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经典导读 > 经典新知 >

【承冯志】“公羊学”入门心得(六)——公羊学中的名词解释


    
张延国

    作者简介:张延国,网名承冯志,男,西历1980年1月出生,西历2004年毕业于河北理工大学,目前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工作。钟情于公羊学,撰有《公羊学入门心得》一书。交流邮箱:43729596@qq.com。
    

    “公羊学”入门心得(六)——公羊学中的名词解释
     作者:承冯志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十月廿九日庚申
                  耶稣2015年12月10日
    公羊学中有许多名词,这些名词有的是经学中共用的,有些则是公羊学专属的。如果我们对这些名词不熟悉的话,讨论公羊学就容易鸡同鸭讲。从公羊学的入门功夫来说,这些名词中比较重要的有5个:
    1)王者
    2)王鲁
    3)素王
    4)三科九旨
    5)元
    1、王者
    我们使用一个名称,这个名称在特定的一段时期内就有它特有的含义。就比如我们说公羊先师公羊高的姓是什么?通过一开始的姓氏溯源,我们知道,公羊家族是周公之后,也就是周文王之后,因此公羊高是“姬”姓,但是我们现在一般说公羊高的姓是“公羊”。在这里我们遇到的就是一种词语使用环境的问题,当我们对一个时代疏远以后,就会在语境上产生隔膜,“王”这个词语也是如此。
    “王”这个词,在春秋以前是只有天子才能使用的,西周时南方的楚国曾经短暂的僭称“王”,后来因为害怕周天子来讨伐所以自己去掉了“王”号。到了春秋时期,楚国、吴国、越国的国君就都开始称“王”,于是天下就有了很多的“王”,我们今天谈论历史也经常说吴王夫差如何如何,越王勾践如何如何,这些就是说顺口了。但是在春秋时期中原的诸夏国还是颇知道“王”的大义,因此虽然齐国、晋国比吴国、越国大的多,但仍然自称是齐侯、晋侯,并没有称“王”。
    到了战国以后,诸夏的风气也就变了,一些诸夏国的国君也开始称“王”,比如《孟子》一开篇就说:“孟子见梁惠王”,接着又是“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回答也是“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这是当时魏国的情况,齐国的情况也差不多,《孟子》中也是“齐宣王问曰”。这里有时候感觉挺搞笑的,自己本身已经是“王”了,居然还要向孟子请教“德何如,则可以王矣?”一个已经自称是“王”的人,居然向一个老头子问如何才能“王”,真不知道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还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因为天下的诸侯都开始自称“王”,这样“王”这个词也就迅速掉价,以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就不乐意用“王”这个称号了,他开始改用另外一个称号“皇帝”。项羽与刘邦等人灭秦之后,依然延续了诸侯王的称呼,项羽自称“西楚霸王”,刘邦为“汉王”,其他诸侯也有各自的“王”号。刘邦平定天下之后封了8位异姓王,后来又迅速消灭,并开始大封子孙为“王”,后世汉朝封王的也有许多,我们熟悉的有“中山靖王”、“河间献王”、“淮南王”等等。也就是说从汉朝开始,“王”这个词就已经烂掉了,已经失去了夫子甚至孟子那个时代的意义。也正因为我们对这个烂掉的“王”的概念很熟悉,所以当公羊家宣称夫子是“王”的时候,我们便不自主的开始反抗,夫子怎么会是“王”,“王”可不是夫子这样的。
    在夫子生前,楚国、吴国的国君就已经僭称“王”,但是在夫子修的《春秋经》中,什么楚王,吴王,那都是冒充的,都是僭越都是假的,只不过是楚子、吴子罢了,夫子不承认这些人是“王”,夫子的“王”是有标准的,是能让天下太平的,一句话夫子的“王”是神圣的。我们在读《春秋经》和《公羊传》的时候就可能就会有疑惑,因为《春秋经》上写的是楚子如何如何,但《公羊传》对应的传文中却是“楚庄王”如何如何。
    朋友问,“王”也好、“天子”也好、“皇帝”也好,这都是一个称呼而已,这些只不过是表象吧,这个称呼很重要么?我回答,“王”这个称呼很重要,因为夫子、子夏及公羊家的许多理想都是建立在“王”这个名词上的,如果从公羊家心中拿走了“王”,那公羊家就再也没有希望。同样如果我们想要学习公羊学,信服公羊学,那就要先在心中恢复“王”者的理念。“王者”就是公羊家的“阿弥陀佛”,常念自然功德圆满。
