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风民俗 > 民间习俗 > 祝寿习俗 >

合肥寿俗


    
    合肥寿俗
    王贤友
    欢天喜地到寿堂,
    见寿星,打一躬,
    讨碗寿酒喝几盅。
    寿桃寿果样样有,
    寿烛寿灯满堂红。
    有副对联挂西东:
    东海长流水,
    青山不老松。                ——合肥祝寿歌
    一、
    在我国古代有所谓“五福”说法,是指五种人生的理想。五福民间的说法是福、禄、寿、喜、财。但古籍的说法略有不同,如《尚书洪范》说:“五福,一曰寿,二曰福,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不仅寿居首位,而且其他几福也多与此有关,比如康宁、考终命。古人解释,考终命为“皆生姣好以至老也”,与寿有一定的关系。可见,人的一生,寿是至关重要的,健康长寿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合肥民风淳朴,人性喜善,历有尊老、敬老之风尚。民间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并不把寿诞礼俗看得可有可无,对此十分重视;即使寿星们不在意,子孙也要在这种可以代代相沿的礼仪上做文章。
    因此人们不仅在现实生活领域千方百计地寻求、实践长寿之道,也苦心孤诣地在信仰、礼仪生活里创造、应用长寿之术。首先,人们创造了祝福、庆贺长寿的礼仪——寿礼。其次,根据社会价值观等赋予一些行为以特定的意义,比如对人弄刀折寿……从而趋利就福、远祸避患,将一些心理付诸在仪式上。再次,还创造了寿星这样一位吉祥人物,时常加以礼奉,以现“孝”的传统文化;在合肥民间并有把寿字用许多形体写出来,组成“百寿图”;也有择定许多长寿的象征物,入诗入画,借以寄托长寿愿望。所有这些,构成了传统寿诞礼俗的丰富画卷,而其中寿礼最为突出。
    寿诞礼仪是在生日时举行的人生礼仪,终生要重复好多次。不过,这些在生日举行的礼仪因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差别。虽然这些礼仪的中心意义都在于祝福、庆贺、健康长寿,但小时候的一般不叫做寿,而俗称“过生日”。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子、青年人做寿是不妥的,要折寿。只有到了一定的年纪,才能举行寿礼。但是,如果父母在世,即使年过半百也是不能“做寿”的,因为“尊亲在不敢言老”。
    过生日对儿童、少年以及青年人来说,是值得高兴和庆贺的事情,父母家人一般都要以某种仪式予以庆贺、祝福。这种礼仪虽不像其他人生大礼那样隆重,却也明晰地记录着青少年成长的脚步。当此之时,人们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往往能增添一些生活的信心和智慧。在传统社会,小孩子过生日往往要举办家宴庆贺。生日忌喝“米、汤”、“粘粥”,俗话说喝了要“一年糊涂”。此外,孩子过生日这天不受打骂,否则不长,小孩过生日也有接受贺礼的。
    寿礼俗称“过生日”,此外,还有“做寿”、“祝寿”、“庆寿”、“贺寿” 等名称。特定年龄又有特定称呼,如“庆八十”、“贺六十”、“古稀之寿”等等。男女寿诞也有不同的称呼,比如男称椿寿、女称萱寿。因为我国古代以椿萱代父母,“椿萱并寿,兰桂齐芳”里的椿萱指的就是这层意思。
