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与科学 >

道家的哲学观和方法论(上)


    理论是指导实践的基础。我们研究气功、特异功能、法术,就必须了解和掌握道家思想以及方法论。
    道家的哲学思想,早在数千年前就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指导历代先师们证道实践,发挥其巨大的作用。
    
    道家的哲学思想体系,远远超越现代多种哲学思想的范畴,更为深邃广大。只是因为长期没有被破译成现代语言和加以准确的阐述而已。相反,因为修炼的人在文化界不普及而被曲解和断章取义,被误以为是唯心主义,这是莫大的遗憾。
    哲学涉及到人们对世界的最基本的认识。承认物质是第一性的为唯物论哲学;承认精神是第一性的为唯心论哲学;在承认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前提下,承认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这是辩证唯物哲学;而否认这一观点的则是机械唯物论哲学。由此可见,哲学的营垒对立何其分明。
    道家的哲学观,并非唯心论哲学,它是一种科学性极强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它对物质和精神的观念是以阴阳鱼图囊括的,精神和物质是两种对立统一的存在形式,精神也是物质,是空间客观存在的非肉眼所能观察的一种特殊物质。精神和物质这两种物质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共同组成世间的万事万物。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长阳消,阳生阴退,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之中。气功修炼的性命双修就是把握阴阳的方法,所要掌握和突破的就是“阴阳鱼”中间的弦。因为阴阳只是万物存在的模式,要复归于无极,就要将太极中的弦“复扭”。太极只是无极“○”的扭转,其中的弦就是扭转后无极边沿线的挤压重叠状态。“复扭”就是扭转回复到本来状态,也就是道。
    道家的研究方法虽然多达三千六百门,但是可以用一句话高度概括,这就是千方百计地突破太极图中的“太极弦”,复归于无极态。这就是道家学说的真谛。吾在教材首页所附的太极元神图(空缺),就是直泄这一千古之密。研究者依据此理,不难举一反三,破译道家学说的精髓。
    道家学说讲究把握阴阳,阴阳由于中间太极弦相隔,不易突破,故突破这一障碍就成了修真的大关键。近代学说认为存在着多维空间,人类生存于三维空间,与多维空间存在着障碍,这一障碍实质上就是从古研究到今的“太极弦”。
    道家对精神的解释是多层次的,现代哲学还只是停留在道家关于“识神”这一初级层次上,还没有出现质的飞跃。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还不能对“元神”进行科学研究。当然近年来提出的场理论和对外气的研究,初步证明气和场都是物质形式的客观存在,也是具有物质特性,这无疑是现代科学研究道家哲学的一大飞跃和突破。
    道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这五千言实际构筑了一个宏大而严密的哲学体系。从人到宇宙,从物质到精神,在无数个层次范围内的物,不管其看得见看不见,它都一概包容其申,而且层次布置安排得井然有序。
    道家的哲学思想方法,始终立足于从宏观上、整体上认识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探明了道、天、地、人之间的关系和位置。道高于天地人,道统摄天地人,道贯穿于天地人。人既类于万物,又别于万物,人汇集了天地之精,人是天地宇宙的缩影,人与天地是不可分的。道家的方法论,有的学者称之为“内求法”,就是走的整体把握、深入认识这样一条路线。古代虽然没有现代这样的科技手段,但是道家仙祖对于天地人的认识,通过对自身的科学研究,在深度上大大超越了现代人。
    道家最强调事物的整体性、协调性,它和以“分析”为重要认识方法的近代科学研究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别。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单纯采用分析的方法去认识世界已经明显地困难了,这种情况在研究生命过程中尤其突出。早在十九世纪,以分析为主的方法论,也称外求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局限性已十分明显地暴露出来。恩格斯曾批评这种研究方法论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研究方法,“造成最近几个世纪所特有的局限性。”
    西方的一些有识之士因而瞄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道家文化,倾其全力进行探索和发掘,造成了“今人反向古人求”的有趣局面。这是历史的大倒退吗?非也,这正说明了真正的大智慧是不害怕否定的,这只是一种否定的否定现象而已。
    (本文转载自雅茗居茶文化网)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