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风民俗 > 物质生产 >

客家的生产劳动民俗


    
    客家人崇文重教,“有田要养猪,有儿要读书”。河源客家农户都视猪为聚宝盆,宠爱有加,因此就产生出很多与猪有关的俚语与笑话。穷人莫断猪:意指家里再穷也要养猪,因为变卖一头猪可以抵挡不期而遇的灾祸或派大用场。猪大把门风:在以前养一头大猪是比较难的事,这是因为当时猪的品种和饲料配方落后,一头百斤以上的猪一般都要喂养一年左右,猪圈里常有大猪在养着,那是很风光和有体面的农家。五爪猪,养衰家:因为猪是偶蹄类动物,如果猪脚有五蹄那就是怪猪,会因为很难喂养而造成亏损。此俚语一般是大人骂调皮捣蛋的小孩子的话语。
    猪唔嗒,狗唔嚼:意指对某事物或买卖谁都知道无利可图,因此也就是无人问津的。我们可以从以上的谚语看出,猪在客家人生活中的重要。为什么客家人对于猪有这么多的观察与体会呢?原来,从前的客家人几乎把养猪当成家庭副业,以紫金县蓝
    塘镇为例,养猪最旺时,周边乡镇的农户多数都养猪,而且大多饲养母猪,所以会有卖猪仔的行业,因为养母猪比较符合经济效益,一则猪只可以解决家中厨余问题,二则其粪可供农作堆肥,三则可做为家中应急或额外的经济来源,所以,养猪事业对客家人而言,在繁荣农村经济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也有人说蓝塘镇周边漂亮的房舍的经济来源,很可能是跟他们擅养猪有关。河源客家人勤俭持家,素有吃捞水饭的习俗,把营养丰富的粥、米汤和加工粮食的副产品如米糠、酒糟、豆渣等同红薯苗斩碎煮熟,做成泔水养猪,日饲三餐,圈养不放,猪在这种特定的饲养条件下,吃得饱,睡得好,运动少,长得毛稀、皮薄、肉嫩、凹腰、肚大拖地。食之,集香、嫩、甜、脆于一体。在边远山区的一些农户养猪,只是用来贴补家用,不用饲料和添加剂。白天放养在山岗、田边吃草及杂物,早晚喂以从田间地头割来的猪草、米糠、薯藤,自己生产的玉米、红薯、蔬菜若有剩余,不能浪费也用来喂猪。
    在河源农村,用猪肠炒姜丝非常爽口诱人,作法也很多,其中又以客家传统烹调技巧更是独具一格的风味,加上白醋的酸浓口感,与软脆的大肠搭配的刚刚好,十足开胃下饭的一道菜。
    养鸡习俗
    鸡乃正义吉祥的象征。在客家人心目中,公鸡能抵挡一切恶势侵犯,是一种保护神。在客家民间常流行“凶神来犯,雄鸡来挡”,“鸡鸣凶神散”的说法。此外,在客家仪礼中,如婚礼、丧礼等多处都要行“斩煞”之仪,“斩煞”即宰鸡以驱凶势恶神。河源是一个纯客家地区,农人大多有养鸡的习俗,在长年累月中各地也形成了自己的品牌鸡,如东源漳溪有井背鸡、紫金好义有三黄胡须鸡等等,曾一度出口外地。如紫金好义的三黄胡须鸡曾是广东出口的三大名鸡品种之一,远销香港、澳门等地,一度持续了40余年。河源地处山区,多山地,养鸡普遍采用放养形式,以林地中的虫蚁、青草、柴叶等为食料,不足部分再辅以米糠、稻谷等。由于常常采用放养形式,有时自家的鸡与邻家的鸡混在一起难以区分,聪明的农人就在自家的鸡翅膀、鸡头等部位染上红色或者蓝色,更有的在鸡脚上套上铁环。其中最让人心痛的是鸡脚上套上铁环,鸡一生中就要带着脚环觅食奔跑。鸡长大后,脚环已难以取掉,有的已长到肉里面去了,直到被宰杀时才能取出来。
    客家俗有“无鸡不成宴”之说。鸡在家禽中最为营养、最为尊贵。客家人称鸡为“头牲”,位于三牲之首,由此可见鸡是相当营养的禽类,是美好尊贵高雅的象征,对于一向主张勤俭奋斗、海外开拓、力创一流的客家人,鸡在他们的心目中的地位它物无以替代,在民间也常流行“宁作鸡头,不做凤尾”、“鸡口牛后”、“鸡尸牛从”之说。这无疑反映了鸡在客家人心目中的位置和特定的隐喻。鸡在客家地区普遍养殖,是较易攫取的禽类。在环境恶劣,生产力低下、交通不便的客家山区,鸡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营养,成为日常生活中,人们待客最为普遍的菜肴,通常以家鸡、鸡蛋待客为最高礼节,陌生人到访,如来访的是老人,便会以蛋羹或酒酿蛋待客;如若是成年人,大多以杀鸡待客;如是小孩,一般则煮鸡蛋相送,不同的来访者款待方式不一。由此可见,鸡不但体现了客家人的好客,还展现客家人的友善,在客家人的心目中有其独特的文化含义。
