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礼仪 > 传统礼仪 > 人生礼仪 >

《礼记》曲礼下(五)


    
    【原文】
    君子将营宫室①,宗庙为先,厩库为次②,居室为后。凡家造③,祭器为先,牺赋为次④,养器为后。无田禄者,不设祭器。有田禄者,先为祭服⑤。君子虽贫,不粥祭器⑥;虽寒,不衣祭服;为宫室,不斩于丘木⑦。
    【注释】
    ①君子:此处指国君。
    ②厩库:厩是养马之所。库是车马兵甲存放之处,也泛指贮藏财物之处。
    ③家:指大夫。大夫称家。
    ④牺赋:从采地征收供祭祀用的牺牲。
    ⑤无田禄者四句:郑玄说:“祭器可假(借),祭服宜自有。”
    ⑥粥(yu誉):通“鬻”,卖。
    ⑦丘:坟。
    【译文】
    国君将要营造宫室,应当先建宗庙,其次建厩库,最后才建自己的住室。大夫将要制造家具,应当先造祭器,其次是征收牺牲,最后才造自己饮食用的器具。没有田产俸禄的人,可以不置办祭器。有田产傣禄的人,先要备办祭服。君子虽贫,不可出卖祭器;虽寒,不可穿祭服御寒;建造宫室,不可从坟头上砍伐树木。
    【原文】
    大夫、士去国,祭器不逾竟①。大夫寓祭器于大夫,士寓祭器于士。大夫、士去国,逾竟,为坛位,乡国而哭;素衣,素裳,素冠②;彻缘③,鞮屦④,素簚⑤,乘髦马⑨,不蚤鬋⑦,不祭食⑧;不说人以无罪;妇人不当御。三月而复服⑨。
    【注释】
    ①大夫、士去国二句:因为祭器是用君禄所造,携带出境使用,有辱祖先。
    ②素衣素裳表冠:从此句起,到“妇人不当御”止,郑玄解释其含义说:“言以丧礼自处也。臣无君,犹无天也。”
    ③彻缘:去掉里衣的彩色滚边,改为白色镶边。
    ④鞮(di堤)屦:没有絇(qu渠,鞋头上的装饰,有孔,可以穿鞋带)的草鞋。
    ⑤素簚(mi幂):用白狗皮制作的车轼上的覆盖物。簚,又作“幂”,《仪礼•既夕礼》作“幦”,音义皆同。
    ⑥髦马:鬃毛不加修剪的马。
    ⑦蚤(zhao爪)鬋:蚤,通“爪”,这里指修剪指甲。鬋,这里指修剪胡须。
    ⑧祭食:见《曲礼上》注。
    ⑨三月而复服:据郑注孔疏,此节乃讲大夫、士在国境待放之礼,在国境如此待放三月,如果国君召还则还,不召则去。
    【译文】
    大夫、士因得罪国君而离开本国,不能携带祭器出境。大夫的祭器要寄放在本国大夫那里,士的祭器要寄放在本国的士那里。大夫、士因得罪而离开本国,过了国境以后,就要除地为坛,向着本国的方向哭泣。上穿素衣,下穿素裳,头戴素冠,去掉里衣的彩色镶边、穿着没有鞋鼻的草鞋,驾着鬃毛未加修剪的马,自己的指甲、胡须也不加修剪,不向别人辩解说自己无罪,吃饭时也不行祭食之礼,也不让妇人侍寝。如此这般地三个月,然后才恢复常态,起程而去。
    【原文】
    大夫、士见于国君①,君若劳之,则还辟②,再拜稽首③;君若迎拜,则还辟,不敢答拜。大夫、士相见,虽贵贱不敌,主人敬客则先拜客,客敬主人则先拜主人。凡非吊丧,非见国君,无不答拜者④。大夫见于国君,国君拜其辱。士见于大夫,大夫拜其辱。同国始相见,主人拜其辱。君于士,不答拜也;非其臣,则答拜之。大夫于其臣,虽贱,必答拜之。男女相答拜也⑤。
    【注释】
    ①大夫、士见于国君:此处讲的是大夫、士出聘他国,进见他国之君。下文也有类似情况。
    ②还辟:逡巡,退让。
    ③再拜稽(qi企)首:先拜了又拜,然后磕头。这是臣对君之礼。详《檀弓上》注。
    ④凡非吊丧三句:吊丧是为了帮助办理丧事,不是来作客,所以孝子虽然拜己,己不答拜,不以客人自居。士进见本国国君,国君不答拜,因为尊卑悬殊。除此以外,礼尚往来,有拜则必答拜。
    ⑤男女相答拜也:有的本子写作。男女不相答拜也”,但皇侃、孔颖达都认为不应有“不”字。郑玄注解说:“嫌远别不相答拜,以明之。”意谓虽然男女有别,如“男女不杂坐,不亲授。嫂叔不通问”等,但这并不妨碍男女之间相答拜。换言之,郑玄也认为不应有“不”字。实际上,这句经文正是针对只知男女有别并将其不适当的扩大化而发。
    【译文】
    出聘他国的大夫、士进见主国国君,国君倘亲加慰劳,大夫、士要闪身躲避,并再拜叩头。国君倘在门外迎而拜之,大夫、士也要闪身躲避,表示不敢接受其拜,自然也不答拜。不同国家的大夫与士相见,虽然身份不相当,但若主人尊敬客人,就先拜客;若客人尊敬主人,就先拜主人。总之,只要不是吊丧,不是士进见本国国君,受拜者都要回拜。大夫进见主国国君,国君要行拜礼感谢他的屈驾光临。士进见大夫,大夫也要如此行礼。同国之人初次相见,就不论身份高低,应由生人先拜,感谢客人的光临。国君对于本国的士,因地位悬殊,不须答拜;但对于他国的士,因为不是自己的臣子,则须答拜。大夫不能和国君相比,对于家臣,无论其贵贱,都要答拜。男女尽管有别,但互相答拜的礼也不可少。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