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些话,王阳明才成为王阳明(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09:11:31 儒风大家 佚名 参加讨论
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王阳明读私塾,他有一天问老师:“何谓第一等事?”这话的意思其实就是问,人生的终极价值到底是什么?他的老师吃了一惊,从来没有学生问过他这样的问题,他看了看王阳明,思考了一会,才做出他自认最完美的回答:“当然是读书做大官啊。” 王阳明显然对这个答案不满意,他看着老师说:“我认为不是这样。”老师不自然地“哦”了一声:“怎么?你还有不同的看法?”王阳明说:“我以为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 王阳明一生还带兵打过很多胜仗。有弟子问王阳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王阳明回答:哪里有什么技巧,只是努力做学问,养的此心不动,如果你非要说有技巧,那此心不动就是唯一的技巧。大家的智慧都相差无几,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 王阳明举例说,自己喝和朱宸濠对战时处于劣势,他向身边的人发布准备火攻的命令,那人无动于衷,他说了四次,那人才从茫然中回过神来。这种人就是平时学问不到位,一临事,就慌乱失措。那些急中生智的人的智慧可不是天外飞来的,而是平时学问纯笃的功劳。 你看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 王阳明的徒弟王艮出游归来,王阳明问他:“都见到了什么?”王艮说:“我看到满街都是圣人。”王阳明多次说:“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王艮不却始终认为圣人是遥不可及的,所以他说的“我看满街都是圣人”这句话,目的是讥笑王阳明的言论:“你瞧,那些在大街上的凡夫俗子都是圣人,我怎么就不相信,天下会有这样多圣人啊。” 王阳明大概是猜透了王艮的心意,于是就借力打力:“你看到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王艮尴尬的一笑:都是圣人。王阳明点头说:对!人人都是圣人,谁也不比任何人差。 “致良知”是王阳明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料图 图源网络) 致良知便是择乎中庸的工夫,倏忽之间有过不及,即是不致良知。 过和不及,都是不可取的。不论是过还是不及,都会导致心的不平不静,产生偏见遮蔽良知。王阳明曾经将人心比作镜子,只有明镜才能照见良知,致良知。若是心被偏见、私欲等蒙蔽,则犹如镜子上沾满污垢,不仅不能见良知,所看到的一切之物都蒙上了一层灰尘。 志不立,则如无舵之舟,无勒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人如果没有志向,就没有目标,就会象没有舵的船,不受羁勒的野马,无所用心着力,荒废生命。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心本来是没有善没有恶的。有善有恶是你的思想在活动了。知道善知道恶是一种良好的知道。有好的作为及去掉恶行都是基于对事物的理解。 王阳明将“心学”凝成这四句话。他认为“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遮蔽的心,这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而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善恶的差别。当恶念抬头时,人的判断往往会出现错误,也就是“意之动”出现了错误,即不能正确地分辨善和恶,把恶当作善,把善当作恶,那么他的“良知”也会出现错误,从而“格物”也会误入歧途。这时就要反求诸己。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了,才能有正确的良知,才能正确的格物。只要格物致知来达到一颗没有私心物欲的心,心中的理其实也就是世间万物的理。 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人必须在做事上磨炼,才能真正站得住脚;才能做到于静中能安定,在动中也能安定。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王阳明所说的静、寂、定,这些都不是纯粹的静止,无论是动还是静都是我们磨练自己,追寻本心的过程。所以王阳明是不会同意那些一味强调虚静的理论和做法的。 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 善念生发时心里知道了,就扩充它;恶念生发时心里知道了,就制止它。即便是在圣人,也不能完全消除自我内心深处的恶念。古人讲,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意思是顺着自己的恶念去行动很容易,就像山崩一样,一下子就爆发出来,不可收拾;而顺着自己的善念去行动,就像登山那样困难,需要持之以恒的信心、毅力。 所以在这里,王阳明告诉我们,当自己的善念萌发的时候,要善于及时发现,并将其放大,最终成为善行;当恶念萌发的时候,更要及时察觉,尽早将其遏止。 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 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就按这个修行看起来很玄妙。把这个方法说给世人听却没有人相信,反而从身体之外寻觅神仙。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