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传统文学 >

古代夫妻恩情深:文人儒士与妻做“闺蜜”


    
    归庄像
    这个题目涉及了古代中国士大夫生活中较为诗意的方面。归庄有诗曰:“古风妻似友,佳话母为师。”(《兄子》)据邑志,归庄书门联云:“一身寄安乐之窝,妻太聪明夫太怪;四境接幽冥之宅,人何寥落鬼何多!”(《归庄门符》)不但可感其本人的诙谐,其夫妇相处中的谐趣亦可想。
    “五伦”中“友”之一伦,最平易亲切,虽不便拟之于近代意义上的“平等”,却有“平等”的意味,在传统社会等差格局中较为特殊。有所谓“友于兄弟”、“兄友弟恭”,有“亦师亦友”,也有以夫妇而兼朋友。黄宗羲说臣之于君,若“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明夷待访录·原臣》)。以上表述中,“友”均提示了社会、政治生活的和谐面,隐含了古代中国人对于人与人关系的美好体验与憧憬。明人、明清间人,以妻为友——至少作类似表述——者,不乏其人。茅坤说其妇“畅名理、解文义,当与古之辛宪英、徐淑略相似”;还说“予所共结发而床第者四十五年,未尝不师且友之”(《敕赠亡室姚孺人墓志铭》。按西晋辛宪英,明于识断;东汉徐淑,能诗)——非但“友”之,且“师”之。叶绍袁在写给其亡妇的祭文中说:“我之与君,伦则夫妇,契兼朋友”(《百日祭亡室沈安人文》)。该篇中的叶氏与其妇,“或以失意之眉对蹙,或以快心之语相诙;或与君(按即其妇)庄言之,可金可石;或与君谑言之,亦絃亦歌……”(同上)钱谦益记某书生“合卺之夕,犹张灯夜读,夫妇相庄,师弟子如也”(《和州鲁氏先茔神道碑铭》)。其《列朝诗集》说韩邦靖夫妇“诗文倡和,如良友焉”(《韩安人屈氏》)。妾亦不妨“似友”。冒襄《亡妾董小宛哀辞(并序)》说董姬“非余爱妾,乃余之静友也”;更说董虽“流离患难疾病死生”而“不渝其志”,则其又“非仅余之静友,实余之鲍叔、锺期也”。《板桥杂记》记卞敏(卞赛妹)“归申进士维久。维久宰相孙,性豪举,好宾客,诗文名海内,海内贤豪多与之游。得敏,益自喜,为闺中良友。”该书上海古籍版李金堂校注,说“闺中良友”只是余怀的说法,据吴梅村《画兰图》及注,卞敏归维久“不得志”。这类误传误信想必还有。
    
    孙奇逢像
    “妻似友”既是“古风”,也就非为文人所专。其时的大儒,也有以其妇为友者。孙奇逢祭其妻,说:“尔虽吾妻也,实吾友也。”(《祭亡妻槐氏文》)刘宗周为将来与夫人合葬预撰墓誌,说当其妇死,自己哭之曰:“失吾良友!”(《刘子暨配诰封淑人孝庄章氏合葬预誌》)在人们的想象中面目严冷举止僵硬的刘宗周,亦以其妇为友,可证“似友”确属“古风”,而“古风”通常被认为是美好的。
    同属“似友”,不妨有境界的不同。刘宗周子刘汋编撰的刘氏年谱,说其母“性刚明,举止端重,处闺阁无惰容”,的确与其夫匹配。另一大儒黄道周,其妇也堪称其诤友与同志。黄道周本人博学多能。蔡夫人系黄道周继配,“性贞慧,能诗善书,最工绘事”;“夫人之书,王渔洋(士祯)评之曰:‘能得夫君之法,造次视之,殆不易辨。’”与黄“同以正楷中杂分隶,字画端劲,不类妇人书”,故往往有黄氏书“或出夫人之手者”。“画以写生为主,得五代人遗法,一花一叶,俱极生动。”(傅抱石编译《明末民族艺人传·蔡玉卿(石润)》)黄道周崇祯年间因言获罪时,“夫人写《心经》百卷,以慰夫君”;隆武朝抗清兵败被执,“夫人致书曰:‘到此地步,只有致命遂志一着耳!更毋转念!’”时人拟之于宋代王炎午的生祭文天祥,“洵闺阁中铁汉也”。此蔡夫人虽才华较刘宗周妇远过,但与其夫黄道周的神情何其相似!
    即使如刘宗周妇的不长于诗画,至少也应当与夫子相知,心意相通。唐顺之称道其妇,说“余最迂癖寡合,入门则欢然若得朋,以孺人素能得余心事也。”(《封孺人庄氏墓志铭》)这种知己之感,闺中最为难得。却也仍然以不但同心、共患难,且谐琴瑟,能唱和,更合于理想。理想的文人妇,应当美而慧,禀赋优异,与其夫有同样精致的品味,教养与才智相当。陈维崧《妇人集》谓董小宛“明秀温惠”,与冒襄“雅相称”。“相称”即彼此匹配,方可成“佳耦”。退而求其次,也须略解风雅,否则就难免会煞风景。这种文人妇,通常出自名门。
    高彦颐《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一书,以“伙伴式婚姻”为“社会性别平等的一种有限实践”。该书的作者说,通过“伙伴式婚姻”,她谈的是“有知识的、琴瑟和谐的夫妻组合,他们相互间充满尊重和喜爱”(中译本)。明清之际的文人,往往被由“名士风流”的一面想象。《板桥杂记》等所写,的确也是“传统社会”最旖旎的一片风景。夫妇一伦因其常态而被忽视,“文人妇”似乎不被认为文人生活中的重要角色。高彦颐的该书却给人看到了另一片风景。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