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风民俗 > 物质生产 >

古人对土地环境的改造


    
    耕作、施肥、排灌、农田结构改良和合理的耕作栽培制度等,都是古人对土地环境改造的方式,方式层出不穷。另外,古人对土地改造的原因也会死多种多样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天人之间的互动。
    土脉论与土宜论是耕作改土的理论基础。《吕氏春秋·任地》:“凡耕之大方,力者欲柔,柔者欲力;息者欲劳,劳者欲息;棘者欲肥,肥者欲棘;急者欲缓,缓者欲急;湿者欲燥,燥者欲湿。”这是土壤性状的五对矛盾,其中力柔是指土质的硬软,急缓是指土壤肥力释放的快慢。处理这些矛盾要求适度,防止偏颇。西汉《氾胜之书》进一步把上述要求概括为“和土”这样一个总原则。“和”是古人心目中自然界和社会秩序和谐的理想状态。“和土”就是力求土壤达到肥瘠、刚柔、燥湿适中的最佳状态。如坚固的土壤要反复“耕摩”,所谓“强土而弱之”,松软的土壤要反复“耕蔺(镇压)”,以至驱牛羊践踏,所谓“弱土而强之”。土壤以松紧适度、形成团粒结构者为佳。古人诚无团粒结构之概念,但在实际经验中懂得何种土壤状态最利于作物生长,他们用“和”这样一个笼统的概念来表达这种认识。抽象模糊的哲理性概念和具体细致的感性经验的结合,正是中国传统农学的特点之一。
    通过耕作措施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以黄河流域旱地耕作体系最为典型。由于黄河流域春旱多风,人们很早就懂得播种后立即覆土——“耰”〔you优〕。春秋时人们明确提出“深耕疾耰”的技术要求。但早期的耕作只是即将播种时进行的简单的松土,耕和耰都是和播种不可分的。汉魏以来,随着牛耕铁犁的推广,始则出现畜力牵引的耱〔mo 莫〕和挞代替原来手工操作的耰,继之又出现了畜力耙,这样,耕作就可以在播种前反复进行。每次耕翻都要用耙把坷垃耙碎,然后用耱进一步把表土耱细耱平,切断土壤毛细管,避免水分蒸发,使土壤形成上虚下实、保水保肥性能良好的耕层结构。有了这套工具和方法,又可以通过秋耕蓄秋雨以济春旱,秋耕因而受到人们的重视。播种以后要及时镇压,这不但能使种土相亲,而且可以连通土壤的毛细管,把土壤中的水分提上来(提墒),以利出苗。出苗后则要进行及时而细致的中耕。中耕与否,是中国传统农业与中世纪西欧农业的重要区别之一。前面曾经谈到,西周时人们对中耕已很重视,以后人们又总结了一套锄早、锄小(草小时锄)、锄了、锄不厌数(不怕次数多)和按苗情墒情定锄法的技术。民谚说:锄头中有水又有火。可见中国农民早已认识到中耕既能抗旱又能提高地温促进庄稼生长。耕-耙-耱(耢)-压-锄,这是黄河流域旱地耕作技术体系的主要环节,由于有了这一精细而巧妙的耕作体系,黄河流域春旱的威胁在相当程度上获得了缓解。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