    蚕桑
    河源种桑养蚕始于民国初年。河源县刘允中从顺德引进蚕桑,创办蚕桑试验场,逐步推广,辖区一些乡镇均有不同规模的蚕桑生产,曾一度出现“栽桑遍野,比户育蚕”之景。但由于大多数蚕系分户自养,桑树栽培技术“墨守旧法,不事改善”,采用人体暖种催青,且带迷信色彩,故蚕桑生产技术落后。解放后,逐步加强桑园建设,引进良种,合理植枝,科学施肥和除虫防病,在育蚕上推行新法催青,标准化养蚕,一年多季养蚕布局,大大提高了蚕茧产量。
    河源一些地方蚕农有着许多传统习俗。育蚕前,须焚香沐浴,清心洁身,洗净蚕匾,消毒蚕室,方始养蚕。有“谷雨三朝蚕掸鸟”之俗,从掸鸟日起为“蚕月”,俗称“蚕关门”,言行禁忌颇多,陌生人严禁入蚕室。蚕茧出售后方可解禁,称“蚕开门”,届时备以酒菜,一则供奉酬谢蚕神,二来至亲好友相互往来作客庆贺。定日祭祀,每年逢农历十二月十二日为“蚕花日”,此日蚕农到“先蚕坛”(蚕神供奉场所),或在家祭祀蚕神,祈祷明年蚕茧丰收。
    养画眉习俗
    客家人喜爱花鸟虫鱼,除了在庭院里种花养草外,还喜受养鸟赏鸟。每天早上,天晴的话,紫金县城的秋香江边的公园里聚集着许多玩画眉鸟的人,带着自家养的鸟来溜。一边,鸟儿们叽叽喳喳地在相互“学舌”,另一边是鸟主人们在交流着养鸟经验。行内人把这种场所戏称为沙龙。鸟主人们说,要想让自己养的鸟叫得好听,得经常把它带到这儿来,学习其它鸟的叫声。画眉自古以鸣声美妙而著称。百灵、云雀的歌声虽美,也难比画眉的娇音妙语、复杂多变。画眉鸣唱,可分为“大叫”、“小叫”。“大叫”时声音高亢,开阔奔放,给人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之感。“小叫”者,是指不拘时间早晚,高兴时即唱,歌声不绝。画眉的鸣唱胜似笛笙,使人不禁联想到“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的诗句。
    最精彩的、最具观赏性的莫过于斗画眉了。画眉被客家人民喻为美丽的化身,有美丽的羽毛,精干的身段,嘴尖而好斗。斗画眉自古时就盛行。在我市紫金一些地方,还保存每年农历正月十五还有斗画眉的习俗。每逢这一天,养画眉者,会集在广场上,让画眉赛叫声、比搏杀。斗画眉分两种斗法:一种是隔笼斗,另一种是开笼斗,也叫“滚笼”。画眉打斗的姿势有各种不同的称呼。如用嘴尖啄对方头,叫“打箍头”、“双龙夺珠”,还有打侧眼、打侧翅、滚绣球等等。斗败的画眉受伤惨叫着满笼逃,斗胜的画眉当即披红挂彩鸣炮发奖。一轮一轮的开斗,直把参斗之鸟斗完为止,更有趣的是对每个斗胜的鸟,常冠以“鸟王”称号。斗画眉,如今在紫金一带已成为人们喜爱的娱乐项目。当然,“林中歌手”、“笼中将军”也给画眉带来“圈中之灾”。有经验的捕鸟人,掌握了画眉鸟之间一山不容二鸟的习性!捕鸟时,在一座山脚下支起一架柔柔的丝网,丝网下放一只装着画眉鸟的竹笼。每当笼中的画眉鸟叫起时,远处的山头就有画眉鸟的叫声由远而近,飞来后都被沾在丝网上动弹不得。画眉栖息于山丘的树丛间,筑巢于灌木丛密相间的小树上,多为单独觅食,很少结群活动。画眉爱清洁、讲卫生。它一年四季,几乎天天都洗澡。我市河流纵横交错,水库、小溪众多,淡水资源丰富,湿润度较大。因此,这些地区的昆虫、植物种籽和植物果实都比较多。这些自然条件,很适宜于画眉的繁衍、生长、生活和栖息。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