    合肥做寿礼一般在40岁以上才开始举行,甚至更晚,没有统一的年龄。有的地方则不论年龄,只要添了孙子、留了胡子就可庆寿了。但一致的规律是:越做越大,越隆重,整数之寿(俗称“整寿”)较零数隆重。合肥俗语云:“人逢七十古来稀”,因而这个年龄以后的寿礼很是隆重,“80大寿”往往是寿礼之极。逢十、逢五之外,其他零数一般不大办寿礼的,要办,规模也比较小。
    在寿庆中,还有一个不是“大寿”的庆贺之俗,那就是六十六岁时的“六六大寿”。此寿为出嫁的女儿和女婿为岳翁举办的寿庆,即在父母六十六岁生日时,出嫁的女儿用猪腿肉切成六十六小块,形如豆瓣,俗称:“豆瓣肉”,红烧后,盖在一碗大米饭上,连同一双筷子,一并置于篮内,上盖红布,由女儿女婿给岳父或岳母送去,请寿翁品尝,以示祝寿。肉块多,寓意老人长寿,老人在爆竹声中美餐一顿。民间有“六十六,女儿家里吃碗肉”的寿谚。
    在合肥民间,还有本命年的习俗,是指十二年一遇的农年属相所在的年份。
    人们认为,“本命年犯太岁,太岁当头坐,无喜必有祸”,因此,本命年多被视为不吉利的年份。如遇本命年过生日或做寿,除了上面的礼俗外,小孩要穿红背心,红裤衩,大人也要穿一件红色的内衣,认为这样才能避凶趋吉。本命年的穿红习俗,是源于中国汉民族对于红色的崇拜。
    二、
    合肥传统寿礼有一套仪规。到了生日那天,先要设寿堂,燃寿烛,挂寿幛,铺排陈设,张灯结彩,布置一新。古时寿堂布置,一般在堂屋墙壁正中,男寿挂南极仙翁画,女寿挂瑶池王母画。民间做寿时挂的“寿星”,在晋代干宝《搜神记》中就有拟人化的形象,唐宋时产生了寿星的神像,现代常见的寿星像基本上是明代的造型,白胡须,秃顶,高额头上有三道皱纹,身材矮小,和蔼可亲,谓“南极仙翁”,其实他就是传说中的老子。做寿当天,寿堂正中设寿星老人之位,司仪主持仪式,亲友、晚辈都要来贺寿,寿星的子女要在门口接待来客。祝寿仪式开始时,先由司仪宣布祝寿开始,由全家人代表和宾朋代表致“祝寿辞”,然后全体起立向寿星拜寿,一般平辈一揖,晚辈鞠躬,客人拜寿时,向寿星献寿礼。大家还要簇拥着寿星唱“祝寿歌”。有的设寿筵招待,宴毕,由老寿星象征性地吹蛋糕上的寿烛,最后分食蛋糕。也有只招待蛋糕、不设酒筵者,分食蛋糕时,有茶或饮料招待。
    有条件的大户家庭,晚上还请戏班子唱戏,多是《郭子仪祝寿》、《八仙祝寿》。当然平常人家也有不设寿堂,只设寿案的。旧时,多是到香蜡铺请一份木刻水印的“本命延年寿星君”的神马儿,夹在神祇夹子上,头前摆上寿桃、寿面,点上一对红蜡,压一份敬神钱粮而已。
    寿筵是寿礼的重要一环,祝寿当天往往大办宴席,款待来客。宴席的肴馔不外乎是鸡鸭鱼肉、山珍海味,但少不了的是面,俗称“长寿面”。贺寿的来客都要携带寿礼的,诸如寿桃、寿糕、寿面、寿烛、寿屏、寿幛、寿联、寿彩、万年伞等。这些礼品中但凡能缀饰、点画图案的,一般都要加上一些象征长寿的图案等。此外,各地又有独具特色和意蕴的礼品。四十岁以下者的大、小生日,以及五十岁以上者的小生日,一般只进行“家祝、家庆”,即全家人为过生日或寿者祝贺庆寿,蒸制寿糕、寿桃(有的用生日蛋糕代替),吃长寿面,设家宴。在蛋糕上点燃的生日蜡烛,一般一岁一支,如是高寿,则以一代十。先由过生日者或寿者吹蜡烛,然后分食蛋糕。
    合肥民间做寿的寿筵,一般是寿龄越大越丰盛,礼仪也是寿龄越大越隆重,民间俗称五十为做寿,六十称甲子诞,七十设古稀宴,八十摆大寿酒。
