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丹道养生 >

道医养生笔记丨春分:赤道金阳直射面 白天黑夜两均分


    文/李博成
    春分对于北半球来讲,意味着春天真正的到来,从平均气温和雨水来看也达到了气候学所定义的春季标准。
    
    孔子作《春秋》是中国人首次将“春秋”这一时序当作时空与历史。(资料图)
    春分又被古人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与“至日”所不同的是“分日”体现出的是“平均主义”。“分者半也”,此时不仅是白昼时间平分的节点,还是自立春至立夏的春季三个月中平分春季的时间节点。
    “万物之聚散皆在《春秋》”,孔子作《春秋》是中国人首次将“春秋”这一时序当作时空与历史。而孔子所开创的这一写史传统也被后世称为“春秋笔法”,将人类的历史行迹与时空大道相关联,并且还原到时间、空间的形式。所以,如伊朗、土耳其、阿富汗等国家都将春分这一天定为新年的起始。
    
    燕子每年春分前后飞回北方安居乐业、生儿育女。(资料图)
    一年之计在于春,作为“平分春色”的重要时间节点,从周代开始国家就要在春分这天到日坛举行祭祀太阳的大祭。直到清朝亦是如此,《帝京岁时纪胜》中说:“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除了祭日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皇家活动就是迎接玄鸟。“是月也,玄鸟至。至之日,以大牢祀高禖,天子亲往。”玄鸟又称为元鸟,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燕子。古人如此重视燕子的北归,可以从侧面看出先民们对春分的重视。上古时代可以用来记忆时间的工具、手段十分匮乏,人们常用眼前最经常、最深刻的事物为依据来划分时间。所以在中国大陆地区,古人观察到季节性迁徙的鸟类是可以表征季节的。而燕子最具代表性,可以敏锐地感应季节变化,每年秋分前后飞往温暖的南方;春分前后飞回北方安居乐业、生儿育女。
    南燕北归的季节也正是岸柳青青、草长莺飞的时候,小麦拔节、油菜花香,“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不过春分时节的气温急升骤降,还常伴有春雷和春风,尤其是那春风,时而和煦、时而奔狂、时而又似润肤的雨露、时而又似“二月的剪刀”。
    
    “正月二月,天气始方,地气始发,人气在肝。”(资料图)
    中医学认为,“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春季万物复苏,草木繁荣茂盛。所以,“春”按照五行特性是属于“木”。这里的“木”并不是木头的意思,而是指有生命的树木所具有的生长、柔和、能屈能伸的特性。肝是与春气相通应的,《素问·诊要经终论》说:“正月二月,天气始方,地气始发,人气在肝。”而这里的“肝”也并不是简单的解剖学意义上的肝,而是指“肝脏系统”所具有的生长、升发、条达的性质或作用,是对肝脏功能的高度概括。
    肝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主疏泄和主藏血两个方面。主疏泄体现在促进运行输布精血津液、升降脾胃之气、分泌排泄胆汁和舒畅情志等方面;主藏血是指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功能。肝,其用属阳,其体属阴,一阴一阳相辅相成,维持着肝的正常生理功能。从脉象来看,在春季出现“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的弦脉是正常脉象。如果脉气来时实而且弦,属于疏泄太过,主病在外,会使人善忘、神不守舍,发生目眩冒闷头痛。可以吃一些酸涩收敛的药食同源之品,如莲子、话梅等。而脉气来时不实而且微弱,则为不及,主病在内,会使胸部作痛,牵引背部,向下两胁胀满。这时就需要多吃一些辛温芳香、补益肝血的药物或食物,如柴胡、川芎、当归、红花等。
    
    “女子以肝为先天”(资料图)
    根据女性的生理特点,更是有“女子以肝为先天”的说法。所以女性更容易出现肝气欠和,血虚阴亏,头晕目眩,心悸胁痛等肝血不足的症状。如果症状较轻,可以自服能够养血益阴、和肝理气的和肝代茶饮。取香附6克、麦冬9克、白芍9克、归身9克,水煎代茶。本方滋阴养血、柔肝敛肝,佐以香附还能疏肝行气,不致太过滋腻。
    春季是推陈出新的时令,保持万物生机,应该入夜即睡、早些起身,衣服穿一些宽松不束缚的,使形体舒缓。外出踏青或在院中漫步,使精神愉悦,开畅胸怀,这些都是养肝的好方法。
    (编辑:如风)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李博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