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福地 麻姑山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06:11:15 问道网 佚名 参加讨论
麻姑山,位于江西省东部,方圆70多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176米,它以峻秀奇丽的自然风光和优美的神话传说闻名于世,是我国东南的游览胜地。这里山势秀丽,万木葱笼,鸟语花香,物产丰富,不仅有奇特壮观的飞瀑“玉练双飞”,还有千古流芳的“鲁公碑”,著名的“半山亭”、“仙都观”、“神功泉”、“龙门桥”、“丹霞洞”等,仙境依然,故《名山志》上说“中国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分布在九州四海,唯独麻姑山,既有洞天,又有福地,秀出东南。”据《云笈七签》卷二十七《洞天福地》记载,麻姑山为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之中的“第二十八洞天”,名曰“丹霞洞天”,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中的“第十福地”。 南宋《嘉定赤城志》和清光绪《仙居县志》载:“麻姑岩,一名仙姑岩。巨石谽谺,矫如人立。昔麻姑访王方平、蔡经,尝隐于此,故以名岩,其上有洞,旁有两石相峙,高深各逾丈,俗呼风门,有麻姑像存焉。”(“其上有洞”:即为丹霞洞) 清朝康熙翰林院编修潘来(江苏吴江人 1646-1708年),他平生喜爱山水,历游名胜,于康熙三十年(1691年)游览天台诸山和温州雁荡后,于同年闰月十一日从郡城临海出发,来游仙居诸山,共游历仙居诸山10多处,仙居环山,壁峭岩巉,重岗叠嶂。他把仙居和天台、雁荡加以伦比,得出“天台幽深,雁荡奇崛,仙居兼而有之”的结论,至今仍脍炙人口。他游仙居诸山,第一游处就是麻姑岩。他在《游仙居诸山记》中,描述麻姑岩景观为:“麻姑岩,数巨石,磔立山巅,如鸟爪。中一石,端如药杵,插天心。古松数株,蟠络其上。”麻姑岩可谓奇崛之胜景。 关于麻姑岩的历史传说: “三仙”聚会隐真宫。汉,道士王方平,汉时东海(今山东兖州)人,先得道成仙,飞升后游括苍山,到道观“隐真宫”蔡经家(址在今下各镇车塘村怀仁宫地方),对道士蔡经说:你身有仙骨,知道吗?然后蔡经服以金丹即成仙飞升。过四年,二仙人先后复返蔡经故宅“隐真宫”,于七月七日派人邀麻姑岩仙女麻姑到 “隐真宫”蔡经家聚会,同饮仙酒,共餐肴膳:擘脯金盘。餐饮后,蔡经一家举室成仙飞升,仅有石杵臼留下。 《麻姑搔痒》。三国吴时,仙人王方平游括苍山,到“隐真宫”蔡经家。方平到后,遣人送信给麻姑,邀麻姑相见。“麻姑至,蔡经举家见之,是个好女子,年十八、九许,顶中作髻,余发垂至腰际,其衣有文章锦绮,光彩耀日,皆世所无有也。”仙女麻姑漂亮惊人,但手似鸟爪,蔡经见后心想:如果背上发痒,用此手搔痒那多好啊!王方平知道了蔡经的心思,便以鞭重重责打他,说:“麻姑是仙人,你怎敢如此妄想?”后人常以此典故比喻那些美好而达不到的理想叫《麻姑搔痒》。 麻姑岩逢三冬,岩上积雪皑皑,犹如银帽,景色蔚然壮观,故美其名:称“麻姑积雪”,为仙居县的原“八景之一”。历史上常有官宦、游人登此观景,或在麻姑石室的麻姑像前膜拜祈祷。几经查检,他们留下的诗作有:唐代曹唐《王远宴麻姑》、宋代叶秀发《麻姑岩》、明代应大猷《游麻姑山》等。 因麻姑岩、丹霞洞与中国道教第十洞天括苍洞毗连,近年来,俄罗斯、日本、美国等国外和国内不少专家、学者等客人到括苍洞天进行道教考察时,亦到麻姑岩进行考察;常有游人、香客登上麻姑山,在麻姑石室的仙女麻姑像前焚香叩拜、祈祷吉祥。 麻姑山的道教文化: 麻姑山青山绿水,玉练飞瀑,楼台琼宇,鱼鼓钟声,江南它山所有,这里差不多都有,而它山没有的,这里依然有。麻姑山不仅洞天福地齐备,且道佛儒三种文化齐聚,是江南它山少见的。 麻姑山的山名就和唐开元年间的道士邓紫阳分不开,是他奏请在山上修建麻姑庙而得。更早的时候,大约在汉昭帝时,史载仙人浮丘公曾在此修炼。自东晋葛洪上山修道炼丹,这里被看作祥瑞多福的通天之境,逐渐被道家占用。 唐朝以后,随着道教在皇家政权的推动下的盛行,麻姑山也名声大噪。到了宋代,麻姑山道场成为道教两大派别~全真和正一派的共同活动场所。据考,宋代先后有八个皇帝对麻姑山有过诰封。明代和清代初期,麻姑山更是成为我国东南道教活动中心之一。 随着朝代的更替,道教建筑不断扩建。在麻姑山上,形成了以元君宝殿为中心的道教建筑群,诸如寥阳殿、玉皇殿、灵峰殿、天一真庆宫、太霄观、延禧观、崇真观、丹霞观、石崇观、灵仙观、真君庙、三真祠、仙都观、三清殿、老君殿。这其中,仙都观名气最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