    在寿庆前,对与寿星平辈、长辈以及有声望的人都要送去寿庆柬贴,并有寿星子女具名,具体写法:*月*日为家严(父寿用“家严”或“家父”,母寿用“家慈”或“家母”,双寿则用“家严、慈”)xxx寿辰/恭请/阖第光临/xxx 率子孙鞠躬/席设:xxx本宅/时间x时正。
    寿诞庆贺,贫富之家截然不同。贫家生日“大人一顿饭,小孩一个蛋”就算过过生日或贺过寿。而富豪权贵之家,不仅有做寿、贺寿等礼仪,而且还有“暖寿”的习俗。
    暖寿是于寿诞前一天举行的贺寿礼仪。是日,晚辈们请面工艺人,用糯米粉制成鱼、百合、寿桃、笋子等形状的“花圆子”,蒸熟后,在上面插上天竹叶子,涂上不同的颜色,使这些“花圆子”形态逼真,栩栩如生。在花圆子中,以寿桃为主,每个重达二、三斤,寿桃的数目也十分讲究,一般老人过五十岁,要做六至八个寿桃,最多者十二个;如过六十大寿,则做八至二十个,人的年龄超高,做的寿桃越多,但寿桃数必须成双,不能做单数,即所谓“逢双不逢单”,也有些地方敬献寿桃数为九个,其中一桃象征“寿”,其余八桃象征“八仙”,称“八仙庆寿”。
    另外,要备鱼、肉、面条若干斤,顶部点红的馒头若干只,糕若干条,鸡蛋若干只,在数字上,也必须成双。同时备炮仗若干筒,鞭炮若干挂。
    上述礼品准备好后一同放入礼品盒或竹篮中,送给老人“暖寿”。随着时代的发展,后来在祝寿礼物中又加进了布料、衣服和日用工艺品等。“暖寿”习俗只限于五十岁以上的老人祝寿。四十岁以下不用此俗。尽管“暖寿”之俗较为繁琐,但其中包含着一片敬老之心。
    对于晚辈送来的暖寿礼物,除布料、衣物全数收下外,花圆子、馒头等只收半数,半数退还送礼者。收下的花圆子、馒头,也大部分赠给前来祝寿的众亲友。
    在亲朋好友送的礼物中,有字画及青松、绿竹等盆景和梅、兰、菊等花卉,也有送衣物和老人用品的。
    在祝寿习俗中,还有一种自贺自祝的,称为“自寿”。每逢寿日,寿者赋诗、写词、作画,抒发感慨、抱负,用以自勉或教育子侄和孙辈。
    时至今日,合肥寿庆方式和内容都有了很大改变。简化为设丰富寿筵招待来宾,宴庆时,先有寿星吹生日蛋糕上的蜡烛,分吃蛋糕,年轻人或晚辈为渲染喜庆气氛,互相涂抹蛋糕。接着每人吃一点寿面,然后才开始饮寿酒。
    可知,寿诞礼仪的许多仪式是建立在民间信仰基础上的,了解这些俗信,对于理解寿诞仪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关于人的寿命的俗信很多,诸如:一些地区小孩十岁的生日由外婆家做,称“爱子寿”;青年20岁的生日由岳父家做。一般 “做九不做十”,即逢整十时在虚岁九的那年做寿。提前做寿,寓意留有余地,以裕后人。有的地方则是“男不做十,女不做九”,十、九和当地方言蛇、鸠谐音,故不做。40不做,因四与死谐音。在三河一带,三十岁和四十岁都不兴做寿,因有俗语:不三不四,意指不务正业,让人瞧不起,犯讳。这是人们追求“长生不老,长命百寿”所传存的一种习俗。
    三、
    旧时,在合肥寿俗中,还有做“寿衣”、“寿材”,过“冥寿”等特殊风俗。
    每当老人到了知命之年(五十岁)或耳顺之年(六十岁)时,子女便为父母制作寿衣,即老人百年以后所穿的老衣。寿衣一般以棉、麻布为主,忌用绸、缎。
    做寿材,俗称“做老房子”。老人到知命之年后,子女便为父母做“寿材”。一般选在闰月,民间认为,三年一闰,由余日积累而成,可以延年益寿,俗谓“闰年闰月一百岁”。
    合肥民间俗信“寿材”,谓老人寿终正寝、享福尽寿之意。故寿材又戏称为 “嫁妆”。因此故,合肥民间有许多家庭,常在老人进入暮年(多在七十俗称古稀之年)之后,即提前做寿材,此俗一是表达对老人的孝心,让老人对后事放心,二是谓此可“冲喜”,得保老人安然无恙,免灾长寿。
