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风民俗 > 物质生产 >

古代农业:巧因物情,化害为利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不是彼此孤立,而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人们对这种关系巧妙地加以利用,也可以使它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从总体上提高农业生物的生产能力。
    我国在种植业方面所创造的丰富多彩的轮作倒茬、间套混作方式,就是建立在对作物种间互抑或互利关系的深刻认识上,从而顺应物情,趋利避害。如陈旉推荐桑树下种苎麻,由于桑根深,苎根浅,“并不相妨”,而且给苎麻施肥时,桑亦获得肥料,对两者都有好处。贾思勰提倡槐树籽和大麻籽混播,不但在槐树苗长大前增加生产物,而且可以利用大麻直立生长的特点,迫使槐树也直立生长。楮[chu 楚]树籽和大麻籽混播,到了冬天可以利用大麻植株为楮树苗保暖。
    在畜牧业方面,利用人类不能直接食用的农作物秸秆糠秕饲畜,畜产品除供人类食用外,其粪溺皮毛骨羽用于肥田,还利用畜力耕作,这已是基于农牧互养关系的多层次的循环利用,虽然是属于比较低级的形式。稻田养鱼,鱼吃杂草,鱼屎肥田,鱼稻两利,亦属此列。在池塘养鱼中,我国古代普遍实行草鱼、鲢鱼等鱼类混养。古人指出混养的好处是,“草鱼食草,鲢则食草鱼之矢(屎),鲢食矢而近其尾,则草鱼畏痒而游,草游,鲢又随觅之。凡鱼游则尾动,定则否,故鲢草两相逐而易肥。”(《广志绎》)这是对某些鱼类共生优势的利用。
    生物间的互抑也可以化害为利,使之造福于人。人们利用桑树最初是采吃桑椹,这时专以桑叶为食的蚕真是为害不浅,但当人们转而利用蚕茧缫丝后,它就由残桑的害虫转化为“功被天下”的益虫了。水獭是鱼类天敌,人工鱼池的祸害,但当人们饲养它来捕鱼时,它就转化为人类的助手了。鱼鹰捕鱼也属此列。我国人民对自然界各种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的现象的认识和利用是很早的。例如上古时代人民把猫和虎作为大蜡礼中报祭的对象之一,因为他们知道猫和虎能捕食农田中的害兽——田鼠和田豕。这种经验的发展,产生了我国传统农业中颇有特色的生物防治技术。西晋人嵇含所著《南方草木状》等书中记载我国南方地区有人饲养并出售黄猄〔jing 京〕蚁用以防治柑橘树的害虫,被外国学者称誉为世界上生物防治的最早事例。我国古代保护益鸟,养鸭治蝗和养鸭治稻田蟛蜞〔pengqi 彭其〕(螃蟹类,体小,生长在水中,是稻田中害虫)等,都是利用生物间的互抑关系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