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与科学 >

名人谈赶尸


    历朝历代名人对于赶尸,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有的直接肯定,有的断然否定;有的模凌两可,有的含糊其词。赶尸的传说在明清时代就活跃于民间,清人又称赶尸为“移尸”、“走影”、“走尸”等。袁枚的《子不语》最少记载有三十则僵尸故事,此书可称得上中国的“僵尸大伞”。
    
    神秘的湘西赶尸
    乾隆时期才子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第十卷中写道:“道家有太阴炼形法,葬数百年,期满则复生。此但有是说,未睹斯事。古以水银敛者,尸不朽,则凿然有之。董血江日:凡罪应戮尸者,虽葬多年,尸不朽。吕留良焚骨时,开其棺,貌如生,刃之尚有微血。盖鬼神留使伏诛也。某人(是曲江之亲族,当时举其字,今忘之矣)时官浙江,奉檄莅其事,亲目击之。然此类皆不为祟。其为祟者为僵尸。僵尸有二:其一新死未敛者,忽跃起搏人;其一久葬不腐者,变形如魑魅,夜或出游,逢人即攫。或日:旱魃即此。莫能详也。夫人死则形神离矣,谓神不附形,安能有知觉运动?谓神仍附形,是复生矣,何又不为人而为妖?且新死尸厥者,并其父母子女或抱持不释,十指抉入肌骨。使无知,何以能踊跃?使有知,何以一息才绝,即不识其所亲?是殆有邪物凭之,戾气感之,而非游魂之为欤!袁子才前辈《新齐谐》载南昌士人行尸夜见其友事,始而祈请,继而感激,继而凄恋,继而忽变形搏噬。谓人之魂善而魄恶,人之魂灵而魄愚,其始来也,一灵不泯,魄附魂以行;其既去也,心事既毕,魂一散而魄滞。魂在则为人也,魂去则非其人也。世之移尸走形,皆魄为之。惟有道之人,为能制魄。语亦凿凿有精理。然管窥之见,终疑其别有故也。”这里所写的,主要是人死后的鬼魄和鬼魂,简直是一套完整的僵尸理论,与我们探讨的赶尸有一定渊源。但是既然真如他所说,赶尸也就不足为奇了。
    文学巨匠沈从文先生是土生土长的湘西人,他的好几篇文章如《沅陵的人》和《沅水上游的几个县份》都提到过赶尸,他在一篇文章里写道:“经过辰州(今沅陵),那地方出辰砂,且有人会赶尸。若眼福好,必有机会看到一群死尸在公路上行走,汽车近身时,还知道避让在路旁,完全同活人一样。”
    先让我们重温一下沈从文先生所写的《沅陵的人》:对于赶尸传说呢,说来实在动人。凡受了点新教育,血里骨里还浸透原人迷信的外来新绅士,想满足自已的荒唐幻想,到这个地方来时,总有机会温习一下这种传说。绅士、学生、旅馆中人,俨然因为生在当地,便负了一种不可擗免的义务,又如为一种天赋的幽默同情心所激发,总要把它的神奇处重述一番。或说朋友亲戚曾亲眼见过这种事情,或说曾有谁被赶回来。其实他依然和客人一样,并不明白,也不相信,客人不提起,他是从不注意这个问题的。客人想“研究”它(我们想象得出,有许多人最乐于研究它的),最好还是看《奇门遁甲》,这部书或者对他有一点帮助,本地人可不会给他多少帮助。本地人虽乐于答复这一类傻不可言的问题,却不能说明这事情的真实性。就中有个“有道之士”,姓阙,当地人统称之为阙五老,年纪将近六十岁,谈天时精神犹如一个小孩子。据说十五岁时就远走云贵,跟名师学习过这门法术。作法时口诀并不希奇,不过是念文天祥的《正气歌》罢了。死人能走动便受这种歌词的影响。辰州符主要的工具是一碗水;这个有道之士家中神主前便陈列了那么一碗水,据说已经有了三十五年,碗里水减少时就加添一点。