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校园国学 > 格物致知 >

阴间与阳间——墓葬与建筑


    文/齐东方(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墓葬体现着死者的理想追求和生者的人道情怀。古人认为丧葬可以达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也”,故“事死如事生”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对于死者的去向,汉代曾有“既下新宫,不复故庭”、“永归幽庐”之句,用新宫、幽庐等语言形容人生的归宿,表明墓葬要展现阴间与阳间无法割舍的关联。
    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已经有用棺椁作为葬具,商周时代棺椁实行多重制度,每重棺椁赋予了特殊的功能,并一直延续到西汉。棺椁一般是用木质材料加工,既耗大量木材又容易腐朽,大约从西汉中期开始,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开始建造砖室墓。这一变化不仅是建筑材料的更替,也是人们思想观念、丧葬行为的改变。到了东汉,砖结构墓已成为墓葬的主流,同时石材使用也比较普遍,如画像石墓,有的墓葬还在地上建筑祠堂等。
    “椁墓”时代的西汉马王堆一号墓(图1),对椁室进行了分割,每个空间放置的物品不同,至少是在借鉴建筑中的格局。如果说“椁墓”时代的墓葬与建筑的关系还很模糊,“室墓”出现后,模拟建筑的情景便清楚了。
    
    1 马王堆一号墓棺椁
    “室墓”可以是挖土洞,也可以用砖石建造,还可以依山开凿。“室墓”经常有多个墓室,尽管形状多变,但都是模拟或象征现实中的建筑。河北保定的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图2),是规模宏大的墓葬,全长约52m,最宽处约38m,最高处约7m,由墓道、车马房(南耳室)、库房(北耳室)、前堂和后室组成,宽宏富丽,举世罕见。
    
    2 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
    墓葬内部布局完全模仿宫殿,前堂是一个修在岩洞里的瓦顶木结构建筑,象征墓主人生前宴饮作乐的大厅。后室又分石门、门道、主室和侧室。主室为内寝,由汉白玉石铺成棺床,上置棺椁。主室南侧的小侧室象征盥洗室。墓道先用石块填满,然后在墓道外口砌两道土坯墙,其间浇灌铁水加以严封。整个墓葬有完整的排水系统。
    刘胜墓是凿山而成,山洞内分成不同的墓室,再加盖木构建筑。徐州驮蓝山西汉楚王墓(图3),仿地上建筑的情况更为清晰,共13间墓室,均坐北朝南,由耳室、前堂、后殿、侧室、浴室及厕间组成。石壁已经雕凿平整,并以澄泥遍涂3—5层,再以红色平敷,进行了精细的室内装修。还有完备的排水设备。最大一间为前堂,高3m,长约9.5m,宽3.7m。各个墓室的顶部有四角攒尖顶、平顶、盝顶、两面坡顶等,汉代几乎所有的房顶样式在这里都可见到。
    
    3 江苏徐州驮篮山M1西汉楚王墓
    徐州北洞山西汉楚王墓(图4),也是依山开凿,由墓道、甬道、主体墓室、附属墓室等部分组成,计有墓室19间、小龛7间和走廊1条。墓道口至后室全长77m,墓室内面积430㎡。主墓室顶分别凿成平顶、两面坡顶、四面坡顶。附属墓室在墓道东侧,以块石垒砌,室顶以条石搭建成两面坡式,上覆封土。附属墓室分4进11间,有乐舞厅、仓厨、庭院、水井、柴房、厕所等。这是一组按贵族生活场景建造的大型建筑群。
    
    4 江苏徐州北洞山西汉楚王墓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