    做冥寿,是一种特殊的风俗,在民间已逐渐消失。也叫做阴寿,指祖先亡故以后,每逢整十,子孙设神像或神位于堂中,对之行礼,设坛延僧,诵经礼忏,以此表示后人的孝念。冥寿亲戚朋友有送纸扎绽者,也有登堂拜祝的。
    人们相信行善积德延年益寿。扶贫济弱、修桥补路都是善举,可以积德。不过,这做起来并不容易,所以就产生了可以积寿、增寿的象征性行为,诸如诵经礼忏、烧香祷告,庙观施舍,放生,抄写经卷等。甚至还有“添寿”之举——旧时不少地方年过五六十的人都有寿米缸,平时总要在缸中放上几斤米,不能断,表示延年益寿。每年尝新节,即新米上市,儿女们要选上好的白米,倒入缸中“添寿”,亦称“养缸”。缸里面的米平时不能动,只有做寿时才能舀一些出来煮干饭,敬给老人,表示儿女祝愿老人健康长寿。
    合肥民间信仰认为,寿命在天,寿数有定,该活多大年纪就能活多大年纪。因此,寿数就像个人财产一样可以出借、转让。“借寿”礼俗就建立在这种信念的基础上。凡家人有病,医治无效,深知没有活命可能的时候,人们便认为此人寿到,只能借寿给他,以求延寿。出借寿数的多是病人的子女或亲戚至友,并且必须自觉自愿,否则不会灵验。借寿时,出借寿数者要斋戒沐浴,虔诚拜祷,祈求老天爷允许借寿。如果病人出乎意料地转危为安,人们就认为老天已经准许借寿,因此要焚香许愿,答谢苍天。假如病人一命归天,出借寿数的人也要烧香祷告,取消前言,以免冥府阴司的阎罗判官阴差阳错,把出借人的寿数误判给了别人。但此俗信在合肥民间并不多见,只有极少数富裕人家担心“断后”而为之。
    四、
    与寿诞礼仪相关的另外两个话题是年龄称谓和长寿象征物,它们都对帮助理解、施行寿诞礼仪有一定的作用。
    年龄称谓就称呼的对象和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概称和特称。概称是概略性的称呼,比如秩,一秩等于10岁,60岁以外叫“开七秩”,这就是年龄的概称了。与此同一系列的还有开八秩、开九轶等。
    人的长幼外部特征比较清晰地体现在容颜和鬓发上,故而有从颜、发出发而创作的年龄称谓。这种称谓也是概括性的。以颜为基准的有“朱颜”,指少年;“童颜”也指少年。以鬓发为基准创造的概称有:留头,指女童的年龄,因为孩子小时候剃头,稍大才蓄发,所以有留头;总角,指儿童的年龄,即指把散乱的头发扎成两股留起来。
    除容颜、鬓发之外,牙齿也是年龄识别标志。年龄的“龄”本身就与牙齿有关。此外,龆、龀,都指儿童换牙,引申指儿童、儿童的年龄,《列子·汤问》就说:“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特指称谓是特定的年龄称谓,它大多来自古代诗文、典籍,比如:
    弱冠——指20岁、成年。
    壮——指30岁,《礼记》说:“三十曰壮”。
    而立——指30岁,源自《论语·为政》:“子日: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不惑——指40岁。
    艾——指50岁,《礼记》说:“五十曰艾”。
    花甲——由干支纪年法而来,指60岁。又称“花甲子”。
    古稀——也写作“古希”。杜甫《曲江》诗有“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耆、耄——指60岁、80~90岁,《礼记》说:“六十曰耆……八十九十曰耄”。