一切病痛统由这一碗水解决。一个死尸的行动,也得用水迎面的一洒。这水且能由昏浊与沸腾表示预兆,有人需要帮忙或卜家事吉凶的预兆,登门造访者若是一个读书人,一个假洋人教授,他把这一碗水的妙用形容得将更惊心动魄。使他舌底翻莲的原因,或者是他自己十分寂寞,或者是对于客人具有天赋同情,所以常常把书上没有的也说到了。客人要老老实实发问:“五老,那你看过这种事了?”他必装作很认真神气说:“当然的。我还亲自赶过!那是我一个亲戚,在云南做官,死在任上,赶回湖南,每天为死者换新草鞋一双,到得湖南时,死人脚趾头全走脱了。只是功夫不练就不灵,早丢F了。”至于为什么把它丢下,可不说明。客人目的在“表演”,主人用意在“故神其说”,末后自然不免使客人失望。不过知道了这玩意儿是读《正气歌》作口诀,同儒家居然大有关系时,也不无所得。关于赶尸的传说,这位有道之士可谓集其火成,所以值得找方便去拜访一次。他的住处在上两关,一问即可知道。可是一个读书人也许从那有道之士服尔泰风格的微笑,服尔泰风格的言谈,会看出另外一种无声音的调笑,“你外来的书呆子,世界上事你知道许多,可是书本不说,另外还有许多就不知道了。用《正气歌》赶走了死尸,你充满好奇的关心,你这个活人,是被什么邪气歌赶到我这里来?”那时他也许正坐在他的杂货铺里面(他足隐于医与商的),忽然用手指着街上一个长头发的男子说:“看,疯子!”那真是个疯子,沅陵地方唯一的疯子,可是他的语气也许指的是你拜访者。你自己试想想看,为了一种流行多年的荒唐传说,充满了好奇心来拜访一个透熟人生的人,问他死了的人用什么方法赶上路,你用意说不定还想拜老师,学来好去外国赚钱出名,至少也弄得个哲学博士回国,再来用它骗中国学生,在他饱经世故的眼中,你和疯子的行径有多少不同!
    
    沈从文先生
    我们再浏览一遍沈从文先生的散文《沅水上游几个县份》:到芷江时,一个过路人一瞥所得印象必不怎么坏。城西有个明代万历年的古塔,名雁塔,形制拙而壮,约略与杭州坍圮的雷峰塔相似。城楼与城中心望楼,从万户人家屋瓦上浮,气象相当博大厚重,像一个府治。河流到了这里忽然展宽许多,约三分之二里。一个十七墩的长桥,由城外河边接连西岸,西岸名王家街,住户店铺也不少。30年前通云贵的大驿道由此通过(传说中的赶尸必由之路),现在又成为公路站头。城内余地有限,将来发展自然还在西岸。表示这繁荣的起点,是小而简陋的木房子无限量的增加。000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施蛰存先生著有《祝尤科的巫术》一文,讲的就是赶尸。一九三七年的秋天,施先生从长沙取道湘西去贵阳,途经沅陵。他在歇脚落店时,从四川客商那里听到了赶尸的传说。到了昆明,施先生迫不及待地去问云南大学物理系教授田渠先生:“你是科学家,信不信有这等事?”田教授是湖南凤凰人,自然知道这个传说,他回答说:“按科学的理论来说,这种事是不可能有的。但是,天下还有许多事,不是科学能解释的。”
    后来,沈从文也到了昆明,施蛰存先生也在闲谈之际问起这件事。沈先生说:他相信是有的,也许过去确实有过,因为湘西人都不会否定。后来,施蛰存先生碰到历史学家向达,他是湘西白族人,就又问起这件事。向达先生说,他也知道。古书上记载的巫术,尽管现代人已不信其为真有其事,但也不能绝对否定。难道古代的学者都是说谎的人吗?作为一个作家兼教授。听了这几位“大家”的话,当时恐怕也感到十分郁闷吧。
