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礼仪 > 传统礼仪 > 人生礼仪 >

《礼记》曲礼上(二十一)


    
    【原文】
    君车将驾,则仆执策立于马前①。已驾,仆展軨效驾②,奋衣由右上③,取贰绥④,跪乘,执策分辔⑤,驱之五步而立。君出就车,则仆并辔授绥,左右攘辟⑧。车驱而驺⑦,至于大门,君抚仆之手,而顾命车右就车⑧。门闾、沟渠,必步⑨。
    凡仆人之礼,必授人绥。若仆者降等⑩,则受;不然则否。若仆者降等,则抚仆之手;不然,则自下拘之⑾。
    【注释】
    ①则仆句: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监视驾车,二是为了防止马乱动。仆,驾车者。古代驾车的仆,都是有一定身份的人,或为大夫,或为士,并非贱民。
    ②軨(ling灵):车轮(从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之说)。效:郑玄解作“禀告”,王引之解作“试验”,今从王说。
    ③奋衣:振衣去尘。
    ④贰绥:副绥。绥是登车时手拉的引绳。绥有两种:一是副绥,为驾车之仆和充任警卫的车右登车所用;二是正绥,为国君登车所用。
    ⑤分辔:假设一车套有四马,每一马有二辔,四马则八辔。四马中之二骖马之内辔系子轼前,尚余六辔,两手各执三辔,是谓分辔。下文的“并辔”,则是将一只手中的三辔并到另一只手中。
    ⑥攘辟:退开。攘,古“让”字。
    ⑦驺(qu屈):通“趋”,快走。
    ⑧车右:勇力之士,主要负责国君的保卫。因立于车右,故名车右。又叫“骖[cān] 乘”。孔颖达说:“车行则有三人:君在左,仆人中央,勇士在右。”
    ⑨门闾、沟渠,必步:这样做是因为,第一,路过城门、里门时,国君必凭轼致敬,此时车右应下车;第二,沟渠是险阻之处,担心车子倾覆,车右须于此时下车扶持。
    ⑩若仆者降等:假设士为大夫驾车、大夫为卿驾车,这就叫“仆者降等”。
    ⑩不然二句:这是双方身份相同时乘车者受绥的礼数,也是表示不敢当之意。拘(gou勾):取。
    【译文】
    国君的乘车将要套马时,仆人应手执马鞭立在马前。马套好之后,仆人要检查车轮有无毛病并且试车。试车时,仆人要首先抖落衣服上的尘土,然后从右边拉着副绥上车,以跪姿乘坐,拿起马鞭,两手分握缰绳,驱车前行五步而止。国君出来登车时,仆人要一手把缰绳总握,用另一只手将正绥递给国君。国君登车之后,侍从们退向路的两边。车子开动以后,负责警卫的车右急忙跟在车后。车子走到大门口,国君按住仆人的手,示意停车,并回过头来命令车右登车。车子经过城门、里门和沟渠时,车右必须下车步行。凡是驾车的仆人,按礼来说,一定要把登车绳递给乘车者。如果驾车者的身份低于乘车者,乘车者就接受;不然的话,就不能接受。更具体地说,如果驾车者的身份低于乘车者,乘车者在接受登车绳时,应先用手按住驾车者的手,示意不敢当,然后再接受;如果双方身份相等,就应当从驾车者的手的下方直接取绳。
    【原文】
    客车不入大门。妇人不立乘①。犬马不上于堂②。故君子式黄发③,下卿位,入国不驰④,入里必式⑤。君命召,虽贱人,大夫、士必自御之⑧。介者不拜,为其拜而蓌拜⑦。祥车旷左⑧。乘君之乘车⑨,不敢旷左;左必式。仆御妇人,则进左手,后右手⑩。御国君,则进右手,后左手而俯。国君不乘奇车⑩。
    【注释】
    ①  妇人不立乘:因妇女体质弱于男子,故不立乘而坐乘。
    ②犬马句:因为犬马贱,不可以作为见面之礼,故不牵之上堂。
