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家百科 >

葛洪


    
    葛洪字稚川,丹阳句容人。少好学,家贫,躬自伐薪以货纸墨,夜辄写书诵习,遂以儒学知名。性寡欲,无所爱玩,不知棋局几道樗蒲齿名。
    为人木讷,不好荣利。闭门却扫,未尝交游。时或寻书问义,不远千里,崎岖冒涉,期於必得。遂览究典籍,尤好神仙导养之法。从祖玄,吴时学道得仙,号曰葛仙公。
    以其炼丹秘术授弟子郑隐,洪就隐学,悉得其法焉。晋成帝咸和初,司徒王导召补州主簿,后选为散骑常侍,领大著作。洪固辞不就。以年老,欲炼丹以期遐寿。闻交趾出丹砂,乃求为句漏令。帝以洪资高,不许。洪曰:非欲为荣,以有丹尔。帝从之。
    洪遂将子侄俱行。至广州,刺史邓岳留,不听,去。洪乃止罗浮山炼丹,在山积年,优游闲养,著述不辍。
    其自序云:洪体乏进趣之才,偶好无为之业。假令奋翅,则能凌厉玄霄,骋足则能追风蹑景,犹欲戢劲翮於斥鷃之群,藏逸迹於跛驴之伍。何况大块禀我以寻常之短羽,造化假我以至驽之蹇足。
    自卜者审不能者止,岂敢力苍蝇而慕冲天之举,策跛鳖而追飞兔之轨哉。是以望绝於荣华之涂,而志安乎穷圮之域。藜藿有八珍之甘,蓬荜有藻棁之乐也。
    世儒徒知服膺周孔,莫信神仙之书,不但大而笑之,又将谤毁真正。故予所著子言黄白之事,名曰内篇。其余剥难,通释名曰外篇。内外凡一百一十六篇,虽不足藏之名山,且欲缄之金匮,以示识者。自号抱朴子,因以名书。
    洪博闻深洽,江左绝伦。著述篇章,富於班马。又精辨玄赜,析理深微。后忽与岳疏云:当游行寻师,克期便发。岳得疏,狼狈往别,而洪坐至日中,兀然若睡而卒。岳至,遂不及见。年八十一。视其颜色如生,体亦柔软。举尸入棺,甚轻,如空衣,世以为尸解得仙云。
    【译】
    葛洪字稚川,丹阳句容人。少年时好学,家里贫困,只能靠自己砍柴以换取纸张墨书。他在夜里练字,诵习文章,后来以博学闻名乡里。他性喜清淡,常人喜好玩的东西他都没兴趣。他连棋局有几道,樗蒲的齿名都不知道。
    葛洪为人木讷,不好荣华名利。他时常闭门谢客,不好交友。有时他为了解答书中的疑惑,不远千里,爬山涉水,一定要寻找到答案。他遍览典籍,尤其喜好神仙导养之法。他跟随祖先葛玄的步伐,学道成仙,被称为葛仙公。
    葛洪将自己的一些炼丹秘术教给弟子郑隐,洪就偷偷学习葛洪的道术,也都得到他的真传。晋成帝咸和年初时,司徒王导征召葛洪补任州主簿,后来又举荐为散骑常侍,领大著作等职。葛洪坚决推辞,不去就任。
    他认为自己已经老了,想通过炼丹来求得期长寿。他听说交趾那个地方出丹砂,就请求去句漏担任县令。晋成帝以为葛洪资历高,不允许。葛洪说:“我并非是为了荣华富贵,是因为我自己想那炼丹。”晋成帝听了葛洪的话后,就准许他离去了。
    葛洪于是与自己儿子、侄子一起去句漏。到了广州,刺史邓岳想留住葛洪。但葛洪不理,径直上路。葛洪后来留在罗浮山炼丹,在山中隐居满一年时,在那的生活已是十分悠闲,不断著述书籍。
    他在《抱朴子》中的自序说道:“我葛洪身无进取之才能,偶然对无为之道产生了喜好。假如我展开双翅能够飞上九霄,假如我迈开双腿可以追风逐影,我还是会收敛起翅膀混迹于鹪鹩斥晏鸟之群,不露驰骋的异能而与跛驴为伍,何况上天只给了我普普通通的短翅,造物主只为我安排了一双不善奔走的笨足。
    能了解自己的人要审时度势,做不了的就不要去干,我怎能凭着苍蝇一般的能力却去羡慕别人的冲天之举,怎敢骑着一只跛脚的老鳖硬去追赶奔兔的行迹。所以我对荣华富贵之路不抱任何奢望,心安理得的处于穷困之中。吃藜藿之类的粗食我照常觉得甘美,居蓬茅之屋与处华堂广殿有同样的快乐。
    儒家门徒世世代代崇拜敬仰周公、孔子,不相信神仙之类书,不但自高自大以讥笑之,还要对此予以毁谤。因此我写这书,专谈黄白之事的,名为‘内篇’,其余批驳和通释方面内容的,名为‘外篇’,大凡内外共一百一十六篇。虽不值得藏于名山,但也可以收在金匮之内,以待真有见识的人观之。葛洪自称为“抱朴子”,并用这个号来命名他的书。
    葛洪博学精识,在江东无人可比。著述篇章丰富,超过班固、司马迁。他又能精辟入微地分析论辩玄妙的理义。后来他忽然写信对邓岳说:“当远行去寻找仙师,即刻就要启程。”邓岳收到书柬,慌慌张张地赶去道别。而葛洪端坐到中午,竟像熟睡一样去世了。邓岳赶来,已来不及见他一面。葛洪卒年八十一岁。视其面色和生前一样,身体柔软而不僵硬,将尸体殓入棺材,只觉得棺材很轻,好像只装有衣服没有尸体一般,人们都说他已尸解升仙而去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