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经典导读 > 经典新知 >

“犹豫”为何是美德?先贤给我们的别样智慧


    文/​​​​​​​​​​​​​​​李悦
    “犹兮若冬涉川 豫兮若畏四邻”,这两句话出自《老子》。从上下文来看,这是一种劝人效仿的话,是一种高度赞扬的话,是一种美德。许多人说,这话和“犹豫”有关。而犹豫,是汉语中的常用词,指拿不定主意,是一种在人的思想里经常发生的现象,没有人会说他从来没有犹豫过。但犹豫何以会成为一种美德呢?老子究竟要劝告我们什么?
    
    《道德经》:犹兮若冬涉川 豫兮若畏四邻(资料图 图源网络)
    这个问题,千百年来,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解释。前几天,2016年的读书节评选出来十本好书,第一本就是任继愈的《老子绎读》。但任继愈在此书中,对这两句话的解释还是隔靴搔痒。
    本文的目的就是要把这两句话解释清楚。让我们先看第一句。
    《说文解字》中查“犹”:“玃属。从犬酋声。一曰陇西谓犬子为猷(犹)。”
    《周易·未济卦》:“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
    狐为犬科,所以《周易》所说的小狐,就是“犬子”,就是老子所说的“犹”。老子说的“冬涉川”,就是《周易·未济卦》所说的“小狐汔济”。《周易》的意思是,小狐保持身体干燥,在冬季安然渡河。怎么渡的?从冰面上走过去的,不然身体不会干燥。这当然是一种本事,一种德行,一种美德,值得赞扬,值得学习。《周易·未济卦》里把这种美德叫做“君子以慎,辨物居方”,这才是老子赞扬“犹”的原因。
    
    老子为什么要特别赞扬小狐的这种美德呢(资料图 图源网络)
    《水经注·卷一》:“《述征记》曰:‘盟津、河津恒浊,方江为狭,比淮济为阔,寒则冰厚数丈。冰始合,车马不敢过,要须狐行。云此物善听,冰下无水声乃过。人见狐行方渡。余案《风俗通》云:‘里语称狐欲渡河,无如尾何?’且狐性多疑,故俗有狐疑之说。”
    上面几篇经典互相佐证,逻辑完整,没有什么疏漏。但老子为什么要特别赞扬小狐的这种美德呢?没有这种美德会有什么危害呢?这就要看看《周易·大过卦·上九》:“过涉灭顶。凶,无咎。”描述了当事者的惨状。
    过涉灭顶,就是过河的时候淹死了,对照“小狐汔济”,当然愚蠢得很。
    有趣的是,《周易·大过卦》是用来描述大人物容易犯的过失,反过来,也描述大人物经常拥有的过人之处,在对比中给大人物以告诫,什么应该做,什么应该避免。为什么小狐可以安然渡河,而大人物却反而容易被淹死呢?那是因为大人物往往有很多资源,觉得自己各方面都不含糊,容易骄傲自满,从而作出力所不及的决定。
    举例来说,当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军西渡大渡河不果,兵败身亡。主要原因是不了解客观情况,又很自负,指挥失当所致。几十年后中国工农红军也不得不强渡大渡河,却一跃而过。这两个截然相反的结果,不能不引起后人认真地思考。二战时希特勒曾横扫欧洲大陆,脑子一膨胀就进攻苏联;日本的山本五十六总觉得自己的航母舰队如何了得,便去偷袭美国的珍珠港……这些人都是在自己最得意的时候走上了下坡路,最终灭亡。犯类似错误的人,千千万万,外国有,中国也有,不胜枚举。这些人都是咎由自取。所以在《周易·大过卦·上九》里,叫做“无咎”。
    
