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与科学 >

电子的物理模型


    ——第一定律的推论5
    一小引
    W波基本粒子论第一定律和它的四个推论已经告诉我们:基本粒子的质量m与其频率f成正比 m = Z f ,基本粒子的最小质量即质量量子m°,基本粒子的质量和线度都有界限,存在基本粒子静止质量谱,以及基本粒子的质量m 和线度L 之积恒等于常数 J°,等等。有了这些条件之后,我们就可以尝试建立电子的物理模型了。
    电子是公认的基本粒子,它是除了光子之外的最重要的基本粒子(请参阅“道”物理学第242篇置疑之四:电子是“弦”吗?中的相关内容)。本文尝试建立电子的物理模型,既是W波基本粒子论联系实际的代表性步骤,也是我们揪住光子绝不放手,继续前进揭露基本粒子秘密的重要步骤。
    二、m°的物理模型和“周行不殆”
    在“道”物理学第八十六篇论时间量子的文章说:“ 时间本身是无限可分的、连续的,但因存在着最小的“周行不殆”,故而才有时间量子。”
    在“道”物理学第八十七篇论空间量子的文章说:“ 空间本身是无限可分的、连续的,但因存在最小的“周行不殆”,所以才有了空间量子。”
    m°已有如下的物理模型:光子在间距L°=15万千米之中,形成光振荡,此光振荡的波长为λ= 30万千米,频率为f = 1赫兹。我们说这个光振荡具有质量m°= 0.737×10-47 克。这个光振荡又可等效为直径L°的爱因斯坦光圈,这个光圈具有质量m°= 0.737×10-47 克。
    m°的上述物理模型就是光的一种“周行不殆”,也是用光的“周行不殆”来定义质量。现在,有m°的物理模型作为借鉴,建立电子的物理模型就容易了。
    三、电子的物理模型
    第一定律的推论4告诉我们,基本粒子的质量m和线度L之积恒等于常数J°,有:
    m L = J°= 1.106×10-39(克·米)   (12—16)
    我们又知道,电子的质量是me = 9.11×10-28克,将此值代入(12—16)式,得到电子的线度为:
    Le =J°/me=1.106×10-39(克·米)/9.11×10-28克
    =1.214×10-12米
    已知        m = Z f           (12—11)
    将(12—11)式改写为
    f = m / Z
    将me 和Z 的数值代入,得电子的频率为:
    fe = me / Z =9.11×10-28克/0.737×10-47 克·秒
    =1.236×1020赫兹
    经以上简单计算,即可得电子的如下物理模型:
    光子在间距Le = 1.214×10-12米之中,形成光振荡,此光振荡的频率为f = 1.236×1020赫兹,W波长为λ= 2.428×10-12米,我们说这个光振荡具有电子质量me = 9.11×10-28克。
    这光振荡又可等效为直径 Le =1.214×10-12米的爱因斯坦光圈。我们说这个光圈具有电子质量me = 9.11×10—28克。
    四、出现了问题
    但是,电子的上述物理模型相对于实际情况,似乎有非常大的不同,因为按以上理论计算得到的结果是:
    电子的线度为             Le =1.214×10-12米
    电子的爱因斯坦光圈直径为 d = Le =1.214×10-12米
    而电子的实际直径却是     de = 5.6×10-15米
    于是有:
    Le / de = 1.214×10-12/ 5.6×10-15  = 217
    可见,电子的理论线度Le 与电子的实际直径de并不相等,Le是de的217倍。
    出现如此矛盾不仅要问:电子的上述物理模型难道是正确的吗?
    五、奇妙的假设
    其实出现上述矛盾是令人很高兴的事,因为如果能合理解释不是又前进了一步吗?
    前面说了,电子对应的光振荡可以等效于直径为 d = Le =1.214×10-12米 的爱因斯坦光圈,这是电子的爱因斯坦光圈,我们说这个光圈具有电子质量me = 9.11×10-28克。
    可以再想象一下,若电子的爱因斯坦光圈自旋,它将占据直径d = Le =1.214×10-12米的球形空间,我们把这球形空间称为电子的爱因斯坦光球,其质量仍然是me = 9.11×10-28克,但多了一个自旋参数,其所占据的球形空间为 V = d 3/6 .
    请特别注意了,我们认为爱因斯坦光圈和爱因斯坦光球虽然可以离开其它物质系统足够远,但肯定不能处于绝对孤立的状态,正因为它不能处于绝对孤立的状态,所以它就不能够随意占据最大空间。我们可以作如下合乎逻辑的假设:宇宙的总的物质分布要压迫爱因斯坦光圈和爱因斯坦光球,不容许它们随意占据最大空间,为此,爱因斯坦光圈和爱因斯坦光球要发生收缩,以取得平衡。
    但是,收缩是有条件的:
    爱因斯坦光圈是在保持自身个性,即光速C恒定和自身的线度L(即半波长λ/2)恒定的条件下,发生占据面积的收缩。正好象撒开的圆形棉线圈,收拢后只占据小小的面积一样,其总长度不变。
    爱因斯坦光球也是在同样的条件下,发生占据体积的收缩。正好象撒开的有自旋的圆形棉线圈,它占据球形的体积,但收拢后成为卷曲的小小棉线团一样,其总长度(在这里是波长λ)是不变的。换句话说,光子仍以光速C 运动,但它是沿收拢成卷曲的线团的线路运动,完成一次运动的总长度不变,仍然为波长λ;或者说,电子内部的固有频率fe仍然是不变的。当然,请勿忘记“棉线团”整体是有自旋的。
    六、第一定律的推论5
    以上假设可列为第一定律的推论5:
    在宇宙总的物质分布的压迫下,电子的爱因斯坦光圈和爱因斯坦光球要发生收缩,这收缩是在保持光速恒定和线度恒定的情况下发生的收缩。收缩系数记为Q ,定义Q 等于电子实际体积Ve与电子的爱因斯坦光球体积V的比值,即:
    Q = Ve / V            (12—18)
    计算:现在,电子的爱因斯坦光球的体积为V = d3/6 ,电子的实际体积为Ve = de3/6 ,代入上式,得:
    Q = Ve / V = de3/ d3 = 1/2173 = 0.98×10-7
    取,  Q =1×10-7
    可见,电子的爱因斯坦光球在收缩之后,成为一个内部充满着光运动的、实际体积不及收缩前体积百万分之一的现实的电子。
    (转载自张天健_560的博客)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