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经典导读 > 经典新知 >

“儒”为学派义钩沉


    《孟子》有两章提到“儒”字:“儒者之道,古之人若保赤子,此言何谓也?之则以为爱无差等,施由亲始。”(《滕文公上》5·5)“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归,斯受之而已矣。今之与杨、墨辩者,如追放豚,既入其苙,又从而招之。”(《尽心下》14·26)前者是引夷子之语,后者是孟子自道。“儒”之一字,孟子如何理解?又有何意义?这里联系先秦思想文化史略作辨析。
    
    《左传》 (资料图 图源网络)
    《左传·哀公二十一年》说过:“唯其儒书,以为二国忧。”《左传》书中,“儒”字只此一见,亦仅具备普通含义:儒书即礼书。鲁哀公二十一年是公元前474年,而孔子已于鲁哀公十六年亦即公元前479年去世。因故,一般认为“儒”字最早出现于《论语·雍也》:“子谓子夏曰:‘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6·13)冯友兰(1895-1990)的《原儒墨》认为:“孔子不是儒之创始者,但乃是儒家之创始者。后世既为儒家之天下,故孔子亦为后世之‘至圣先师’。”钱穆(1895-1990)的《孔子传》指出:“儒业为孔子前所已有。凡来学于孔子者,初为求食来,而孔子教之以求道。志于道则为君子儒,志于食则为小人儒。”陈来的《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第8章《师儒》强调:“按照孔子所说,春秋末期世俗的用法中,确有以‘儒’为贬义而妄相诟病的情况,但这已不是‘儒’之命名的本来意义;而儒家则以大丈夫的君子儒自命,显示着儒与儒家的根本分化。”孔子乃儒家学派的开创者,但《论语》中的“儒”字其实并不是在学派意义上使用。
    章太炎(1869-1936)的《原儒》一文认为:“儒有三科,关达、类、私之名……”“达名为儒,儒者,术士也。”“类名为儒,儒者,知礼乐射御书数。”“私名为儒。《七略》曰: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为最高。”照此说法,《论语》之“儒”还不是指专门教授礼乐射御书数的人——此乃儒之“类名”,只是泛指一切有知识的人——此乃儒之“达名”。外延越小,内涵才越确定,“达名为儒”比“类名为儒”的外延大得多,可见《论语》对“儒”这个字眼的学派意义尚处于极其朦胧的境地,它离外延最小、内涵最确定的“私名为儒”还相距较远。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