    《周易》写于三千年之前,如何知道后来会发生这样的事?(资料图 图源网络)
    令人惊讶的是,《周易》写于三千年之前,如何知道后来会发生这样的事?这就引出一条哲学原理,叫做历史无往不复,就是说有些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将来还会继续发生。在《圣经》中,这叫做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在《周易》成文前的漫长岁月里,这种事已经发生无数次了,已经总结出了历史经验,《周易》的作者知道这种事还会不断地发生,不然何以把《周易》写得这样准确?
    我用《历史无往不复》为书名,写了一本专著,逐字逐句地解释了《周易》,并结合了大量历史典籍,说明《周易》是一本专门汇集哲学原理,并被历史证实这些哲学原理是正确的书。
    第一句解释完了,我们再看第二句。
    “豫”字也出于《周易》。《周易》中专门有《豫卦》,说明什么是豫。《豫卦·六二》说:“介于石,不终日,贞吉。”这句话是《豫卦》的核心。
    豫的意思是日子过得舒服巴实,它有两个要件:一个是介于石,另一个是不终日,能做到这两条,就吉祥。“不终日”,就是说不要终日操劳,但是必须有“介于石”才能做到这一点。“介于石”是原因,“不终日”是结果,所以做到“介于石”才是根本。
    上世纪,中国有个名人叫做蒋介石。但“介石”二字究竟是什么意思,无论在中国大陆还是台湾,歧义横行,遑论在其他国家了。
    在《说文解字》中查“介”:“介界古今字。”就是说,“介”和“界”是同一个字,不过是不同时代的不同写法。《说文解字》又说:“人各有介。”又说:“从人。从八。人各守其所分也。”
    所以,介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界限,也是人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界限。这种界限,以石质的山洞或砖石的房屋最为牢固坚实,现代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当然最好。这就叫做“介于石”。
    有一个安全的住所,是一个人从事任何事情的前提,也是他生存的前提。没有一个安全的住所,连吃一口饭,喝一口水都会发生困难。总之,就没有生存的权利。更重要的是,安全的住所,能把人和人适当地分开,避免了不必要的矛盾,保护了自己的基本利益,这就是老子说的“畏四邻”。
    
    杨绛(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举一个例子。最近杨绛女士逝世,享年105岁,被媒体称之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她的丈夫钱钟书,名气还要大,被称之为“国学泰斗”。在文革中,由于住房紧张,这对夫妇不得不和另一对知识分子夫妇林非、肖凤挤在一个楼房的单元里,天天见面,于是矛盾就产生了。为了一点琐事,杨绛肖凤之间发生了纠葛,杨绛一口咬破肖凤的手指,肖大声惨叫。林非和钱钟书闻声出来,林非并未动手,而钱钟书却更不打话,抡起木棒就朝林非的头上打去。林非忙用胳膊架住;多亏是冬季穿着棉袄,林的胳膊被打得肿胀乌青,却未被打断。知识分子们住在一起,泰斗还如此下手,遑论他人。如果各有住所,界限清楚,何以发生这种事?所以人们不得不“畏四邻”,免祸的方法就是“介于石”。这是一种保护自己生命财产的预防措施。
    对“畏四邻”还可以有更广义的理解。我们买房子、修筑长城、守卫边疆,搞包产到户、成立私人企业,要求迁徙和职业的自由,保守自己银行账号的秘密,等等,都有“畏四邻”的因素,都是“介于石”的具体方法。不是因为你“畏四邻”就可以逃得掉厄运的,还要用艰苦卓绝的努力,方能达到“介于石”,确保自己与环境及其他人之间的界限,才有幸免于难的机会。
    以上就把老子的两句话解释完了。从上文可以看出,老子所说的“犹”和“豫”,和今日所谓的“犹豫”有相关之处,也有很大不同。同样可以看出,《老子》一书,和《周易》大有关系。因为《周易》成书在前,《老子》成书在后,可以说,是《老子》学习了《周易》的思想。顺便可以指出,《论语》,《庄子》和先秦的各个流派都学习了《周易》的思想,《周易》的确是中国文化的共同源头。
    腾讯儒学独家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