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风民俗 > 物质生产 >

甘肃舟曲县 古老的水磨房


    
    水磨房里干活的农家妇女不大工夫就变成了“白”人。
    
    杨乙丑忙着用箩(分离面粉和麸子的工具)将磨出来的饲料粗细分离。水磨房内摆满了筛子、簸箕以及一些坛坛罐罐。
    
    水磨房由土木混合搭建而成,约莫普通一间房大小,搭在小河水流之上。
    
    水磨由磨房底部的水轮带动,天然清洁环保。
    
    大山深处的水磨房由引水道、水轮、磨盘和磨轴等部分组成,是无污染的环保磨面工具。这是水磨房外景。
    
    记者 曹志政文/图
    “两座山,空中挂,底下青龙翻八卦,石山一动大雪下。”这是一则关于水磨的谜语。千百年来,各种有关水磨的谜语、对联等在民间流传不息。北宋文学家王禹偁描写磨面人家的诗句:“但取心中正,无愁眼下迟。”就逐渐演变为水磨房的专用对联。
    在大多数人心目中已成为记忆的“水磨房”,在甘肃舟曲县峰迭乡磨沟村的大山深处依然在吱呀运转。磨沟也因水磨而得名,水磨养育了磨沟祖祖辈辈的山里人家。
    今年8月,记者在磨沟村大山里偶遇正在水磨房里给牲畜磨饲料的磨沟村民杨乙丑。这座水磨房由土木混合搭建而成,约莫普通一间房大小,搭在小河水流之上,房子下一个直径近两米的大水轮正在被水推着转动。走进水磨房,屋内漆黑一片,片刻之后方可见屋内一台水磨正在不紧不慢地转动,动力来自脚下那个转动的大水轮,沿着两扇磨盘的合缝处,白花花的粉状物正在往外流。除了脚下的水声,听不到一点磨子的响声。屋内摆满了筛子、簸箕以及一些坛坛罐罐。
    杨乙丑时而忙于在水磨上的方斗里搅动玉米粒,时而忙着用箩(分离面粉和麸子的工具)将磨出来的饲料粗细分离,时而用簸箕将玉米粒扇拨干净。水磨在不停地转动,杨乙丑忙得不亦乐乎。
    这台完全靠水力推动、零污染的水磨每小时可以磨粮食50斤。虽然近年来山沟里路通了,电也通了,电磨也普及了,但当地人家还是乐意用水磨磨大豆、扁豆、燕麦、荞麦等秋粮作物。
    “水磨磨的面吃起来香,但蒸的馒头有些黑。现在人吃的面已经不用水磨磨了,水磨一般都用于磨饲料。”杨乙丑说。
    顺着磨沟河水逆流而上,这样的水磨房有六台,其中四台仍在使用。水磨房分别属于不同的人家,都是世代流传下来的。杨乙丑磨饲料的这台水磨属于村民杨林玉家所有,水磨有多少年历史杨林玉也不知道,只知道是爷爷的传家宝。就连村里年龄最大的老人也不知道水磨到底有多少年的历史。
    磨沟村支书杨马林告诉记者,现在仍在使用的四台水磨几乎每天都在运转,虽然水磨属于不同人家,但其他村民使用后并不需要给所有者交钱,只是象征性地给上一点刚磨出来的饲料作为感谢,给多给少都是随意而为。
    杨马林说,多年来每个春夏秋冬,山里妇女都会聚在水磨房前边干活边拉家常,水磨房也是山沟里最热闹最有人气的地方。
    其实,水磨房作为农耕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生产工具,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古老而简单的水磨,见证着农业文明背景下人类的聪明才智。不论在长江流域还是黄河流域,只要水系较为发达的地区都曾经分布着大量的水磨房,记者就曾在甘肃礼县等山区看到过仍在使用中的水磨房。
    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藏在大山深处的水磨由于生产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等原因正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值得欣慰的是,当地文化旅游部门正在把水磨房当成历史文物加以保护,或作为旅游开发项目供游人参观。水磨房正在以另一种姿态延长它的生命。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