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经典导读 > 经典新知 >

将心比心 推己及人 推人及于万物


    儒家把仁爱之心推向天地万物,主张推人及物,在爱人的基础上,将爱心进一步向外推展,将仁爱精神和情感贯注于无限广大的自然万物,用爱心将人与自然联结为一体,达到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
    爱人的同时爱万物,珍惜世界上每一个生命的存在,儒家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是在人伦道德的基础上扩展的结果,就是今天所谓的生态伦理学。《尚书·武成》反对“暴殓天物”,孔子虽然没有把“仁爱”推及物的明确论述,但他对自然界的生命充满了怜悯之情。《论语·述而》载:“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这就充分体现了孔子爱物及取物有节的思想。《孔子家语·曲礼子夏问》孔子之守狗死,谓子贡曰:“路马死,则藏之以帷,狗則藏之以盖,汝往埋之。吾闻弊帏不弃,为埋马也;弊盖不弃,为埋狗也。今吾贫无盖,于其封也与之席,无使其首陷于土也。”孔子对死了狗马都要把它们包裹了埋葬起来,显示了对动物的悯爱之情。
    《孔子家语·礼运》引用了孔子的天下一家、中国一人的思想,“故圣人耐(能)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是说古代的圣人能够把天下当成一家,把中国境内的人都看成象自己一样的人。
    
    以天下为一家(资料图 图源网络)
    孟子发展了孔子的“仁爱”思想,认为对待别人,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推人及于万物,提出“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按照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的解释,“物”是指“禽兽草木”,“爱”谓“取之有时,用之有节”。“爱物”即是爱惜草木禽兽,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珍惜自然资源,保护好自然环境。“爱物”是由亲亲、仁民推衍而来的,一个人只有亲爱自己的亲人时,才有可能推及他人,去仁爱百姓;只有当仁爱百姓时,才有可能珍爱万物。孟子将爱的不同层次区分为亲爱、仁爱、珍爱,且成为一种递推式的不同形式的关系,但三者并非截然对立。爱虽然有亲疏、有差等,但这种差等只是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时按血亲的差异性区别对待,并因而呈现出亲爱、仁爱、珍爱等不同形式,他们都是人类对自身、对生命关怀的不同情感体现,一如本文前面所论仁爱以亲亲为起点,又没有局限于亲亲,而是推己及人,推己及物,这完全是人类情感的一种自然体现和表达。孟子提出“万物皆备于我”(《孟子·尽心上》),追求人与天地万物冥合为一的境界,启发了宋儒提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命题。
    孟子还提出:“君子远庖厨”:齐宣王看见被赶去祭祀的牛的可怜兮兮之样子就动了恻隐之心,命令用一只羊去代替它;对此,孟子认为齐宣王不让那头牛被送去作祭祀之用,是出于一种仁爱之心,但是齐宣王这样做是“见牛未见羊”,不知道以羊代替牛去做“牺牲”时羊也是极其痛苦的。所以,孟子说:“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认为,从礼仪的需要讲,宰杀牛羊作为祭品是必须的,但是真正的君子对有生命的东西,看到它们活着,便会不忍心再看到它们死去;而听到它们的悲鸣或哀叫,便更不会忍心再去吃它们的肉。所以,君子远离残害生命的厨房,正是源于“仁爱生命”这一善良而美好的心肠。
    
    孟子(资料图 图源网络)
    汉代董仲舒进一步将孔子的“仁者爱人”引申到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爱护,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他说:“质于爱民,以下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谓仁?”(《春秋繁露·仁义法》)非但爱他人,连鸟兽昆虫都要爱。所以,仁其实就是爱的同义词。又说:“泛爱群生,不以喜怒赏罚,所以为仁也。”(《春秋繁露·离合根》)这样就把仁爱的道德范畴从人扩展到鸟兽鱼虫,表现了儒家泛爱生灵的博大胸怀。
    北宋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人是我们的同胞,万物是我们的朋友,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以仁爱精神为基础的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爱人能够使社会生态得到平衡,爱物则造成自然生态的平衡,把先秦儒家的仁爱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不过,宋儒的“仁爱”思想核心精神还是儒家的血缘亲情为基础的,张载的“民胞物与”就是孔子“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孟子“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的发展。
    此后,程朱理学、阳明心学对“天地万物一体之仁”之说加以进一步详化深化。二程说:“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认得为己,何所不至;若不属己,自与己不相干。如手足之不仁,气已不贯,皆不属己。故博施济众,乃圣人之功用。”(《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是说有仁德的人能够把天地万物看成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有生命力的整体,把天地万物看成是自己的生命的一部分,故能爱人爱物,如同爱己。朱熹在《仁说》篇说,对传统儒家“仁爱”思想又有所发展,开创了以“生物之心”释“仁”的新方向。他说:“天地以生物为心者也,而人物之生,又各得夫天地之心以为心者也。故语心之德,虽其总摄贯通,无所不备,然一言以蔽之,则曰仁而已矣。”(《朱子文集》卷六十七)陆九渊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陆九渊集》卷三十六),王阳明认为:“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凡有血气,皆其昆弟赤子之亲,莫不欲安全而教养之,以遂其万物一体之念。”(王阳明:《传习录》中)“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王阳明全集》卷二十六)这里天下一家,中国一人实际上是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一体。
    总之,儒家以“仁爱”为中心,呼吁人们将“仁爱”一层层扩展及于万物,要悯恤自然万物、爱护自然万物、要培养起“仁民爱物”的生态道德情怀。
    明代吕坤在《呻吟语·谈道》中说:“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便是肫肫其仁,天下一家滋味。然须推及鸟兽,又推及草木,方充得尽。若父子兄弟间便有各自立达、争先求胜的念头,更那顾得别个。”这里引用孔子《论语·雍也》中“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名句,把忠恕之道从人类扩大到禽兽、草木。强调人与人以忠恕之道对待,处理好人类内部的伦理关系是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才能顾及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这符合儒家以人为本,推人及物的基本思路。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