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经典导读 > 经典新知 >

《刘子》论政之“防欲”“去情”


    文/涂光社
    《刘子》前三篇是施政主体论,讨论的是从政者廉明施治必备的精神素养和道德品性,以及在具体事务中对自己的心理、情感如何理性地取舍去就。第二、三篇《防欲》《去情》所言,是第一篇“清神”之论的一种延伸和细化。
    吏员的道德品性修养具有长期性,既是从政前的思想精神准备,更是从政以后不间断的道德内省和思想境界提升。地位越高、职司范围越大、越有权势,放纵欲求和受偏私之情干扰的可能性就越大,对廉明施治的危害就越严重。可以说刘勰所谓“清神”正是以清除一己有违天性的非分欲求、杜绝偏私之情为对象和目的的。
    
    《刘子》书影(资料图 图源网络)
    人“性”天成,有其合理性。“情”则是后天的,由人的心性与外部事物在一定时空和条件下相互感发、触动之中生成。所以刘勰说:“性之所感者,情也。”由于“情”的生成受到外在(社会的、自然的)因素影响,也常有主观性的偏颇,往往就有“情出于性而情违性”的现象。所谓“欲”原于生命本能,是对享用某种情、物之快感的追求和向往,满足之则有欣悦快适的体验。然而,过犹不及,欲的放纵和恶性膨胀会走向反面,给人自身(包括与先天相关联的“性”和后天的人之常“情”)和社会造成危害。因此刘勰说“欲由于情而欲害情”,“所以养生,亦所以伤生”。这些话针对官宦吏员而言,因为他们权势在握,更易放纵欲求为所欲为,侵夺他人权益、损公肥私,所造成的危害更为广泛、深重。纵欲和私情从来都是官场腐败的根源。
    《防欲》道出了“防欲”、“约欲”和“去情”的必要:“声色芳味,所以悦人也,悦之过理,还以害生。”然而,因“声色芳味”方面的满足能“悦人”而难以拒斥,必须凭借高度的理性自我克制,方能防其“过理”、“害生”。故称许“刳情以遣累,约欲以守贞”才是“明者”的“全性之道”。“过理”指有违事理,背离事物现象的属性和客观规律。
    刘勰还强调,对“情”、“欲”的杜塞与制约须在其初萌“未形”的阶段才会有效;如放纵之而至于“势盛”,则无可救药,将令人悔之莫及:“将收情欲,必在脆微……如不能塞情于未形,禁欲于脆微,虽求悔吝,其可得乎?”
    《去情》则在“情”所以必“去”上面进行了深入中肯的剖析:“是非利害存于衷,而彼此还相碍。故无情以接物,在遇而恒通。有情以接人,触应而成碍。由此观之,则情之所处,物之所疑也。”可见此所谓“情”大抵属于与施政者是非利害密切相关的私“衷”,这才是要做到廉明必“去”之“情”。施政主体与其所面对的人和事有尊卑、亲疏、好恶之别,也难免有利害关系掺杂以及彼此是非可否判断上的差异……凡此种种,都会造成“情”的偏私,若不去除这样的“情”,就一定会影响行政执法和处理事务的公正性,成为廉明施治的障碍;唯有“无情接物”——排除私“衷”,去面对和处置公务,才能不偏不倚而无不通达。刘勰还特别提醒,利益分配和行政执法的公允,要依靠不涉“欲”、“情”的客观标准和操作规制去实现,而不是一己对某个执行者个人品格的信赖:“使信士分财,不如投策探钩;使廉士守藏,不如闭扃全封。何者?有心之于平,不若无心之于不平也;有欲之于廉,不若无欲之于不廉也”。
    刘勰深谙世人心理,又举了一个生活中不难见到的例子:“三人居室,二人交争,必取信于不争者,以辨彼之得失。夫不争者未必平,而交争者未必偏,而信于不争者,何也?以争者之心,并挟胜情故也。”“不争”的第三者对“交争”双方是非曲直的分辨、判断更容易为人们采信。就因为争论双方的内心皆有争胜的偏颇之“情”,而他却没有。
    篇末以“圣人”为榜样,要求施政者“弃智以全真,遣情以接物”,免受世俗之累。也即要求官员不为机诈,维系人的纯良天性,排除一己“欲”、“情”的干扰拖累,超然尘俗、行无为之治。
    概言之,《刘子》前三篇论吏员从政的心性修为和精神准备,如果说“清神”之论重在精神和思想境界的提升,“防欲”、“去情”之说强调的就分别是对纵欲和私情干扰的防微杜渐。
    刘勰探究官吏贪腐的根由,深入到精神和心理的层面。他指出,当“防”之“欲”产生于对功名利禄饮食男女的过分贪求;应“去”之“情”是出于个人好恶、恩怨以及与一己关系的偏私之情。《吕氏春秋·去私》记有一个春秋时期“去情”荐贤的故事:晋平公问谁可担任南阳令,祁黄羊推荐解狐。平公很奇怪,说:“解狐不是你的仇家吗?”祁黄羊回答:“您问的是谁可任南阳令,不是问谁是我的仇家。”解狐就职后确实能够胜任。过了些时候,平公又问谁可出任“尉”之职,祁黄羊说祁午能行。平公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回答:“您问谁适合担当尉,没问我的儿子是谁。”任用祁午为尉,国人都说得当。孔子听说后赞赏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的一片公心。《刘子·荐贤》篇也以“内荐举不避子,外荐不隐仇”提及这个著名典故。
    所谓“偏私”,更常指偏向有连带关系的、与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人而言,除亲友而外,在古代还包括朋党、门派、师徒等等;而今则还包括“老领导”、“老战友”、同事、同学、同好……纵欲与徇私也常常相互助长,若不能遏止,则必然导致贪腐与枉法。那些谋求不正当利益的人乃至欲巧取豪夺的不法之徒也常常利用官员的贪欲和偏私之情,进行腐蚀、拉拢,使公权为己所用,让官员一步步堕入贪腐和违法乱纪的罪恶深渊。
    古往今来,这方面的例子举不胜举。
    当今的廉政措施,不仅要求严肃法纪,查处贪污受贿的大案,也可以说是从“防欲”和“去情”的细枝末节抓起,要求官员具有崇高的信念和精神追求,从根本上改变作风,俭约而高效地施政,真正成为忠于职守、清正廉明的人民勤务员。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