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风民俗 > 物质生产 >

明清时期的造纸技术(二)


    造纸术虽早在2000多年前即已发明,但直到明清时期才出现有关造纸技术的系统而明确的记载,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此时是集大成阶段的原因之一。早期技术记载均反映造纸术最发达地区的实际情况。我们知道,明初(公元1368—1398年)曾在江西南昌府及广信府设官局造纸供内廷使用。而王宗沐撰修的《江西大志》中《楮书》篇便反映此时此地造楮皮纸的技术实况。广信府在今上饶地区,铅山县及玉山县是最大制造中心。30年前我曾到当地采访,从古老县城街坊的明清遗址中仍可想见当时造纸及转运销售时之盛况。据《江西大志》记载,明初官局纸坊所用原料楮皮来自湖广,竹丝来自福建,但百结皮为玉山土产,抄纸用竹帘来自安徽、浙江,通过商贩运至本府。关于制造技术,书中也作了详细的叙述。整个过程包括22道工序,相当繁杂,要对皮料进行三次蒸煮、两次自然漂白和三次洗涤。这样处理的纸必是洁白、匀细的高级楮皮纸,而一般皮纸只经两次蒸煮、两次漂白。由于此处所造之纸供皇家御用,不计工本,因而用了复杂的制造过程。抄造时要六人举荡大帘,所用抄纸帘由绝细竹条用黄丝线编成。
    至于说到竹纸,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其《天工开物·杀青》章中作了详细记载,所反映的是江南技术。将竹料砍下后入池塘沤制,再槌打并去掉粗壳,以石灰水浆制,此后将竹料蒸煮、洗涤。经这样处理后,更以草木灰水再次蒸煮、洗涤,经舂捣后成浆。加杨桃藤水与纸浆调匀后即行抄造。过程经18道工序,造竹纸与皮纸工序大同小异,因为原料都是生纤维,而竹纸则是用竹的茎杆纤维为原料,皮纸则用韧皮纤维,这是相异之点。从技术经济学角度看,《江西大志》中所述工序过程有浪费现象,没有《天工开物》所述过程简练。正确的技术方案应是用尽可能简便的手续、更少的能源及劳力消耗,使原料受最小的损失,达到最佳效果。与官办槽坊不同,民营纸坊在造纸过程中特别讲求经济效益,有时其所造之纸质量反而较高。《天工开物》所载技术就是民间纸坊所用技术。
    像明代一样,清代也颇多造纸技术记载,尤其详于竹纸。清人严如煜在《三省边防备览》之《山货》卷中对陕西南部定远、西乡竹纸制造记述颇详。最先提到纸厂地址的选择,必须在盛产树林、有青石而且近水之地,“有树则有柴,有石方可烧〔石〕灰,有水方能浸料”,而最好还靠近竹林。陕南以水竹为原料,生产毛边纸、黄表纸、二则纸(大纸)等。书中所述清道光年间陕南造竹纸与明崇祯年间《天工开物》所述江南技术大同小异,而以后者为先进。
    明清时著名的宣纸制造此处亦须提及。其主要原料是榆科的青檀树皮,故宣纸是一种皮纸,其制造技术应与楮皮纸、桑皮纸完全相同。宣纸主产于安徽泾县,操此业者多为曹姓、翟姓。因为泾县旧属宣州府,故泾县纸称为宣纸。据清代《曹氏宗谱》所载,宋元之际曹大三自宣城迁往泾县西乡小岭,见遍山盛产青檀,乃以造纸为业,从此世代相传。至明代宣纸已引起文人注意,如明代学者沈德符《飞凫语略》云:“此外则泾县纸粘之斋壁,阅岁亦堪入用。”实际上“泾县纸”比宣纸更名实相符。明末人方以智《物理小识》也说,当时的皮纸“推兴国、泾县”。宣纸虽主要原料为青檀皮,但因不断砍伐,原料供应不足,往往还要配入楮皮或稻草。明清时上等宣纸供内廷、官府公文用纸及书画用纸,科举时所用长丈余的榜纸有时也用宣纸。宣纸特点是洁白柔韧、表面平滑、受墨性好,遂逐步成为名纸。宣纸之所以好,在于制造时精工细作。原料亦不一定非用青檀皮不可,从造纸学角度看,凡含韧皮纤维多的木本植物均可造纸。但向青檀皮中掺入稻草,反不如掺楮皮为佳,稻草纤维短,成纸易于老化。
    