    ③故君子式黄发:郑玄说:“敬老也。发句言‘故’,明此众篇杂辞也。”从上下文来看,这里不当有“故”字。之所以有,是因为这句话是从他篇摘来的。《礼记》中此类情况颇多,读者宜留心。
    ④入国不驰:这是因为城内路上人多,车速快了容易伤人。
    ⑤入里必式:二十五家为里,里巷之首有门。这是表示对里中的贤人致敬。
    ⑥御(ya压):迎接。
    ⑦蓌(cuo挫)拜:一说萝即挫,将士著甲而屈拜,即挫损军威。一说蓌犹诈也,著甲在身,无法跪拜,只能作个拜的样子。卢植的本子“蓌”作“蹲”,按卢本去译则是“因为著甲而拜如同蹲拜”。而,如也。
    ⑧祥车旷左:祥车又叫吉车。吉车,活着时所乘之车,葬时用作魂车。车上贵左,驾祥车者居右,空出左方,以为死者灵魂的神位。
    ⑨乘车:国君的从车。王者五路:玉、象、木、金、革。王者自乘一路,馀四路从行,即所谓乘车。
    ⑩仆御妇人三句:仆居车中央,妇人居车左,如果仆用右手执辔,距妇人近,容易发生磕磕碰碰,所以郑玄说是为了远嫌。
    ⑩奇(ji积)车:不合制度的车。
    【译文】
    客人的马车不可驶入主人的大门,这是表示谦虚。妇女乘车不可站着。犬马不可牵到堂上。君子乘车时,遇到老年人要凭轼致敬,经过卿的朝位要下车示敬,进入城门不可驰骋,进入里门必须凭轼致敬。国君命人召唤,即使来人的地位低贱,大夫、士也必须亲自出迎,以示尊重君命。穿铠甲的人不拜,因为著甲而拜有损军容。祥车要空着左边的尊位。如果乘国君的从车,可千万不要空着左边的尊位,因为那样就意味着国君去世。既然是御者立在左边的尊位,为表示自己的局促不安,所以御者始终作凭轼之姿。为妇人驾车,要伸出左手执辔,右手后缩,这是为了避免嫌疑。为国君驾车,则要伸出右手执辔,左手后缩,朝国君略微俯身,以示敬意。国君不可乘奇邪不正之车。
    【原文】
    车上不广咳,不妄指①。立视五巂②,式视马尾,顾不过毂。国中以策彗卹勿驱③,尘不出轨。
    【注释】
    ①车上二句:“不广咳”是为了避免自骄矜和惊众,“不妄指”是为了避免惑众。
    ②巂(gui规):通“规”。车轮转一周为巂。
    ③策彗:以带叶的竹帚为马鞭。卹(su苏)勿:即搔摩。
    【译文】
    在车上不要大声咳嗽,不要随便指指点点。站着,视线达到车轮转动五周的距离;凭轼行礼时,视线只达到马尾;回头看时,视线不得超过车毂。进入国都就改用策彗轻轻搔摩驾车的马,降低车速,使尘土不至于飞扬到车辙之外。
    【原文】
    国君下齐牛,式宗庙①。大夫、士下公门,式路马。乘路马②,必朝服③,载鞭策,不敢授绥,左必式。步路马,必中道。以蹙路马刍④,有诛。齿路马⑤,有诛。
    【注释】
    ①国君二句:据孔疏可知,此二句当作“国君下宗庙,式齐牛”,今译文即从此。
    ②路马:为国君驾车的马。因国君所乘之车名路,故名。路,同“辂”。
    ③朝服:朝见国君或在比较庄重场合穿的一种礼服,上身穿缁衣,下身著素裳。
    ④蹙(cu醋):通“蹴”,践踏。
    ⑤齿:年。这里是估量年龄之意。
    【译文】
    国君经过宗庙的门口要下车,遇见供祭祀用的牛要凭轼致敬。大夫、士经过国君的门口要下车,遇见路马要凭轼致敬。臣子驾驭路马,一定要穿上朝服,虽然带有马鞭,但备而不用,也不敢把登车的引绳递给别人;并且要站在车的左边,必须凭轼致敬。牵着路马步行,一定要走在道路正中。凡是践踏路马草料者,有罚;估量路马年龄者,有罚。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