    公羊家眼中的“王”是智慧与德行合一的圣人,公羊家言王者往也,天下归往之人就是王者。从历史来说最早掌握了建筑技巧的人可以得到天下人的归往,最早掌握了用火的技巧的人也可以得到天下人的归往,最早掌握了种植技巧的人也可以得到天下人的归往,这就是公羊家眼中万民归往的例子。
    对于天下万民来说,归于有智慧之圣人可以得到庇护,可以摆脱野兽的侵扰,可以远离疾病的困扰,可以远离饥饿之苦,这就是归往。而对于圣人来说,天下万民来归往,必将产生许多纠纷,于是圣人利用自己的智慧参悟天道,在顺承天道契合民情的的基础上,开始制定一些行为规范,并把这些行为规范称之为“礼”。在《礼记•礼运》中夫子就告诉言偃说:
    “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
    对于公羊家来说,“王”是非常尊贵的,并且也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得到万民拥护。在中国历史上每当天子不能节制天下诸侯,诸夏开始混战的时候,就自然有新的“王者”应运而生,以王道重建天下秩序,比方说轩辕黄帝、商汤、周文王。
    1)轩辕黄帝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史记•五帝本纪》
    2)商汤
    当是时,夏桀为虐政淫荒,而诸侯昆吾氏为乱。汤乃兴师率诸侯,伊尹从汤,汤自把钺以伐昆吾,遂伐桀。……桀败于有娀之虚,桀奔于鸣条,夏师败绩。汤遂伐三嵕,俘厥宝玉,义伯、仲伯作《典宝》。汤既胜夏,欲迁其社,不可,作夏社。伊尹报。于是诸侯毕服,汤乃践天子位,平定海内。《史记•殷本纪》
    3)周文王
    西伯曰文王,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归之。伯夷、叔齐在孤竹,闻西伯善养老,盍往归之。太颠、闳夭、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之徒皆往归之。……西伯阴行善,诸侯皆来决平。于是虞、芮之人有狱不能决,乃如周。入界,耕者皆让畔,民俗皆让长。虞、芮之人未见西伯,皆惭,相谓曰:“吾所争,周人所耻,何往为,只取辱耳。”遂还,俱让而去。诸侯闻之,曰“西伯盖受命之君”。明年,伐犬戎。明年,伐密须。明年,败耆国。殷之祖伊闻之,惧,以告帝纣。纣曰:“不有天命乎?是何能为!”明年,伐邘。明年,伐崇侯虎。而作丰邑,自岐下而徙都丰。明年,西伯崩,太子发立,是为武王。西伯盖即位五十年。其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诗人道西伯,盖受命之年称王而断虞芮之讼。后十年而崩,谥为文王。改法度,制正朔矣。《史记•周本纪》
    在公羊家看来,轩辕黄帝之所以能得到万民归顺,就是因为神农氏的时候,天下诸侯混战,而神农氏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而轩辕黄帝能解决这个问题,因此轩辕黄帝就得到了天下诸侯的归往。尧帝参悟天道,并委派专人观察天地的运行之道,并根据天地的运行,完善了历法,使天下人能够在合适的时间种植五谷,从而获得了较好的收成,也正因此尧得到了天下人的归往。
    想万民之所想,急万民之所急的智者是公羊学中“王者”的基本条件,“王者”之为“王者”是因为当民众孤苦无告的时候,“王者”能给万民以希望。万民归往的“王者”拥有一定的特权,也有相应的责任。楚国本是周朝的诸侯国,爵位为子爵,他只喜欢“王者”拥有的特权,却不乐意承担“王者”所应该承担的责任,这就是公羊家最痛恨的地方。春秋时期,周天子失去了武力讨伐诸侯的能力,但是周天子依然承担着一些周天子应该承担的责任。而楚国国君虽然有“王”的称号,但是却不见有几件“王者”之事。好比有一个警察遇到有的小偷不敢抓,我们会认为这些警察失职,但是虽然失职,这些警察毕竟还是曾经抓过一部分小偷的,勉强可以称之为警察。如果有一个人本来不是警察,但是喜欢穿上警察的衣服和我们老百姓要治安管理费,并且他真的一个小偷也没有抓过,那么我们会承认这种人是警察么?难道说我们能因为这些假冒的警察之间互相承认,我们也就默认他们是警察?在公羊学中“王者”也就是像上面“警察”这样的一个概念。
