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风民俗 > 物质生产 >

古代丝绸品种之缂丝


    
    缂丝在古代最初叫织成,后来因其表面花纹和地纹的连接处有明显像刀刻一般的断痕,自宋代起又叫刻丝、剋丝、克丝。它实际上是一种以蚕丝为经线,各色熟丝为纬线,用结织技术织作的一种高级显花织物。缂丝的起源很早,可以追溯到汉代,当时达官贵人祭祀天地和参加重要典礼的礼服就是用它为衣料制成的(《后汉书·舆服志》:“公侯九卿之下,(衮〔un滚〕服)皆为织成”)。晋以后缂丝织作技术有了较大进步,织品日臻精细,出现了一些以佛像、人物和各种物体作纹样主题的织物。同时,它在织物中的地位也大为提高,除了皇帝的衮服逐渐地改用缂丝外,在其他需要织物显示尊贵的地方也一律以缂丝充任。例如,南北朝和唐代的内府,在整理其收藏的王羲之、王献之书法时,对于上品均用缂丝装裱,较次的用锦装裱(张怀瓘〔guan冠〕《二王书录》)。至宋代,缂丝不仅在织作技术方面达到了完全成熟的程度,在制作原则上,也起了很大变化,即从单纯制作服用的织物,发展为兼作专供欣赏的纯艺术品。宋、元、明、清四代出现了许多具有熟练技术的缂丝名匠,其中最为著名的有南宋的朱克柔、沈子番、吴煦,明代的朱良栋、吴圻等。他们都有不少传世佳作,如朱克柔有《莲塘乳鸭图》、《山茶》、《牡丹》等,其作品特点是手法细腻,运丝流畅,配色柔和,晕渲效果好,立体感强。沈子番有《青碧山水》、《花鸟》、《山水》、《梅花寒鹊》,其作品特点是手法刚劲,花枝挺秀,色彩浓淡相宜。这些名家之作,不但可与所仿名人书画一争长短,有的艺术水平和价值甚至远远的超过了原作,对后世影响很大。
    缂丝虽属平纹织物,但它的织法是采用通经断纬的方法织成的,较特殊。织前,先将画稿或画样衬于经纱之下,织工用笔将花纹轮廓描绘到经纱上;织时,不是只用一把梭子通投到底,而是根据花纹图案的不同颜色,把每梭纬纱分成几段,用若干把具有各种色彩的小梭子分织。宋代庄绰曾在他写的《鸡肋篇》中对缂丝的织造特点作过详细描述:“定州织刻丝,不用大机,以熟色丝经于木棦之上,随所欲作花草禽兽
    状。以小梭织纬时,先留其处,方以杂色线缀于经线之上,合以成文。若不相连,承空视之,如雕缕之象,故名刻丝。如妇人一衣,终岁可得,虽作百花,使不相类亦可,盖纬线非通梭所织也”。其中所谓“盖纬线非通梭所织也”就是指断纬而言(图4)。
    
    图4 缂丝结构图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