    期:指百岁。语出《礼记》;陈皓解释说:百岁是人寿的大限,也是人们的期望所在,所以100岁叫期。
    以上所述年龄称谓都被广泛地运用着。寿联、寿幛一类文字性的物品自不必说,就是图画,也多涉及到这方面。有关贺寿、祝寿的图画,除了文字以外,更多的是描绘长寿的象征物。长寿象征物多取自自然物,其取用的途径或者是因为这些事物本身有绵长的寿命,如龟鹤松柏,乃至泰山、寿石;有的固为它们是传说中可以使人长寿的物品,如桃子、灵芝、枸杞、菊花等;有的则仅仅是利用某物名称的字音、谐音取意,如长青藤、长春花、绶带鸟、猫、蝴蝶等。这些象征物被以图画的方式组合、结构,就形成了祝福长寿的吉祥图案,诸如:“五福捧寿”,画五只蝙蝠围绕寿字;“杞、菊延年”,画菊和枸杞,“芝仙祝寿”,画灵芝、水仙、竹和寿石;“龟鹤齐龄”,画龟、鹤。
    合肥有些地方有偷“寿碗”、讨“寿碗”或赠“寿碗”的习俗。有些讨寿者喝的酩酊大醉时,就将寿碗装进衣袋,或大抢出手,不仅拿寿碗,而且拿碟盏,此举主家并不责怪,反认为“有福有寿”。有的人宴后向主人讨要寿碗,也有主人主动赠庆寿者“寿碗”一对,使受赠者沾老寿星之福,俗说有“延年益寿”之兆。
    近年来,又兴起一种团体寿,即把祝寿活动与祝寿者从事社会活动、教学活动和学术活动多少周年结合起来。祝寿的对象大都是德高望重、事业成就卓著的名人、学者,或名望颇高的长者。这样的活动一般由一个单位,或几个单位联合举办,向有关人士发出邀请。如果被祝寿者,知名度较低,则发个人请柬,如果知名度高,则利用新闻媒介发布祝寿消息。这样的祝寿活动,一般只设茶点招待,甚至只有清茶一杯。在团体寿中要致“祝寿辞”,祝寿辞多种多样,有用散文体写的热情洋溢、歌功颂德的词文:有用韵文形式写出的诗词、联语;还有口语式的拜寿辞和口头颂词等,其内容大都是对寿者业绩进行叙述和赞扬,同时表示良好的祝愿。
    由此可见,寿诞礼俗以民族传统习俗的形式扎根于人民的生活习俗之中,依然流行,只是,今日之寿俗又添入了新的内容,赋予了新的意义。
    链接:
    合肥民间祝寿庆贺,把八仙和祝寿联系起来,这大概与神仙可以长生不老这一古老观念有关。
    宴庆时唱敬酒歌,这是古俗,古人称为“佐樽之设”。祝寿唱的八仙敬酒歌,又称八仙庆寿歌,如:“列位尊坐举目留神细听着,细听俺唱一个福禄八仙庆寿歌。富神增福财神都来到,八仙们庆寿呀两边列排着。闪出来四个金字,写的本是 ‘合家欢乐’。”接着就唱八位神仙,一个一个唱下去,歌词都是“吉庆有余”、“寿比南山”之类。
    这八仙敬酒庆寿的习俗,在宫廷里也一样盛行。据说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三月十八日,康熙皇帝过六旬大寿,张灯结彩,竞演百戏,给臣民随便游观。在台上就演出《群仙庆寿蟠桃会》、《瑶池会八仙庆寿》等戏。
    据考,这种古习俗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梦粱录》载:清明节前,临安府酒库(酒坊)开市煮酒,新煮的酒要送到州府由点检所检查。这在当时社会生活中是件大事,送新酒的队伍十分热闹:“差雇社队鼓乐”,以三丈余长的“布牌”为引导,“次以大鼓及乐官数辈,后以所呈酒样数担,次八仙道人、诸社行队……”这就是“送新酒”的现场仪式。由于代代沿袭,后来就成为祝寿时扮唱八仙敬酒习俗。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