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经典导读 > 经典新知 >

他一辈子只带了一次兵 却打赢了国家最输不起的一场仗


    1449年,于谦亲手关掉了那扇能够保命的德胜门。
    
    于谦(资料图 图源网络)
    历史上是这样评价于谦的:明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著名的民族英雄。他一生清正廉明、政绩卓著,有“于青天”之誉。土木之变后,他临危受命,亲自指挥数十万军民进行了垂范青史的北京保卫战,书写了中国历史上辉煌壮丽的一页。
    1449年7月,游牧于西北的蒙古瓦剌部首领也先借口明朝失信,统率瓦剌军,分四路大举南犯。年轻气盛的明英宗朱祁镇,在宦官王振“立不世之功”的怂恿下,欲再现先祖数次亲征蒙古凯旋而归的业绩,不顾群臣谏议,仓促就道,轻率亲征。8月15日,在土木堡被瓦剌军打得大败,英宗被俘。史称“土木之变”。
    
    土木之变(资料图 图源网络)
    土木之变后,明朝连同最精锐的部队“三大营”20多万人丧失殆尽。当时明朝面临一个最紧迫的问题:士气正旺的瓦剌军要进攻精锐尽失,守备空虚的北京城。
    其时,京城九门昼闭,市民惊恐,许多大官富户为保全身家性命,纷纷南逃。8月18日,皇太后命郕王朱祁钰监国,召集群臣议商战守之策。侍讲徐(有贞)言:“验之星象,稽之历数,天命已去,惟南迁可以纾难。”主张南迁。就在大家议论纷纷时,不动声色的于谦瞪着徐有贞说了一句话:“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一语震醒犹豫之人。
    在礼部尚书胡、吏部尚书王直、内阁学士陈循等的支持下,朱祁钰下了抗战的决心,于谦独揽战守这个天下最高的荣誉,也是天下最重的重担。
    
    于谦出征(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为稳定军心,于谦干了三件事儿
    8月19日,这个从未带过兵的兵部侍郎,主持召开第一次战备会议。摆在于谦面前的是一堆不折不扣的烂摊子。土木堡失利几乎把明朝所有的老本都赔干净了,京城里连几匹像样的好马也找不着。士兵数量不到十万,还都是老弱残兵和退休人员。
    最严重的问题还是士气问题。当时那些京城里的二流军士,甚至一谈瓦剌军就色变,面对强大的敌人,连朱祁钰都没有信心。
    看来于谦的第一要务是要稳定军心。
    1。他调来了河南、山东和南京的预备部队(备操军、备倭军),江北所有的运粮军,还有战斗力较强的陈懋所部浙军。并下了一道命令:
    “接到命令立刻出发,按时赶到京城布防,违令者,斩!”
    2。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同时避免在运粮途中遭到敌军抢夺,他出了一个高招,让所有来北京布防的军队,自己去通州取粮食后再进京。
    9月初,上述布防军队悉数到来,京城的兵力达到了22万,且粮食充足,人心也逐渐稳定下来。
    于谦在军事上做足准备的同时,平息了一场让当时国防部长(兵部尚书)王直佩服至极的政治风波,顺带干了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儿——干掉了王振的同党。
    “把王振千刀万剐!”是当时很多大臣的心声,土木堡之变后,朝廷把所有怨恨都聚集在了这个小人身上。终于在8月23日爆发。
    谁也没想到的是,这一天的朝廷议事,竟上演成为明朝276年历史中最为严重的一次朝堂斗殴。
    这一天朱祁钰主持政事,都察院右都御史陈溢大早晨也不知道吃错了药还是什么原因,一上来就上奏要铲除王振的余党,而且越说越激动,严厉的语气吓了朱祁钰一跳。这个陈溢越说越激动,最后嚎啕大哭,这一哭不要紧,朝廷立马乱了起来,上奏声,骂人声、痛哭声此起彼伏。
    当时的朱祁钰还不是皇帝,只不过代行职权而已,哪里见过这种阵势,吓得不轻。胆战心惊地再三考虑,还是不敢做出决断,便下了一道命令:“百官暂且出宫待命,此事今后再议。”这一说不要紧,大臣们不干了,死活不让朱祁钰走,朱祁钰脸都吓白了。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不识相的人出现了,他就是锦衣卫指挥马顺,王振的同党。这个马顺平时对大臣吆五喝六惯了,今天仗着皇帝的圣谕“例行”呵斥群臣。但是今天,这种行为只能用两个字形容——找死。
    这个时候,有个叫王竑大臣突然薅住马顺的头发对其一顿胖揍,王竑动手之后,上百个大臣们立刻蜂拥而上,对着马顺拳打脚踢,一顿暴打,马顺转瞬之间,他已经是遍体鳞伤。围殴致死后,朱祁钰目瞪口呆。
    已经打红了眼的大臣们,有人竟然指着朱祁钰的鼻子,要他把王振的余党交出来!这种近乎造反的举动,朱祁钰竟然吓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后来太监金英把王振的余党毛贵和王长随找了进来,这两人被拎进大殿还没明白咋回事的时候,就被一顿胖揍致死。
    朱祁钰想逃。当时的情况是,如果朱祁钰走了,因为马顺是锦衣卫的统领,那些武功高强锦衣卫和王振的余党可能会对这些文官动手。这个时候只有一个人保持了冷静的头脑,意识到了危险,他就是于谦。他立刻拦住要走的朱祁钰,让他下了一道命令:
    
    于谦(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下令百官(基本都动过手)无罪!”
    危机解决,顺带王振遭抄家!大快人心!
    于谦在战守北京面临的最后一个问题,就是被俘的皇帝——朱祁镇。
    很显然,朱祁镇会成为也先手里的王牌和对大明的提款机,因为皇帝这个名分,对当时的大明实在太重要太重要了。但皇帝是大明的,不是他朱祁镇的,所以,于谦做了个大胆的决定——让也先手里的那个大明皇帝,变成过期产品。
    在立谁为皇帝这个问题上,最先考虑的当然是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不过当时他只有3岁,字儿都没认全。最后,能选的,只有朱祁钰了。自从朱祁钰目睹了朝廷斗殴事件以后,打心眼里不想干皇帝这份差事,而且,万一北京守不住,他很可能把自己的命都搭进去。在于谦和大臣的坚持下,朱祁钰“答应”了。
    做完这三件事儿以后,京城人心渐渐稳定下来。
    
    德胜门1886年(资料图 图源网络)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