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礼仪 > 传统礼仪 > 人生礼仪 >

中国式传统坐礼


    坐礼,是中国古代礼仪的重要部分,也是华夏文明的标志之一。古人对坐姿尤其重视,席地而坐时期,传统的坐礼大致有四种:
    
  「趺坐」,即双足交迭,盘腿而坐,如同佛教中修禅者的坐姿,故又称「跏趺坐」;「箕踞」,即两腿前伸而坐,全身形似簸箕,故名;「跽」,即跪坐,臀部压在后曲的腿、脚之上;「带踞」,脚板着地,两膝耸起,臀部向下而不贴地,其实就是蹲。

  当时,人们在无席的地上也是采用这几种坐姿。平时不与人接触交往时,坐姿可以比较随便一些。但如果与尊长坐在一起,或与友人交谈,以及在聚会议事、宴会、招待宾客等正式场合,就要讲究坐姿了。礼貌的姿式是「跽」坐,而且讲究「正襟危坐」,危坐,是指坐时腰身端正。

  坐而失礼是一件很严重的事,会被人耻笑。重要场合下,箕踞(箕踞或蹲着),则是不合礼节的轻慢之举,是对同坐之人的不尊重。箕踞而坐再斜倾身躯倚靠几案,就更属轻慢无礼的举止了。《礼记?曲礼上》就说过:「坐毋箕」。

  原壤(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老相识。)踞坐等候孔子,便被孔子用拐杖打小腿,斥责为“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陆贾奉汉高祖之命出使南越,南越王赵佗在会见陆贾的场合下,居然箕踞而坐,陆贾当面指了出来,赵佗很不好意思,马上正坐起来,并说:“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可见传统的坐礼是华夏文明的标志之一。

  对于标准有礼的坐姿,古书中也有不少记载。如西汉时大夫宋忠,贾谊,有一次听卜者讲解卜筮,由于这位学识渊博的卜者侃侃而谈,顺理成章,二人不由得肃然起敬,于是“猎缨正襟危坐”。即整理冠带,正一正衣襟,危坐,就是挺直腰板,端正的坐好,以表示对这位学者的尊敬。

  古时君子士大夫十分重视自身道德礼仪的修养,所以即使平时闲暇之余,也要做到约束自己的言行,如东晋的陶侃便是“职事之暇,终日敛膝危坐”;宋朝的司马光平时“燕居,正色危坐。”(《古今图书集成?礼仪典?履部》)三国时魏国的管宁,50年来常坐一木榻,且跽坐,从未箕踞,以致着膝之处都磨出了深坑。

  清圣祖康熙皇帝文治武功,威名显赫。平日上朝时,俨然端坐龙椅,俯视着众人,殊不知这种皇帝举止修养的基本功其实是在长期严格的要求下培养出来的。

  康熙帝曾回忆说从小“凡饮食,动履,言语,皆有矩度。虽平居独处,亦教以罔敢越轨”。而登基后和大臣们议政,和经讲官研读书史或家庭谈笑时“率皆俨然端坐”,是幼年起习就,加上平时的自我涵养造成的。

  椅子出现之前,人们在正式场合必须跽坐,这样坐是很难受的,现代人恐怕很难坚持半小时以上;所以,古时候的人们必须经过刻苦训练,才能适应这种坐姿。孩子们学的第一堂礼仪课就是跽坐,其意义与新兵入伍时训练军姿很相似。跽坐的训练,不仅能磨练孩子的意志,甚至能收到修身养性的效果。因为再怎么训练,跽坐久了都会不舒服,内心也会焦躁不安,所以跽坐训练更是对自身心性内涵的修炼,通过训练,可以实现内心与坐姿的和谐统一。

  传统坐礼的秩序传统坐礼秩序井然,坐席有着严格的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坐。《弟子规》有言:“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礼记·曲礼》亦道:“为人子者,居不主奥,坐不中席”。何种身份坐何位置都有一定之规,如果盲目坐错席位,不仅主人不乐,自己事后也会为失礼之事追悔莫及。

  在古代,室内座次以东向为尊,即贵客坐西席上,主人一般在东席上作陪。年长者可安排在南向的位置,即北席。陪酒的晚辈一般在北向的位置,即南席。入坐的规矩是,饮食时人体尽量靠近食案,非饮食时,身体尽量靠后,所谓“虚坐尽后”。有贵客光临,应该立刻起身致意,以示敬重。

  古人在席子的摆设及入席等方面也有许多礼节讲究。如「席不正不坐」,说的是席在摆设时要与室内四边平行而不斜,否则就不应该坐。席正而坐,体现坐者的端庄,也是一种礼数。孟子的母亲是个非常讲究礼节的人,据说她为了让未出生的孟子知礼,受到礼教的影响,行「胎教之法」,怀孕时便「席不正不坐」。《礼记?曲礼上》对入席的礼法有如下规定:「毋躇席,抠衣趋隅」,即入席时,不要从席子的上首即前边踏席越过,应该提起衣裳走向下角再进入自己的席位。

  「坐不中席」是指席中为尊者独坐时的位置,所以卑者即使独坐也不能居中,而应坐在边上。「异席」,古代一席一般坐四人,如果有五个人,应让长者另外坐席。「敬无余席」,说的是与尊长坐在一起时,中间不要留较大空隙,应靠近尊长,以便服侍、请教。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