    在公羊学中“尊王”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王者无外、王者无敌”更是公羊学坚定的信念。其实在整个儒学范畴内,“王者”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孟子曾经说过:“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所指的就是夫子在真实的“王者”消失后,在《春秋经》中保留了“王者”的精神。在其他的儒学经典,也都存有“王者”的痕迹,《周礼》有“惟王建国”,其中的“王”,就是指理想中的天下归往的“王者”,而非周成王或周武王。就我的经验而言,体悟“王者”除了读五经注疏外,还有一个重要文献,那就是读《白虎通》。在《白虎通》中“王者”出现了131次,对“王者”有一系列规定,对“王者”的行为有大量的解释,联系到《白虎通》的性质,“王者”这一概念对于儒生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在这里我们了解了公羊学中“王者”的概念,知道了公羊学中的“王”和后世那些僭越的王或者分封的诸侯王是不一样的。在公羊学中“王者”有很多的责任和义务,其中“王者”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平治天下”,这和宋儒讲的“修齐治平”有些不同。
    2、王鲁
    “王鲁”又称“托王于鲁”或“因(据)鲁以明王义(法)”,在夫子的时代,天下诸侯并不能诚心尊周王,周王虽然也自称为天子,但是却不能像儒家理想中的“王者”那样管理天下诸侯。因此当时的周天子和诸夏的诸侯都已经不知道真正的“王者”应该施行什么样的制度。天下的诸侯既不知道应该如何对待“王者”,也不知道如何才能成为“王者”。
    夫子通过在《春秋经》中“托王于鲁”告诉我们真正的王者是如何兴起的,告诉我们当真正的王者兴起时会实行什么样的制度,当真正的王者兴起的时候天下诸侯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1)“王者”兴起之后,诸侯当归顺,“王者”应对归顺的诸侯进行褒奖。
    譬若隐公受命而王,诸侯有倡始先归之者,当进而封之,以率其后。不言先者,亦为所褒者法,明当积渐,深知圣德灼然之后乃往,不可造次陷於不义。(《春秋公羊经传解诂》)
    2)“王者”受命后,如果有夷狄能行聘礼,“王者”当对其褒奖。
    《春秋》王鲁,因其始来聘,明夷狄能慕王化,脩聘礼,受正朔者,当进之,故使称人也。称人当系国,而系荆者,许夷狄者不一而足。(《春秋公羊经传解诂》)
    3)诸侯有征伐,当献捷于“王者”
    言献捷系戎者,《春秋》王鲁,因见王义,古者方伯征伐不道,诸侯交格而战者,诛绝其国,献捷於王者。(《春秋公羊经传解诂》)
    4)“王者”平治天下,当躬自厚而薄责於人。
    所传闻之世,外离会不书,书内离会者,《春秋》王鲁,明当先自详正,躬自厚而薄责於人,故略外也。(《春秋公羊经传解诂》)
    5)“王者”有小过也应当承受天下的指责。
    《春秋》王鲁,以鲁为天下化首,明亲来被王化渐渍礼义者,在可备责之域,故从内小恶举也。(《春秋公羊经传解诂》)
    6)“王者”无敌于天下
    《春秋》托王於鲁。战者,敌文也。王者兵不与诸侯敌,战乃其已败之文,故不复言师败绩。(《春秋公羊经传解诂》)
    3、素王
    在公羊学中和王有关的名词比较多,有王、先王、三王、文王、时王、素王、继体守文之王、后王(圣),这些概念简述如下:
    王:曾经的天子、目前的天子、未来的天子;
    先王:在公羊学中先王是三王(皇)、五帝、九皇、六十四民的统称;
    三王:夏、商、周三个朝代的王;
    文王:周文王姬昌;
    素王:夫子。
    后王(圣):夫子之后的天子的统称。
    公羊学承认的“王”一般是德、位相匹配的,比如轩辕黄帝、商汤、周文王,但是在公羊学中还有一位有“王者之德而无王者之位”的空王,这个王就是夫子。素王就是无位之王的意思,同时也含有万王之王的意思。在公羊家的视野中,夫子就是素王,是王的中心。先夫子而王(圣)者,非夫子无以明;后夫子而王(圣)者,非夫子无以法。所谓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仪范百王,师表万世者也。
    4、三科九旨
    三科九旨本出于春秋纬,但现在大多数人还是通过《春秋公羊传注疏》才了解到的,所以我们也可以认为“三科九旨”是公羊学中的观点。在《春秋公羊传注疏》中三科九旨存在两个系列的解释:
    1)第一个系列:何邵公
    何邵公认为“三科九旨”是一个全称,若总言之,谓之三科,科者,段也;若析而言之,谓之九旨,旨者,意也,言三个科段之内,有此九种之意。新周﹑故宋,以《春秋》当新王,此一科三旨也。又云: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二科六旨也。又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是三科九旨也。
    2)第二个系列:春秋纬
    宋均注《春秋说》云。三科者,一曰张三世,二曰存三统,三曰异内外,是三科也。九旨者,一曰时,二曰日,三曰月,四曰王,五曰天王,六曰天子,七曰讥,八曰贬,九曰绝。时与日月,详略之旨也;王与天王天子,是录远近亲疏之旨也;讥与贬绝则轻重之旨也。
    如果我们细细研究一下,就会发现何邵公的“三科九旨”实际上就是将春秋纬的“九旨”去掉。   
    

