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与科学 >

超越死亡的道家生死哲学观(五)


    五、乐死善死的美学意境
    无法免俗的芸芸众生总是忌讳死亡话题,言之,也必定是与阴森、黑暗、不祥、幽灵、晦气等等贬义的概念相连,然而在道家哲人那里,却通过对死亡的沉思,彰显了他们与众不同的睿智与洒脱,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居然以审美的眼光去审视死亡,并赋予了死亡独特的美学意境。怎样对待生,如何直面死,是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现实。悦生恶死,乃人之常情,然而在道家看来,不仅万事万物是同一的,而且万事万物的产生与死亡也是等同的,道家在倡导齐物论的同时,主张等生死,认为生不值得高兴,死也用不着悲哀。因为人与自然本为一体,人或生或死,都是物与物之间的自然转化,是没有多大的区别的。
    
    人死,不过是寝于天地之间的巨室之中,没有必要为之而悲哀,死只不过是自然界运行中的一个过程而已,最终都得归于道之自然。所以明智的态度是面对一切变化得失,都应顺应自然,只有顺应自然方能超越存在,存在是有限的,超越的精神却可以是无限的。今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治,恶乎往而不可哉!(庄子_大宗师)。人不应该固执于生死转变中小小形体的变化,而应该顺应存在于自然自身的整体变化。如果人人都能认识人的生死不过是自然形体的变化而已,那自然就能以达观的心境泰然接受死亡的事实。基于上述理念,道家不仅不恶死、不惧死,相反却勇于并乐于接受死亡的来临。最能反映道家面对死亡超然态度的,是道家先哲们提出的善死观点。
    在道家的哲人们看来,人生实际上是一个苦身疾作、夜以继日,思虑善否(庄子_至乐)而又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庄子齐物论)的辛苦劳作过程,相对于生的这种辛苦,死实在就是一种解脱、一种休息:其生若浮,其死若休(庄子刻意),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庄子 大宗师)。以生为丧,以死为反(庄子 庚桑楚)。生为漂泊,死为归家。
    所以,死其实并不可怕,相反却是一种休息、一种归家、一种人生痛苦的解除,是可乐之事。因此,道家的先哲们对待生死的态度就是视死如归,哀乐不能入,因此,他们不仅对于身老病残,由生到死,能够泰然处之。甚至还歌颂死亡、赞美死亡,认为死亡才是人生的至乐之道。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就曾通过梦遇骷髅的寓言,以机智幽默的对话, 宣扬了生的苦难和死的乐趣: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纵然以天地为春秋, 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外篇_至乐)。
    活着是人生之累,死了就没有这些忧虑了。因为死了,上面没有君主,下面没有臣子, 也没有四季的冷暖变化、世态炎凉,怡然自得地与天地共长久,因此, 一国之君虽然是快乐的,但仍胜不过死亡的快乐。在道家眼里,人死后是多么的自由快乐!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的自由空间,简直就是一个极乐的大同世界,人世间的一切炎凉、烦恼、辛劳、苦痛在这个极乐世界中荡然无存。由此观之,人的死不但不值得悲哀,反而还应该庆贺才是, 因为人死后不仅能消除人世间的一切烦恼,而且还能领略到南面王乐都无法感受到的快乐。最能说明道家对待生死态度的,是庄子妻死,他却鼓盆而歌的典故,当有人因此指责他不近人情时,庄子说: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本无形,非徒无形也本无气,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命乎,故止也(庄子 至乐)。在庄子看来,妻子起初本是没有生命的,不仅没有生命,而且还没有形体,不仅没有形体,而且还没有气息。在若有若无的自然之间,变而成气,气变而成形,形变而成生命,现又变而为死,这样生来死往的变化就好像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一样。现在妻子已经静静地安息在天地之间,而我还在哭哭啼啼, 这才是真正的不通达生命,所以我才不哭。从此可知,庄子的鼓盆而歌,看似不合伦理不合常规, 但却表现出道家哲人对死亡的大彻大悟。
    道家透悟生死,超越死亡的束缚,不为其所压抑、屈服的超然态度和浪漫气质, 令世人钦佩。道家审美地看待死亡,超越生死,乐死善死的超然境界所具有的人生感悟和审美价值在于:它给人死亡美的领悟、精神上的安慰和情感愉悦趋向的满足,以对生死转化的独特诠释,强调了对生命的执著在于对生命品质和自由的超越性追求,否则,毋宁选择死亡,这就是生的意义和死的价值。所以道家的先哲们赞美生命也赞美死亡,正视死亡也珍视生命。
    显然,善死的一个重要意义就在于避免赖活着,在于要死得其所死得有价值,这不仅淡化了个体生存的世俗功利目的,而且升华出一个泯灭生死的至美境界, 进入生命的深层结构。它直面与死亡相伴而行的恐惧、惶惑、痛苦和磨难,探索死亡在人生中的地位与价值,不懈地追求存在于死亡背后的出路与希望,使道家生死哲学呈现出生死审美观照与哲理思辨融为一体的特征。无疑,道家关于乐死善死的思想是深刻的,更是浪漫的,本质上它不是把人引向宿命论的歧途,而是让生命从狭窄、困扰、惶惑和死亡的自我冲突中解脱出来,在心灵上与宇宙本体凝聚成共同的永恒存在,使人的心灵走向绝对自由的精神家园。
    德国18世纪浪漫主义诗人诺瓦利斯曾经说过:哲学是怀着乡愁的冲动去寻找精神家园。这一精神家园因为道家对生与死的解读而更加深刻,更加富有情调,更加具有美的意蕴。同时,这对现代人越来越关注的临终关怀和善死的研究也有着不容忽视的借鉴意义。
    (转载自百度文库)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