    《天工开物》载竹纸制造工艺过程图
    明清时在纸的加工方面集历代之大成,各种历史上名纸这时都恢复生产,同时又推出一些新的品种。明代加工纸中最著名的是宣德贡笺,制于宣德年间(公元1426—1435年),有不少品种,与宣德炉、宣德瓷齐名。此后仍继续生产,多供内府使用,后从内府传出,遂为世人推重。《飞凫语略》说,自从宣德纸从内府传出后,就像宋代宣和龙凤笺、金粟藏经纸那样受人珍重,舍不得在上面作书画,只用于书画卷轴的装饰。清代大臣查慎行咏宣德纸诗中称:“小印分明宣德年,南唐西蜀价争传。侬家自爱陈清款,不取金花五色笺。”自注:“宣德贡笺有‘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造素馨纸’印,又有五色粉笺、五色金花笺、五色大帘纸、磁青纸,以陈清款为第一。”可见清初时已将宣德贡笺与五代南唐时的澄心堂纸并称为稀世名纸,而宣德纸还分为本色纸、五色粉笺、五色金花纸、五色大帘纸、磁青纸等品种。我们料想,宣德纸应是江西官局抄造,而非安徽泾县宣纸。据沈初(公元1735年—?)《西清笔记》载,以宣德瓷青纸做成“羊脑笺”亦为名品。以羊脑和顶烟墨窨〔yin印〕藏,久而涂于纸面,砑光成笺,黑如漆、明如镜,始自宣德年,用以写经经久不坏,且虫不能蛀。我曾见过此纸,写以泥金,纸厚硬如革板,确如沈初所形容的。宣德瓷青纸以靛蓝染料染成,色与青花瓷相像,故名。
    明代还仿制唐薛涛笺及宋金粟笺,产于徽州府。还有在薛涛笺上加云母粉者,有耀眼光泽。苏州一带的洒金笺及松江谭笺也名重一时。清代加工纸品种最多,传世者也不在少数。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仿澄心堂纸、宋金粟纸、薛涛笺、元明仁殿纸,都有实物遗存。仿澄心堂纸亦制于安徽,斗方式,纸较厚,多为彩色粉笺,绘以泥金山水、花鸟,纸上有小印曰“乾隆年仿澄心堂纸”。薛涛笺为长方形粉红小笺,有小印“薛涛笺”。仿明仁殿纸(53厘米×121.4厘米)为黄色粉蜡笺,用泥金绘如意纹,纸厚硬,更在纸面贴上碎金片,亦有小印曰“乾隆年仿明仁殿纸”。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创制的梅花玉版笺在乾隆时亦继续生产,斗方式粉蜡纸,再以泥金或泥银绘出冰梅图案,钤“梅花玉版笺”朱印。我们还见过乾隆时描金云龙五色蜡笺,施以粉彩,再加蜡砑光,用泥金绘出云龙纹画(约50厘米×95厘米)。这类纸除云龙纹外,还绘以花鸟、山水、折枝花、博古图等。所用材料一律是皮纸。这些纸用于宫内写宜春帖子诗句作室内装饰。加工精绘者均为宫廷画师,画风受蒋廷锡(公元1668—1732年)、邹一桂(公元1686—1774年)及张宗苍(公元1686年—?)等人影响。上述彩色洒金或泥金粉蜡笺造价很高,贵者每张费银六两,可与锦缎相比。明清时用上等坚韧皮纸制成本色或五色砑光纸,图案有山水、花鸟、人物、鱼虫、龙凤、云水纹及文字等,有时出于画家之手。同时还生产传统的罗纹纸、发笺、云母笺及各种彩色雕版印花壁纸。凡历史上出现的加工纸,这时都应有尽有。
    明清时为我们提供的另一技术财富,是关于各种加工纸的技术记载。在这之前,人们只著录某一加工纸名称,很少介绍其具体加工技术。而明人屠隆《考槃余事》及冯梦祯(公元1548—1605年)《快雪堂漫录》二书较集中地谈到各种纸加工技术,包括染制宋笺法、造金银印花笺法、造槌白纸法及染纸作画不用胶法。对我们今天恢复传统加工纸有参考价值。
    总之,明清在纸的制造及加工上吸取了历代经验,达到最高水平,但仍停留在手工生产阶段。与此同时,西方在产业革命后造纸业却长足发展,后来居上。1750年荷兰人发明新式机械打浆机,1798年法国发明长网造纸机,19世纪更有了化学木浆纸,造纸由手工生产向大机器生产过渡。从此中国造纸技术逐渐落伍。只是清末才又从西方引进机器造纸技术,在上海及其他地方也相继建厂投产。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之际,在中国是手工纸与机制纸并存时期,但仍以手工纸为大宗,同时也以印刷机用两种纸印刷。再往后,机制纸产量大增,最终取代手工纸成为主要用纸。回顾中国2100多年造纸技术史可以看到,从公元前2世纪起直至18世纪的2000年间中国在造纸技术领域内完成了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无数发明,而且在世界上长期居于领先的地位。中国向世界提供的是造纸及加工的完整技术体系,近代造纸工艺的各种技术与设备形态几乎都可在中国找到最初的发展模式。研究表明,就造纸技术体系而言,很多重大发明与革新大多完成于中国,当然其他国家也做出许多贡献,尤其18世纪以后欧洲人在机制纸方面的技术潜力得以充分发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