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风民俗 > 物质生产 >

集约土地利用方式(三)


    
    间套作和轮作复种已是一种多物种、多层次的立体布局,这种充分利用土地的方法还可以从大田扩展到水体,从种植业扩展到多种经营。例如,汉代已出现利用陂塘灌溉种稻,塘内养鱼种莲,堤上植树的综合土地利用方式,考古工作者已发现许多反映这种情况的汉代陂塘水田模型。陈旉《农书》总结了高田凿池蓄水种稻,堤上植桑系牛的经验。明清时代,一些低洼地区(主要是长江下游和珠江三角洲)比较广泛地采取了堤塘生产方式:低洼地挖池,堆土为堤(或称“基”),池中养鱼,堤上植桑(或种果、蔗及其他作物),桑叶饲蚕,蚕矢(屎)饲鱼,池泥壅桑,循环利用。如珠江三角洲有桑基鱼塘、果基鱼塘、蔗基鱼塘、稻基鱼塘等。有的地方还加入了畜禽生产和大田生产的内容。如明嘉靖年间谭晓兄弟在江苏常熟开发荒洼地,最洼处凿为鱼池,次洼处种植菰、茈[ci 词] (荸荠)、菱、芡等水生植物,有条件的开成菜畦;池上架笼舍养鸡猪,利用其粪饲鱼,田地周围筑高塍,其上植梅桃诸果。据《补农书》等记载,明末清初浙江嘉湖地区形成“农-桑-鱼-畜”相结合的生产方式:圩外养鱼,圩上植桑,圩内种稻,又以桑叶饲羊,羊粪壅桑,或以大田作物的副产品或废脚料饲畜禽,畜禽粪作肥料或饲鱼,塘泥肥田种禾等。这些生产方式,巧妙地利用水陆资源和各种农业生物之间的互养关系,组成合理的食物链和能量流,形成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较高的人工生态系统,把土地利用率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当前,在对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中,把传统经验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全国各地正在掀起研究和推广各种立体农业模式的热潮。立体农业的主要特点是多种生物共处与多层次配置,来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产品商品率。这种立体农业的雏形,明清时代即已出现,它预示着农业发展的一种方向,具有深远的意义。
    中国传统农业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为其主攻方向,而这就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基础。集约的土地利用方式与精耕细作是互为表里的。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