    著名国学专家钱穆教授,在他八十九岁时写成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一书,其中的《略论中国心理学(一)》里,谈及特异功能时,也说到赶尸:“中国有辰州符,念咒焚符,使死者随其步行,历数日数百里之遥,抵达死者家门,乃始倒地不起。此事极神秘,但非人文要道,中国人乃亦置不穿梭究。但论其始,必有人先通此术,乃以传人。其如何得通此术,徜详述经过,亦一绝大科学问题,不得谓之乃神怪。”
    在该书的第二部分,他还写道:“辰州符能令离乡死尸步行回家,始再倒毙。此事流布极广,几乎国人皆知。据闻对日抗战时,有两美国人在湘西亲睹其事,曾邀两术者同赴美国实验,俾科学家探讨,许巨金为酬。两术者拒之,谓:拜师受术时,曾立誓不为牟利。如获巨金,恐所受之术即不灵。凡属中国社会此一类奇异功能,皆出秘传,皆不为牟利……”
    有一篇文章提到,有人曾经将赶尸的话题,询问毛泽东的态度。大家知道,毛泽东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也是个无神论者。但是,作为湖南人的他,还曾经在湘中地区做过深入细致的农村考察,不可能没有听到过相关的传说。所以他答复说:“没看到,没有发言权。”既不作肯定,也没有完全否定。
    报纸有载:关于赶尸的真假,台湾著名的国学大师、佛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在前些年的一次讲学中,特别提到了“赶尸”。他认为,湘西赶尸的事,属一地的绝招,法师的咒术……也许是受他的影响,据说,在台湾地区,有关赶尸的文章经常见诸报章,证明赶尸的话题在民间亦有市场。
    王世祯编著的《中国民情风俗》里有这样的文字:湘西沅江上游一带,地方贫瘠,崇山峻岭,汉人不多,但身死该地之汉人,都会遵照传统的“土缘”观念,运尸还乡埋葬;但是,在那上千里的崎岖山路上,尸体难以用车辆或担架扛抬,于是,法师就创行了这一奇怪的办法运尸回乡。这说明了赶尸的现实需要,用市场经济的话说,就是有需求、有市场,赶尸是一种特殊的服务,但又有点象运输业,赶尸匠的职业分界很模糊。书巾还记载:抗战期间,在重庆“打铜街”一个住家屋檐下挂著一块木招牌,上写“祝尤科专治疑难杂症,代办运尸还湘”,前面已作介绍,赶尸这一门法术叫做“祝尤科”,乃湘西的土产巫术(与“奇门遁甲”有密切关系)。
    年届八十的湘籍著名民俗学家、社会学家、省文史馆馆员林河先生,也曾经在他的《傩史》一书中,对赶尸有很具体的描述:“人死百里之外,傩巫可行巫术将尸体一路驱赶回家乡安葬,其尸不腐不臭,能僵直跳跃前进,惟不知转弯过沟,遇转弯过沟处,傩巫必焚纸作法,教僵尸转弯或逾越。”
    出生于凤凰的著名画家黄永玉,对于赶尸则是截然不同的态度。据一九九四年二月十六日出版的《边城视听报》一篇文章(作者:谭理)记载,因制作《少林寺》而蜚声影坛的某电影公司老板廖一原,拟拍一部民俗影片《湘西赶尸》。廖先生在开机之前,将剧本托人带给他的好友黄永玉,希望得到这位湘西名人的支持。
    然而,黄永玉没有给朋友面子,而是写了封措词激烈的信:“一原兄:梅溪带回剧本收到,读后觉得不好。不好,还不光是文采方面,主要是主题对于过去和现在的湘西的理解和表达方式是幼稚和不友好的。带来的宣传效果不利于我们湘西今天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开发,所以,我看了不高兴,并且表示反对。
    (本文转载自“网易论坛”)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