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经典导读 > 经典新知 >

《晋如说儒》第十讲之八:孔子教育秘诀


    《晋如说儒》是腾讯网儒学频道、深圳儒家文化研究会联手打造的高端文化讲座,学术性思辩性强,非常适宜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精英人士。讲座完全颠覆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习惯观点,带领听众重新思考近代史,重新审视儒家文化。
    主讲人徐晋如为古典文献学博士,深圳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兼任深圳市儒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深圳国学院教务长,香港孔教学院永远名誉院长。著有文言诗文集《忏慧堂集》,学术专著《禅心剑气相思骨—中国诗词的道与法》、《缀石轩论诗杂著》等,是当代儒家诗教的首倡者。
    (特别鸣谢:汉字创意设计师霍者先生)
    《晋如说儒》第十讲之八:孔子教育秘诀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句,我们的中学语文课本里面好像也选了,把它理解成去复习前面的知识,去预习将要学到的知识,那就可以做老师了。这种理解也对,但是恐怕不是孔子的原意。
    在先秦时期,所谓的“故”,就是“古”。一个人淹通古代文化,同时又对于当代的思想学术、国家大事有一个通达的理解,那么这样的人就可以去做人师了。师有两种,有“经师”,有“人师”,所谓“经师”,他能够解释经典,但是不一定他能够去垂范立则,去能够教育人品格完善。那么孔子这里面强调的是做“人师”。
    
    孔子教育秘诀
    子曰:“君子不器。”
    这句很简短,但是这显示了儒家的教育观,它是一个“通识教育”。什么是“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又叫“普通教育”——general education,那么有的地方又把它叫做“博雅教育”——liberal arts,又叫做“自由主义教育”,这是西方的种种称呼。它教育的目的,不是让你成为社会上的某一个行业的行家里手,而是要让你成为一个通人,成为一个品德完善的人。它的教育是要养成“全人人格”。所谓“全人人格”是什么?那就是仁。所以君子不器是跟“仁”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君子不要成为某一个专业的行家里手,君子要做的是一个“仁人”,仁人君子,他是一个品格完善的人。他既然是一个品格完善的人,那么他就无事而不可,干什么工作都可以干得好。尤其是我们要知道,古代君子他主要从事的是管理,管理并不需要你去管理这个马匹,并不需要你会给马治病,你懂得如何去把你手下的这批人管好,再有手下的这批专业人士,他们这些所谓的“百工之士”,让他们去管理马匹就可以了。
    我们今天的教育恰恰就是最缺乏这种通识教育。我们都在强调专业,全世界都是这样,不单中国一国为然,美国呢是一个老牌的追求全人教育的国家,但是自从20世纪以来,通识教育的理想也离美国越来越远。现在美国很多的常春藤的大学它也在搞通识教育,但是他们是怎么搞的呢?他们往往是让某一个专家去讲一个课题,它不是从这个学生的人格成长是否需要这些课程,它是因为有这样的一些专家、教授,他们每一个人研究一个窄而深的课题,再把他们这些窄而深的课题每个人开一门选修课,你选了一百个窄而深的课题你就成为一个全人了。这种思想可能吗?在我看来是痴人说梦。专业的东西永远是专业的东西,一千个专业的东西加起来也不能成为一个通识的学问。通识的学问就应该去读传统的经典,就不应该是以现在的这种方式来开课。对于我们中国来说,我们要想在高校里面开设通识教育,很简单,你就每个高校做一个通识教育中心。那这个通识教育中心讲什么东西呢?就讲儒家的经典,你就照着孔子的那个九字秘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一路地教下去,把这些课学透了,你自然而然就成为一个人格完善的人。
    (作者:徐晋如)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