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校园国学 > 格物致知 >

乘龙升仙:汉墓中的精神世界(4)


    此种葬制出现的主要原因是高级贵族的墓圹深达十米甚至几十米,棺椁宽大厚重,随葬品丰富。若为后死者入葬而二次掘开,其密封、随葬品、甚至墓主尸体等将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操作起来极其不易。所以采取“不同穴,但同茔”的葬制是最明智的做法。这正是六安双墩墓的由来。
    
    生死总相随
    汉景帝阳陵中出土的人俑造型精致,神态逼真。汉墓中陪葬人俑种类繁多,除兵马俑和侍俑外,还有舞乐杂技俑、说唱俑等,在墓主人的身后世界提供各种服务。不过,到了西汉中期以后,各种横穴式、砖室和石室墓广为兴行,墓室本身代替了木椁的作用,内部葬具只有棺而无椁。正是横穴式墓室的构建和流行,使墓室与墓门与地面建筑十分接近,关闭与开合更加方便,墓室的空间得以拓展,致使夫妇同穴合葬成为可能,并较异穴合葬更加经济和方便。这个时候,除帝陵以外,无论是平民还是王侯贵族,多数采取夫妇同穴合葬,此类形式一直延续至清朝末年,对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考古调查表明,六安双墩周围有许多古墓葬,在23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36座大小不一的封土堆,其中以双墩为中心约6平方公里内,有4处形状相同高大的并列双墩墓,当地群众称“八大墩”。,当地农民曾经发现过一个车马坑,结构与双墩一号汉墓的车马坑相同,出土过一些车马器,这说明该墓的等级很高。双墩一号汉墓的发掘及墓主身份的确定,表明这四处高大的双冢墓葬极有可能是六安国四代王的陵墓,这一区域的古墓葬应属于西汉六安国的王陵区,这无疑将为研究汉代墓葬形制提供了新的线索和研究方向。
    
    祖灵有所依
    四川雅安高颐墓前阙和神兽。春秋战国以后,墓葬之上开始出现阙、碑等附属物,至东汉中晚期,在墓前筑造祠堂成风。通过在此定期展开祭祀祖先的活动,加强家族血缘纽带,将过去的祖灵、现在的个人、未来的子孙连成一体,是为灵魂不死和永远。这与儒教“孝”的理论一致,也是室墓在汉帝国得以推广和流行的原动力之一。
    一个社会中实行的墓葬制度既可以反映出当时的物质文化水平,也可以反映出这个社会的宗教思想。在普遍讲求宗族关系的中国古代,尤其如此。在漫长的汉朝历史中,六安国只是其中的一个片段,它为我们走进那古老的年代又打开了一扇窗。
    作为中国封建统治史上时间最长的王朝,汉帝国统一后,在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了深远的改革,开创了一个黄金时代,奠定了汉文化的基石。在墓葬的构筑形制方面,也进行了划时代的变革,这种改变是个缓慢的过程,代表了一种集体意识的改变。延用数千年的竖穴椁墓开始衰退,横穴室墓开始流行,宗教信仰和生死观念的变化使人对死后居所有着越来越具体的想象。迄今为止,人们已发现上万座汉墓,这些形态各异的墓葬、丰富的随葬品、繁杂的祭祀寝殿、生动的画像砖,令今人得以窥见那个变革年代中汉人对身后世界的构想与信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