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丹道养生 >

道教建筑形制之牌匾:云外之境 点睛之笔


    文/止水
    我们游历道教宫观时,常会驻足于宫观门口,对殿前的牌匾仔细品读一番。牌匾,又称匾额,是道教建筑的点睛之处。本文从“匾”、“额”的造字结构出发,结合武当山紫霄殿外的三块匾额以及其所代表的道学意义,来看道教建筑中的匾额文化。
    点睛之处
    
    匾(资料图 图源网络)
    扁,是匾的本字。扁的金文,右边是一个“户”,右边是一个“册”。《说文解字》解释为:“扁,署也。从户册。户册者,署门户之文也。”扁,用于记录门户。篆文中,“户”字的结构较为明显。中国很早就确立了自己的户籍制度,战国时期的户籍统计的基本单位为“户”。历史上,刘邦攻克咸阳后,萧何入秦宫将御史府所藏的包括户籍资料、律令、图书等做好管理,为后期汉朝的管理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的卢马(资料图 图源网络)
    额,在“頟”字外加了一个“宀”,表示房屋。《说文解字》将此字解释为:“顙也”。颡,左边是一个“桑”,表示桑树。右边是“页”,甲骨文里表示人的头。古代桑树的高度多是一个人的高度,便于采摘。所以颡,就是现代人的额头。《易·说卦》中写有:“震,其于马也为善鸣,为馵足,为作足,为的颡。”孔颖达疏:“白额为的颡。”的颡,也就是白额之马。我们都知道刘备有一匹马叫“的卢”,额头上有一个白色的记号,也与这个说法有莫大的关联。
    所以,匾额是在道教建筑的显著位置表现其建筑特色,传达某种特殊文化意义的标志,是建筑的眼睛。
    云外清都
    
    紫霄殿外(资料图 图源网络)
    武当山紫霄殿外,有三幅匾额。分别为“始判六天”、“云外清都”、“协赞中天”。我们先说说居中的“云外清都”。云外,自然是说紫霄殿位仙境。笔者在《道教文化中的“紫霄”》曾引《抱朴子·内篇》的“夫得仙者,或升太清,或翔紫霄”,来说明紫霄宫是仙人之境,其中的大殿紫霄殿自然是云外之境。
    
    列子(资料图 图源网络)
    所谓的清都,是天帝的居所。《列子·周穆王》,将“清都”、“紫微“、“钧天”、“广乐”列为“帝之所居”。《道藏》所录高守元的《冲虚至德真经四解》中也引用了这个说法:“清都,紫微,天帝之所居也。传纪云:秦穆公疾不知人,既寤,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钧天广乐九奏万舞,不类三代之乐。”这一用法,文人多以此来比拟仙境,寄托自己的慕道之情,其中以李白与苏东坡最为典型。李白在《汉东紫阳先生碑铭》中写道:“始八岁经仙城山……有清都紫微之遐想。”而苏东坡在其《隆祐宫设庆宫醮青词》写道:“伏以长乐告成,光动紫宫之像;清都下照,诚通绛阙之仙。”
    始判六天
    
    始判六天(资料图 图源网络)
    王宗昱先生在《道教的六天说》一文中对此作了详尽的阐释,文中涉及道教的“六天”观点包括:六天之治的批判、正一道的“除六天玉文三天正法”、六天鬼神等,其文中指出:“六天之治将三皇五帝、败军死将的鬼魂奉为神明,则六天世界宜乎称为地狱世界。既成地狱,也同样有其考校并拘禁罪人之功能。这或许就是六天与三官并称为地狱的原因。也正是由于这种功能,使本来处于受批判地位的六天鬼神被道教容纳进自己的神灵系统。”六天,为地狱。“始判六天”指出了道教的教义。
    
    《云笈七签》(资料图 图源网络)
    笔者翻阅《云笈七签》,其中有《释<除六天玉文三天正法>》一文写道:“除者,罢也。六天者,赤虚天、泰玄都天、清皓天、泰玄天、泰玄仓天、泰清天。此六天起自黄帝以来,民人互兴杀……三天者,清微天、禹馀天、大赤天是也。”这里提出了对六天批判,并提出了“三天”的概念,即“清微天、禹馀天、大赤天”。
    协赞中天
    
    协赞中天(资料图 图源网络)
    协,就是协助、辅助的意思。赞,也表支持、支助。我们重点来看看“中天”。紫霄殿内供奉为“玄天上帝”,即真武大帝,位列北极四圣,属中天北极紫微大帝直隶。所以这个“中天”,即指代“紫薇大帝”。这四个字很好理解,即真武辅助、协助紫薇大帝。
    
    三垣二十八宿(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中天”的意思,与古代天文学中的“三垣”密不可分,即上垣太微垣、中垣之紫微垣、下垣之天市垣。垣,本义是指墙,在天文学中指代一个区域,因为各垣都有东、西两藩的星左右环列,形状与墙垣类似。紫薇垣,是三垣的中垣,是星空中北区的中央。
    武当山道教建筑群是宝贵世界文化物质遗产,很好地保留了古代建筑的精华。每一处的牌匾,都有其特殊的内涵,本文不能一一道尽。去武当山游玩的朋友,可以特别留意这些道教建筑的牌匾,都是有出处,有内涵,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止水,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