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其它 >

老子、《老子》、老学、道家、道学家、道士

 老子生在我国历史上社会剧烈动荡的时代,曾作过周朝的藏书吏,管理档案工作,有机会博览群书。加之他善于思考,深究哲理,因此对当时的社会现象深有认识,提出了许多改革当时社会混乱状况的主张。尤能可贵的是他不仅限于对社会现实的研究,他还探讨了宇宙的起源和物质的结构及运动的形态,而且把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结果,引用到社会生活中。因此,可以说老子即是社会学家,又是自然科学家。他根据自然界万物自生自灭等各种规律,而提出了“道”的理论,来与当时的“天”的思想相对抗。他认为社会的动乱,人民的饥贫,都是统治者不尊“道”而行,不实行“无为”的结果。
    他的言论许多都是针对当时的统治者和贵族,因此他的话没有多少人听。他在世时并不像孔子那样有很多的追随者,也不象孟子那样可以面对君主讲课。所以他发出“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的叹息。面对社会政治的败坏,而自己的思想得不到社会的认可,不能对社会发生作用,老子才愤然辞官西去,过起了隐居的生活,开我国“隐君子”、“隐士”之先河。后来许多在政治上怀才不遇的人,都效仿老子隐居山林做隐士。
    传说老子隐居后活了200多岁,有人就认为这是老子修道的结果,所以后来的道学家就把老子尊为道教的始祖,认为修道可以长寿。其实在老子的时代,我国还没有什么宗教,而那时印度的释迦牟尼已创立了佛教。所以老子并没有参与宗教活动,创立道教。只是那时思想界很活跃,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出现了儒、墨、道、法,及阴阳家、名家、纵横家等许多学派,老子的思想自成一派,占据其中一定的席位,所以说老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哲学家,这在世界上也是公认的。
    老子西出路过函谷关时,被守关的关令尹喜拦住说:“老李先生呀,您要西去隐居了。为了您的学问不失传,请把它留下来吧!”这样,老子就把自己平日里记录下来的言论,还是即时写就的五千言的《老子》留给了尹喜,后人也才有了机会看到《老子》。《老子》》流传至今,不管帛书甲、乙本也好,郭店竹简也罢,乃至众多的通行本,都多亏了尹喜,如果没有他的挽留,《老子》就连同老子都隐居了,恐怕后世就难见到《老子》了。当然,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各种《老子》,都不是出自老子之手的原版,都是后人根据尹喜手中的版本传抄而来的。
    叫做《老子》是按照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叫法,春秋战国时期大多数的书名大都是取自“作者”的名字或称谓,如孟子的言论集叫《孟子》,荀子的言论集叫《荀子》,庄子的言论集叫《庄子》……而称《老子》为《道德经》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在帛书甲、乙本中都有“道篇”和“德篇”,二是有人认为《老子》是讲“道德”的书。我认为这两种提法都不切和《老子》的实质,因为在《老子》中没有“道德”一词,《老子》根本不是在讲道德,而是在讲“道的”德性论,即“道”的德性、品质、条件、功能、修养、变化等等特性。如叫做《道的经》论述“道”的理论,似乎贴切一些。
    《老子》虽只短短的五千余言,但包括了老子的全部思想内涵。如:“道”的观念,认为世间万物“道”是总宰,万物,包括人都要依各自的“道”,这个自然法则而发生、发展、灭亡;“无为”的观点,用自然法则对待事物,即万事都要顺其自然;柔弱的观念,柔弱是生存,坚强是死亡;清静的观念,安静是事物的归宿,燥是动乱,最后也要回归到静,人应守静笃,不可轻举妄动……再如他主张:做国君的应该没有欲望,百姓应该没有知识,人们就会淳朴;做国君的保持清静,不生事扰民,人们就会行为端正;不尚贤,人们就会不争……他还认为:上古以来,那些治国有方的圣人,都是不要人们明白,而是要人们糊涂,要人民头脑简单,没有志气,但要让他们吃的饱,身体好,这样人民就没有知识,没有欲望,就不会造反;他认为礼制和法制都不是治国的好办法,都是违背了“道”的原则。而上古的圣人是以“道”治国的,那样的小国寡民社会,没有文化,结绳记事,不发展科学技术,没有战争,才是理想的社会……
    老子的这些思想在当时还是赢得一些人的赞同,或接近、类同老子的思想,如宋鈃、尹文、田骈、慎到、庄子等,则被称为道家,和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墨子为代表的墨家,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并列于春秋时期的政治思想界。这时的道家还都是思想家,与后来的道教、道士并没有任何关系。
