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经典导读 > 经典新知 >

【王曙光】《论语心归》之二《本立道生》


    
王曙光

    作者简介:王曙光,男,西历一九七一年生,汉族,籍贯山东。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教授。主要著作:《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乡土重建——农村金融与农民合作》(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农村金融机构管理》(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金融发展理论》(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农村金融田野调查手记》(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等。
    

    

  


    《论语心归》之二《本立道生》
    作者:王曙光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五月十一日戊辰
               耶稣2016年6月15日
    
    孔子学说既是一种行动哲学,则其主旨就必定不是从逻辑体系的建构中去解说他的哲学,而是从践行的角度去解说他的哲学。孔子学说的核心命题是“仁”、“仁”是最高也是最完善的道德范畴,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哲学范畴。“仁”的含义包罗万象,但是归根结底,孔子认为“仁”的“根本”或曰“基础”在于“孝弟(悌)”。也就是说,孔子的社会政治学说与大同思想蓝图,其根基在于家庭伦理的实践,“践仁”(践履仁道)的根本与起点在于践行一个生命个体在其家庭中的责任,担当他在家庭中的社会角色。
    也可以说,一个君子要践行仁道,要达到身心修养的至高境界,要经过极为漫长的锤炼过程,然而这个锤炼过程的起点是家庭伦理的实践,即孝悌。孝悌并非简单地赡养父母友爱兄弟,而是对自身社会价值与角色的自觉与担当。因此,不像老子把“道”看作外在于人的一个独立客观的实在,孔子把“道”则看作一个自觉的生命的实践与修养过程,“人能弘道”,人作为一个生命个体可以弘扬、阐释、践行,体现“道”,契合宇宙的“大道”;而“非道弘人”,不是“道”外在于人的主体而独立存在。
    孔子在1.2中提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即是指明这种经由人性的锤炼而通达“大道”的过程。在这里,“道”不是老子哲学理念中“道可道,非常道”的虚无缥缈的形而上的存在,“道”就是实践,就是一个生命个体自我的完成,“道生”是“本立”的必然结果。
    孝悌是人伦之本,是最基础、最牢固的人类情感,是孔子“爱有差等”伦理观的起点。西方基督教伦理强调“爱无差等”,强调“爱人如已”;中国的墨家哲学也强调“兼爱”,即爱我与爱人等同,爱我之亲人与爱他人之亲人等同。基督教哲学与墨家哲学的爱无差等的伦理观的境界是很高的,代表着人类的至高理想,这种理想在孔子的大同世界理想中也有体现。《礼记·礼运篇》中说:“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讲的是同样的理想境界。但是孔子不是一个单纯的浪漫主义者,也不是一个简单的理想主义者,他深谙中庸哲学,深知要通往这个“道德乌托邦”,必须要深刻洞察人性,必须经由一个循序渐进的轨道。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孔子的哲学对人性的把握是最准确的,因而其生命力与包容力也是最强大的。
    孔子强调孝悌乃“仁之本”,是因为由孝可以延展为“忠”,此为君子对国家的最高道德准则;由悌可以衍推出“信”,这是对朋友、对其他社会成员的最高行为准则。由孝悌而至忠信,由忠信而至“天下为公”,这是一条可操作的、符合人类道德演进路径的轨道,孔子的高明即在此,孔子哲学的质实而广大亦即在此。不“孝”何能“忠”,不“悌”何能“信”,无“忠信”何以维系社会伦理秩序,何以达到“天下大同”之理想境界?孔子思想,不蹈空,不鹜远,其目光高远而根基深厚,故能行之久远。
    2014.10.19于善渊堂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