    何邵公
    

    春秋纬
    

    新周﹑故宋,以《春秋》当新王
    

    存三统
    

    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
    

    张三世
    

    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
    

    异内外
    

    “三科九旨”初解如下:
    1)、“三科九旨”之张三世
    张三世即“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其含义就是在“王者”的领导下渐进进入太平盛世。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为王者拨乱反正的三个阶段。
    2)“三科九旨”之异内外
    异内外即“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其义在“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也就是说“王者”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好以后才能对“诸夏”指手画脚,而当“王者”把“诸夏”治理好之后,才能对“夷狄”进行治理。这可以说是夫子以忠恕之道治国平天下。
    3)、“三科九旨”之存三统
    存三统即“新周﹑故宋,以《春秋》当新王”,其义在尊先王、尊天命。先王是天命的承受者、是王道的实行者。新的王者受天命后对先王之礼仪进行损益,但是出于对天命的尊重,对先王之道的尊重,封二王后地方百里,爵称公,客待之而不臣也。而二王之后在其封内行其礼仪,存其礼法。新王之礼也就是时王之礼,随着时间的推移天命的转移,新王也会变为先王。而新起之王必以前三王之礼为基础进行损益,如果不存三统,则后起之“王者”无“三王之礼”可参考,而先王之道的传承也就很难了。夫子说:
    “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也许夫子正是有鉴于此,在为万世立法的时候就强调了这一条义法。
    5、元
    1)天地万物可分为有形和无形两种,这两种统称为“气”(今天的概念为物质)。
    2)“气”的本源是“元”, “元”是“气”的初始状态。“气”好比是“泉流”,“元” 就是“泉”(元代表宇宙的本来面目,今天可以理解为宇宙大爆炸之前的状态)。
    “元为气之始,如水之有泉,泉流之原,无形以起,有形以分,窥之不见,听之不闻。”宋氏云:“无形以起,在天成象;有形以分,在地成形也”。然则有形与无形,皆生乎元气而来,故言造起天地,天地之始也。
    3)自山川至於草木昆虫,都是有形的“气”,他们随着时间的推移都在经历春夏秋冬的变化,所以春夏秋冬的变化代表的就是天道。我们人类作为天地万物之一,也必须顺承天道才能生存。
    4)诸侯作为人类中的领导者,必须引导人类顺承天道,才能继续生存下去。违反天道,人类就会有大的灾难。“王不上奉天文以立号,则道术无原,故先陈春后言王。天不深正其元,则不能成其化,故先起元,然后陈春矣。”
    5)因此,诸侯的修行,是从体悟“天道”、体悟“元”开始的。
    在粗略了解公羊学中的一些重要名词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学习公羊学了。在正式学习公羊学之前我们先来聊一下公羊学的学习方法。方便法门——思慕“王者”。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