    这是从对老子的思想体系而称之的,而在研究老子上,人们把研究这个课题称为“老学”或“道学”。称“老学”是按对老子的称谓和《老子》的书名而取的,这种取法对后世也是有影响的,如研究《红楼梦》称为“红学”,研究钱钟书称为“钱学”。称“道学”则与《道德经》的书名,以及《老子》的首句“道可道,非常道”有关。还有一种叫法是“黄老学”,这“黄老学”中的“黄”是指上古时的皇帝,可皇帝只是个传说的人物,并没有什么言论,这“黄老学”就是指老子的思想和其他道家的哲学,加一“黄”字则多了些神秘色彩。
    在对《老子》的研究中有两种类型,一是注重对《老子》的版本校雠、文字的训诂上,一种注重《老子》的思想内涵上。这些研究已有2000多年,各种研老著作可谓汗牛充栋,并被译成各种文字在全世界流传。特别是近十几年,研老似形成一种热潮。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老子讲的“道”,不仅是事物运动的普遍规律,也是人们处世的普遍原则,可用于行为的各个方面。老子论述的万物普遍存在的矛盾、对立、运动、转化的基本规律至今仍有显现。老子哲学中的有些真理,经受了2500多年的检验,毛泽东也把老子的“祸福相依”,作为辩证法的典型范例。在中国历史上,凡在大乱之后建立的新王朝,都提倡老子哲学,还一时起到了遏制统治者的某些私欲,促进了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但由于《老子》原文艰涩难读,各种人可根据自己的观点、需要,去看待、理解、利用老子哲学中的某一方面。哲学家把《老子》视为政治哲学;思想家把《老子》看作是修养道德之作;军事家把《老子》当兵书看;气功师认为《老子》讲的是功法,是养生之道;道教徒把《老子》当经文背诵。
    在对《老子》的研究中,后来又产生了一种解读方法,他们在对《道德经》的研究上侧重于“道”的养生作用,当作修身养性的理论。首开把《道德经》》当作静气功理论的当属河上公,他把老子的“道”分为两种:常道,是自然生长之道;可道,是治国之道。而长生之道是根本,就要安静养神,以求长生不死。从此,以求长生不死的观点去注老解老者大有人在,《道德经》也就成了道教的理论基础。
    完全以长生、气功的观点注解《老子》的应是葛玄的《老子节解》,如老子说“清静为天下正”,葛玄解为这是教人“入深山,行清静,守自然。”老子说“以百姓之心为心。”葛玄说这是教人“行气”,以“神气为心”。老子说“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葛玄说这是教人“闭气咽液,下流丹田。”他把大国理解成脑袋,小国是丹田,要“胎息引之,还补其脑。”
    对于这认识、理解《老子》的人和方法,我称其为“道学家”,意在他们既不是“道学”,又不是“道家”,而是“老学”队伍里的一个派别,一种流派。而受这种养生修炼道学家的影响,到东汉时便出现了道教。道士们也发动过几次农民起义,其中最大的要算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多次起义的失败,使得道士们把精力转向了追求得道成仙上,他们认为老子之所以长寿,就是因为信道、得了道,“道”的关键就是清静、自然。这样老子开始被神化起来,尊为太上老君,唐玄宗还封其为玄元皇帝。随着老子地位的升迁,其他道家人物也跟着沾光,地位得到了提高。把庄子的著作称为《南华真经》,《列子》称作《冲虚真经》,和《道德经》一样被列为道教的经典,道士们背诵的经文。但起主导作用的还是《道德经》,在隋朝末年,一些道士讲道时,主要讲的就是《道德经》。只是到了宋朝道教分化成南北两派,以南宗、北宗相称。南宗的创始人张伯端把《道德经》和《阴符经》作为道教的主要经典;北宗的创始人王重阳只是把《道德经》列为必修之经。清末的杨鼎臣认为《道德经》崇尚柔弱,《阴符经》主张刚强;《道德经》让人愚昧,《阴符经》教人智慧。从这里可看到即使在道教内部,也是有不同的观点存在的。
    由于《老子》言精意深,和其人一样带有浓厚的朦胧色彩,因此,对《老子》怎么看都可,怎么理解都可,无可无不可。不存在那个派、那个人理解的对还是错的问题。因为老子已不在世,不可能请出来做证实,不存在有一个标准的答案。老子在世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重视,死后人们把它当成神,《老子》当成经典之作,这也正是老子伟大,《老子》深奥之处。
    只是各种理解应该接近老子的原意为好,在当前为了发扬光大老子思想,让年轻人认识《老子》,无论是老学研究者还是道学家,都应当力求用通俗的文字简明扼要地向人们介绍《老子》。而不应主观臆断,文字粗糙,叙述混乱,让人不得要领,比《老子》还“玄之又玄”。再有,对于不同的认识、观点,不同的流派,可以互相探讨,争论,各抒己见。但不应排斥或贬低对方。要互相补长取短,以提升自己的认知程度。
    老子非神,《老子》精深,老学长远,老学纷纭。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