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校园国学 > 格物致知 >

干活全靠临时工? 古代编外公务员的前世今生


    文/乌衣
    官吏,这两个字所有读到的人其实并不陌生,然而,对于官和吏我们多将其混同。其实在先秦文献当中,吏这一身份已经多次出现,如《左传》中有“王使委于三吏”的记载。当然此时的吏其实指代的是位高权重者,指的是鲁国三家公卿。稍晚一些,吏被视作治理者,如《管子•朋法》中说:“吏者,民之所悬命也。”意思便是,百姓民众的命运生活皆系于吏的身上。到了汉代许慎做《说文解字》时,更是下了定论“吏,治人者也”。这足见秦汉之前吏就有重要地位了。
    
    古代官吏
    即使如此,我们印象当中吏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角色,谈不上有多大的作为与权力。但当我们细细探究下去,我们对于整个吏的群体有了一种不同的看法。在秦朝讲究军功,以军功得职务爵位。如果没有军功往往意味着不能获得高位,所以早先祖上是掌握一定文化知识,但是又缺乏军功的士阶层逐步转化出了吏这一职业,负责辅助正职官员完成行政工作,例如撰写公文等等。因其工作大部分时候与公文,案牍有关,而秦汉时期的公文是用刀笔在竹简上撰写,故而,吏也被称为刀笔吏。
    汉初相国萧何就是出身刀笔吏。《史记》:“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以文无害为沛主吏掾。”所谓主吏掾就是当地负责公文工作的刀笔吏总负责人。我们往往说“汉承秦制”,也就是汉代的大部分制度是直接承袭秦代的制度。事实上,汉帝国建立之前,楚汉相争,战火破坏的不仅仅是阿房宫,破坏的还有秦朝的整套政府行政体系。萧何能够在汉高祖刘邦建国后能迅速的重新复刻出完整秦朝的组织制度,这与其早年长期在政府当中以吏的身份接触公文、制度有关。
    
    汉相萧何
    而萧何之后班超早年也以抄书,撰写公文为生。后觉不能一偿大志,遂投笔从戎,再通西域,留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之嘉话。东汉明帝刘庄更是称赞他“吏如班超,何故不遣而更选乎?”于今想来,颇有仗义尽多屠狗辈的意境。
    之后的魏晋则基本继承了秦汉的吏制。在五胡乱华时期,则因为整个文化受到草原民族的冲击,吏制几乎没有完善发展。一直到了隋唐重新大一统,吏才有了新状态。隋唐的官制复杂,有品(相当于现在的行政级别)、职(具体工作岗位)、爵(爵位,可以世袭)、勋(一般不世袭)。在正经的公务员编制之外,设置了“流外”(意思就是不是正经编制)九等。基本上隋唐主要的行政工作都由吏来负责,主官更多的从宏观上把握。王永兴先生《唐代勾验制度研究》一书中指出官吏之间出现明确到阶层划分。但在这一时期胥吏还可以通过迁徙达到从吏向官的转变。
    在唐代国家制度当中,吏可以通过“考功”(考核)晋升为录事(在编制内的公务员,但是没有品)再晋升为主簿(比录事高一层,可以说是当时的国家最低领导人)。但在隋唐时期,吏的低起点也决定了吏转为官升迁缓慢。对于胥吏来说,不能追求更高权力,就开始转而追求财富。尽管吏对于整个体制来说,是底层,但是对于社会一般百姓来说,却是比天子更大的人。因为帝王不会直接影响到平民百姓的生活,但胥吏可以。正是借着履行公职当中的便利,胥吏敲诈勒索,无所不用其极。这也是民谚当中:“抄家县令,破门胥吏”这句话的来源。
    《石壕吏》是杜甫著名的“三吏三别”之一,表现了胥吏夜里捉人上前线服劳役的状况,以诗歌的表现形式体现了破门的令吏。
    
    《石壕吏》
    基于这种状况,老吏们的子嗣如果不能考取科举,也会子从父业,继承父辈留下的专业行政知识,成为新的吏员。这种血缘传承的职务使得地方豪强犹如土皇帝一般。清代甚至有人评论说“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