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家百科 >

第十七福地 若耶溪


    
    若耶溪为道教七十二福地中的第十七福地。相传若耶溪有七十二支流,自平水而北,会三十六溪之水,流经龙舌,汇于禹陵,然后又分为两股,一支西折经稽山桥注入镜湖,一脉继续北向出三江闸入海,全长百里。
    若耶溪源头在若耶山,山下有一深潭,据说就是郦道元《水经注》中的“樵岘麻潭”。昔日的潭址已没入一九六四年建成的平水江水库,库区鱼鸥成群,风景秀丽。若耶溪流经平水镇,这一带以盛产珠茶闻名于世,解放后又新建了平水铜矿。据记载,早在两千四百多年前,薛烛曾向越王献策:“若耶之溪涸而铜出”。以后,欧冶子就在这里铸造宝剑。现在的平水铜矿附近,尚有铸铺山和欧冶大井遗址。
    富有诗情画意的若耶溪,使历代的文人雅士流连忘返。唐代独孤及的“万山苍翠色,两溪清浅流”,孟浩然的“白首垂钓翁,新装浣纱女”,李白的“若耶溪畔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丘为的”一川草长绿,四时那得辨“等诗句,都生动地描绘了若耶溪两岸的美丽的风光。此外,如唐代的崔颢元、刘长卿,宋代的王安石、苏东坡、陆游,明代的王守仁、徐渭、王思任等文人学士,也都泛舟若耶,留下了许多丽词佳文。
    只要阅览唐诗,就可以发现许多直接吟咏若耶溪的诗篇,俯拾即是,精美绝伦,诗流光溢彩。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宋之问的《泛镜湖南溪》“犹闻可怜处,更在若耶溪”。李白的《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遥闻会稽美,且度耶溪水”,还有许多诗句是点缀若耶溪中的荷叶、翔鱼和鸳鸯,岸上的柳叶、躁蝉和人家,白描若耶两岸桃花芳草行无尽,溪中山水倒影漾微波,也有对诗人扁舟、垂钓之翁和采莲耶女的青睐。尽管这些文人雅士如何锤炼诗句,但仍始终围绕一个‘幽’字,洋溢着一个‘美’字。
    若耶溪伴随着一代代越国人在溪两岸长大,若耶溪在他们的心目中,有着很高的地位,寄托着许多美好的愿望,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和故事,现在读来仍然能够给人以情趣和教育。平水地方志编撰者胡德恩对此颇有研究。
    最著名的传说是叫“若耶樵风”的传说,对关心大众疾苦的行为进行了颂扬。平水镇铸铺岙村以北有段若耶溪段名曰“风泾”。相传汉太尉郑弘年少时以砍柴为生在溪边拾得一箭。有一老人来寻箭,郑弘当即把箭归还于他。寻箭者是一位神仙,他见郑弘诚实不欺,聪慧可信,便问希望得到什么报答,郑弘回答说,这里的老百姓经常遭受若耶溪运载柴薪不便之苦,愿若耶溪清晨起南风,傍晚吹北风,以利山民行舟船之便。”神仙离去之后,果然,若耶溪出现了如人意愿的“朝南暮北”风,之后,当地村民便随风势行舟船运载货物,受益无穷。
    在众多的故事传说中,还有宣扬孝道的望仙桥的故事,即盼牛母子生死与共逃避若耶溪洪水的故事,至今在当地村民中口口相传。
    若耶溪相传与越国美女西施有关。这位有着“沉鱼落雁之美”的越国杰出的美女,曾到古老而神秘的若耶溪采莲,使若耶溪和西施姑娘人水交融,李白有《子夜吴歌》来讴歌,描绘了一幅绝世的西施采莲图。据悉,现在若耶溪上的藕田虽早已不存在,但“藕田头”之名镇上的老人还都知晓。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