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其它 >

古塔精品丨北京白云观罗公塔,揭秘罗真人身世!


    文/赵洋
    罗公塔为清代高道罗真人的墓塔,位于北京白云观东侧,是北京地区道教古塔中的精品。此塔原为白云观墓葬塔林之一,后塔林被毁,只留下这座“罗公之塔”了。
    
    白云观罗公塔(资料图)
    一.塔与道教
    塔,本为佛教建筑,作用一般是收纳舍利或经卷,前者梵语称为“窣堵波”,后者称为“支提”,统称为“塔”。佛教传入中国内地后,天竺西域的覆钵式塔逐渐转化为具有中国风的楼阁式塔、亭阁式塔,进而发展出密檐塔。元代开始,随着汉藏佛教的交流,内地也出现了喇嘛塔,这种塔形制接近于原始的覆钵塔。明代,随着西天僧的到来,金刚宝座塔的形式也被介绍至中华大地,真觉寺塔、碧云寺塔都属于这一类。
    自佛教传来不久,即与道教有所交集,此后更是长期磨合,既有斗争,也有吸收。宋元以降,佛道二教相互吸收的趋势更加明显。张伯端《悟真篇》中说“先以神仙命术诱其修炼,次以诸佛妙用广其神通,终以真如觉性遗其幻妄,而归于究竟空寂之本源矣”,将佛道两家的修行有机地结合起来;王重阳将《般若心经》列为全真道的经典之一,都表明了道教对佛教的吸收。在这种背景下,舍利塔这种佛教建筑形式进入道教,也在情理之中了。除白云观罗公塔外,济南柳埠镇、武当山南岩宫、宜昌石门洞附近都有道士塔的身影。
    二、罗公塔之建筑形制
    罗公塔为三层八角形密檐式宝塔,木石混合结构,仿木建筑样式。塔的角梁部分为木质,其余均为砖石结构。角梁上至今应保存有铁钩,可知罗公塔建成之初挂有风铃。
    
    罗公塔的木质角梁(资料图)
    塔基部分为标准的清式须弥座,青石所成,其下枋部位镂雕香炉、棋盘、双剑等吉祥图案,束腰部位则浮雕缠枝纹,上有栏杆,显得精致秀美。
    
    罗公塔须弥座浮雕香炉(资料图)
    塔身部分为八角形,分为三层。第一层为罗公塔主体,南面刻有塔铭:敕封恬淡守一真人罗公之塔;上款为:内务府员外郎加二级口口、内管监加二级口口监造;下款为:大清雍正五年岁次丁未望三月吉日立。
    
    罗公塔塔铭(资料图)
    塔铭为四条龙所包围。上半部分为两条云龙,呈二龙戏珠样式,守护着“敕封”二字,体现着皇帝的权威。下部为山石,上有两个漩涡式海曼,海曼上冲出升龙,云水之间追寻着宝珠。而其余七面镂雕着窗棂。
    塔身一层的下部浮雕八卦图案,每面各有一卦。卦符周围饰以祥云瑞鸟,代表着道教里的仙境。八面组成了一个立体的后天八卦图。需要说明的是,其中东北方的艮卦由于风化损毁严重,被笔者误认为是东南巽卦。这导致了笔者的疑惑,难道皇家建筑也会如此不严谨吗?经笔者二次考察,最终确认是风化所致的误导。此外,坤卦已全部残缺。
    
    罗公塔身的艮卦卦符(资料图)
    
    罗公塔的巽卦卦符(资料图)
    
    残缺的坤卦(资料图)
    塔身既呈八角形,每层塔檐也会相应地伸出八条垂脊。每条垂脊上各有鸱吻一尊及脊兽二尊。全塔共二十四尊鸱吻,四十八尊脊兽。塔上脊兽有两种,分别为狮子和海马,象征着威震与吉祥。
    
    罗公塔脊兽(资料图)
     (责任编辑:admin)