图 图源网络)
    周衰文弊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在当时国际关系等活动中缺乏诚信。春秋中期,在晋楚两大强国夹缝中的郑、宋、鲁、卫、曹等国,往往是晋强则从晋,楚强则从楚,尽管结盟的仪式很隆重,猪、牛、羊等牺牲也很齐备,莅临诸侯也表现出信誓旦旦的样子,但往往口血未干,就背叛盟约。换言之,在尔虞我诈之中,礼仪已经丧失了诚信的内容而徒具华丽的形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孔子才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有鉴于此,孔子在《春秋》一书中编纂中,试图“救文以质”,通过重新提倡诚信的美德,以改变这种糟糕的时代状况。在《春秋》多个地方,孔子表现出了“追古贵信”的趋向。
    
    追古贵信(资料图 图源网络)
    例如,鲁桓公三年,经文中有“齐侯、卫侯胥命于蒲”的记载,所谓“胥命”,按照杜预的解释是“诸侯相见,约言而不歃血”。也就是说,在这一年的夏天,齐侯和卫侯在蒲地相见并达成了口头约定,而没有采用歃血为盟的形式。《公羊传》认为此事“近正”,因为“古者不盟,结言而退”。就是荀子所说的“《春秋》善胥命”。
    曹刿论战的故事大家可能都耳熟能详,另外一个著名的事情也与曹刿有关,即曹刿要盟(强迫签订盟约)。鲁庄公十三年,鲁国在与齐国战争中失败,鲁侯被迫与齐桓公在柯地会盟。在盟会上,曹刿趁机手持利刃劫持了齐桓公,这时齐相国管仲追问曹刿的意图,曹刿回答:“齐国侵削鲁国的土地,至于城下,鲁国的城坏了会压到齐国的国境。”管仲问曹刿的条件,曹刿请求齐国归还汶阳之田,齐桓公答应了。随后曹刿请求缔结盟约,桓公与之签订盟约。于是曹刿弃剑而去,这时齐桓公近臣请求背叛盟约,讨伐曹刿,但遭到管仲反对,其理由是:“要盟可负,而君不负;曹刿可仇,而君不仇,著信天下矣。”于是桓公信守了盟约。
    
    曹刿要盟(资料图 图源网络)
    后来事情的发展没有出乎管仲的意料,柯之盟不但没有折损齐桓公的威名,反倒成为其成就霸业的重要转折点。在此之前齐桓公多次纠集诸侯,但很少得到积极回应,这次之后,天下诸侯看到齐桓公重视信用胜于土地,以至于连要盟都遵守,都纷纷来跟桓公盟会。一年之后,齐桓公霸业初成,这就是后来史家所谓“桓公之信著乎天下,自柯之盟始焉”。
    不单单是齐桓公,春秋时期第二个霸主晋文公非常注重诚信。晋文公起兵伐原地,约定七天还朝。七天后没有攻下,这时有人劝说晋文公:原地马上就要被攻克,请求稍待些时间,但被晋文公回绝,他说:“信国之宝也,得原失宝,吾不为也。”显然,晋文公也认为诚信比土地城池更加重要。最终,晋文公不仅收服了原地人心,而且以诚信的品德教育了晋国的人民,为城濮之战击败楚国奠定了人和基础。
    
    道(资料图 图源网络)
    诚信不仅赋予政治家以强大的感召力,是政治家治国理政的重要资源。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一美德同样不可或缺。诚信也有助于我们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并赋予我们一种迷人的人格魅力。古人说,“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在与人交往中,我们也应以诚信为本,这是《春秋》这一大义对今天的一个重要启迪。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